首款自主开发编程语言“木兰”被质疑抄袭 现暂无法下载

每经记者:曾剑 每经编辑:梁枭

近日,关于自主开发编程语言“木兰”被指套壳Python(一种跨平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消息在网络上备受关注。1月18日晚间,科学网挂出开发者刘雷的情况说明。刘雷在其中公开道歉,承认自己夸大了“木兰”编程语言的应用范围,且非完全自主开发。

刘雷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的博士、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其实际控制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智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科智芯为一家科技教育企业,目前的产品多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中科智芯亦是“木兰”的开发公司。今日(1月19日)中午,中科智芯官网中的“木兰语言环境”下载的页面已无法打开。

刘雷承认“非完全自主开发”

此前,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于1月15日宣布,由该实验室编译组主导研发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正式发布。

对此,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木兰”是面向智能物联应用的编程语言,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科研团队自主实现。

‘木兰’是由编译实验室完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的编程语言,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完全由团队自主实现,是我们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编程语言。”刘雷表示,“木兰”定位为下一代重要应用——智能物联的开发语言,它采用创新的弹性actor执行模型(擅长执行并行计算,笔者注),可成倍地提高应用执行效率,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平台运营成本。

消息发布后,“木兰”编程语言却被网上的计算机业内人士质疑是Python语言的套壳产品。

有好奇者下载体验后认为,无论是从图标上来看,还是根据内部提供的函数显示,“木兰”都与Python语言高度雷同。Python是一种多范式,通用,解释的高级编程语言。Python允许程序员使用不同的编程风格来创建简单或复杂的程序,获得更快的结果并编写代码。有体验者认为,“木兰”似乎是建立在Python之上,就像在顶层做了一个接口,而底层编译、优化等其他工作仍然由Python来做。

刘雷在1月18日的情况说明中表示,在15日接受采访时,其在对木兰编程语言的介绍中,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木兰”主要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在介绍中将它扩大到智能物联领域;其二,“木兰”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其团队开发的,但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

图片来源:科学网刊发的网页截图

刘雷公开道歉后,上述质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印证。在外界看来,这种打着自主旗号的换壳项目,对真正的自主项目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当年的汉芯事件就导致公众对国产芯片极度不自信,严重阻碍了国产芯片的发展进程。

有投资人士表示,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资本当前对编程教育的高度关注。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以核桃编程、编程猫等为代表的编程类教育公司获得了高额融资。

开发公司大搞教育产业

据报道,“木兰”及相关软件可以免费获取,获取渠道为自中科智芯官网下载。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日(1月19日)中午登陆中科智芯官网发现,其中“木兰语言环境”下载的页面已无法打开。

图片来源:中科智芯官网网页截图

据了解,中科智芯成立于2016年,其曾在招聘网站这样介绍自己:“公司源自国重实验室,是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的衍生,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国家队”,公司数十年在该领域中的知识技术积累成为独一无二的优势。公司为目前信息教育行业内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软件、自主研发硬件、自主研发课程体系的科技教育企业。”

国重实验室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也有关注到“木兰”编程语言事件。刘雷是实验室的员工、科研人员,中科智芯是刘雷的企业,只是中科院计算所有持股。

“在(中科智芯)干活的很多人都是这边的学生或者他手下的员工,都会有。”该人士表示。

启信宝信息显示,中科智芯的股东包括中科编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科编易)和自然人刘刚。其中,北京中科编易为控股股东。而刘雷为北京中科编易控股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算源资产)为小股东。中科院计算所为中科算源资产全资股东。

中科智芯宣称,自己打造的STEAM教育相关产品和课程,支持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等高端的人工智能应用,同时支持移动计算、嵌入式普适计算以及云计算三者有机整合的物联网应用,是国内唯一的能支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的STEAM解决方案。公司还称,其产品深受中小学师生的喜爱和欢迎,目前已经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等地推广使用。

而刘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称,“木兰”正从青少年编程教育入手培育生态,以该编程语言为基础延伸的自主研发编程软件、人工智能教材、教学装备目前已经投入到中小学、幼儿园使用,应用范围已涵盖了700所中小学。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