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到长城,守着景点不愁综艺?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风水轮流转,多年以“土”著称的北京台,赶上了国潮、传统文化的东风,这不就起飞了吗。

2018年,北京卫视以《上新了!故宫》异军突起;2019年《遇见天坛》与《上新了!故宫》第二季在内容及口碑上稍有转冷;但2020年,北京卫视以《了不起的长城》作为开年综艺,又迎来开门红,铁了心把文化+综艺的路走到底。

作为“全球首档长城文化体验户外真人秀”,《了不起的长城》播出首期即以9.0分在豆瓣成功开分。虽然节目的自我定位略显冗长,简而言之就是明星嘉宾团登上十段长城,并学习相关历史文化。

与故宫、天坛相比,长城自身文化IP加持效应其实较弱。长城的文化符号意义强大,但具体细节和故事没那么丰富。可三档综艺放在一起横向对比,反倒是《了不起的长城》整体节目逻辑及故事线最为连贯。文化综艺在不断迭代中,可看性确实大有提高。

上长城搬砖去

《了不起的长城》的明星嘉宾团,由张绍刚担任团长,也就是主MC角色。刘烨、阮经天、黄明昊、杨迪、杨超越、周深、沈南等七位明星组成“长城专员”,与张绍刚一起通过搬“文化砖”(知识问答)+体力砖(游戏奖惩)的模式,传递长城文化。

在导入部分,节目组通过预录问答来测试嘉宾对长城的了解。这个环节安排得有些巧妙。硬糖君本想笑话下明星知识面,结果发现自己对于长城也一无所知。有了这一层答题关系,不仅完成了嘉宾预览,也勾着观众来补充这一块知识短板。

第一期节目登上的是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长城、角山长城及老龙头长城。明星嘉宾上山入海,将山海关地区的长城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而从第一期节目的内容设置看,具体每一期还会有独立的“长城+”元素,使故事性变得更清晰。“龙文化”是贯穿第一期的主要元素,从惩罚环节“飞龙秀”到午间用餐的“龙元素”食物,再到山海关内的舞龙队,“龙”串联起时间与场景的变换。

文化类综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文化知识的普及环节太过学术化与说教化。节目组通常会选择专业人士担任向明星普及知识的工作(比如《遇见天坛》)。但素人出镜紧张是一方面,不熟悉镜头语言及观众爽点,在讲解知识时也容易长篇大论且缺乏重点。

《了不起的长城》用张绍刚取代过去节目中的素人老师,一方面张绍刚与明星本就熟识,彼此状态更加松弛自然;另一方面在讲解知识以外,砖员与导游之间的互动也成为看点,使单调的信息输出变成了一种“聊天式”的信息摄入。这与《十三邀》、《圆桌派》一类访谈节目走红,有着相同的基本逻辑,即单向输出方式的改变。

除导游外,张绍刚也是节目流程的推动者,较之素人老师的发任务模式,故事线看来更为流畅。节目选的几位嘉宾也比较放得开,超越妹妹屡屡语出惊人,相当“放飞自我”。

不过明星嘉宾太过“放飞”也容易引发外界的牵强附会及粉黑大战,如果老大哥张绍刚能稍加控场,相信会为节目规避掉一些未来“风险”。

慢下来的户外真人秀

说实话,刚看到《了不起的长城》定位“户外真人秀”,硬糖君就猜会不会是“跑男”、“了不起的挑战”的改头换面,嘉宾在长城嗷嗷疯跑。但没想到,这是一档有“慢综艺”味道的户外真人秀。

前面我们说过节目以“文化砖”和“体能砖”两大部分组成,但所谓“体能砖”环节,其实对明星体能要求不算高,也没有太多竞技元素,倒是慢综艺的感觉更浓。比如节目一开篇,嘉宾团依次抵达长城脚下,随后开始爬长城,最后一个将接受惩罚。

在“爬长城名次”与“录制前答题结果”得分相加后,老末杨迪要在下一个场景接受惩罚。所谓惩罚,是杨迪下海体验“飞龙秀”,包括阮经天在内的其他三位嘉宾自愿陪杨迪一起。

或许是由于近来对户外真人秀的讨伐与反思,节目后期剪辑并未强调几位嘉宾对惩罚的惧怕或抵触心理,对杨迪恐高也是一笔带过。几位嘉宾兴奋大叫、高空自拍的快乐模样还真让人怀疑你们就是想玩这个吧!

在“课后复习”答题环节,导演组也特别与明星嘉宾说明,因降温所以惩罚设施存在一定危险,由嘉宾选择要不要继续,人情味十足。

午餐环节杨超越带头“破坏规则”,刘烨、周深随后加入,也没按原定惩罚方式进行录制。在下一个场景中,也只是被罚舞龙而已。对明星来说,《了不起的长城》算是比较舒服的户外真人秀了。

“高以翔事件”后,无论业内还是大众都在讨论,户外真人秀中明星嘉宾需不需要这么拼,节目组设置的一些环节是否有必要。《了不起的长城》的“快综艺慢做”,显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不过在细节上,节目还有一些小问题存在。比如惩罚人选是根据“搬砖”结果定的,但在节目最后的海边答题环节,似乎又独立于前面计分系统之外,看得人有些不明就里。如果能说明一下整个节目的答题规则,以及完整一季节目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观众在理解起来会更清晰。

文化综艺,终于“寓教于乐”?

北京卫视作为五大卫视之一,曾经常被“diss”有“充数”之嫌。与湖南卫视的娱乐立台、东方卫视的高端洋气,擅长生活服务类的江苏卫视相比,土,且面目模糊。但时代风口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随着对过度娱乐的监管、对文化内容的扶持,北京卫视的优势一下显出来了。

身处北京这一特殊中心,注定了北京卫视无法多么娱乐和时髦。但北京的特殊优势,其他省市也不具备——文博单位林立,展览多、展品多、对外文化交流机会多。

如果说其他节目是通过嘉宾或内容打出知名度为节目赋能,那么北京卫视则是通过故宫、天坛、长城等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文化IP赋能节目。明星嘉宾不能独属于某个电视台或平台,但是故宫等文化IP却一直是北京的象征,加之这几年的文创热,此类节目本就自带流量。

北京卫视通过《上线吧!故宫》初试牛刀,确实获得了不错反响。之前硬糖君也曾分析过,节目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实际应用场景都存在提高空间,但“物以稀为贵”,这档“卖货”综艺还是红了。

2019年9月末,北京卫视再推《遇见天坛》。与前辈“故宫”相比,这档综艺以“明星职业体验”作为看点,去掉了卖货元素,改以“文化+职场”的方式呈现。但其一是素人老师的不可控性,其二是明星“求职”的逻辑无法完美自洽。节目口碑不算太好,观看人数较“故宫”大幅下降。

卷土重来的“长城”,其实在这三个文化IP中是最难为节目赋能的。故宫文创“九子夺嫡”本就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天坛也因属于北京市内景点,加之这几年发力文创开发,逐渐知名度上升。长城,对于大部分游客其实属于比较“鸡肋”的选择: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一般般。

可以说长城对于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个只知道名字的“陌生人”。选择户外真人秀,以“导游团”的方式来讲述长城故事,确实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有了前两档节目的“教训”,《了不起的长城》在前后呼应方面也做得不错。比如在长城上“刻字”这一行为,在节目开篇、中间及最后出现过三次,最后又附带了一处相关文化知识,比单独批评不文明行为更有意义。游戏环节涉及的设施、装置,也多数有典可依,能看出北京卫视那颗进击的心。未来其还有《我在颐和园等你》,据说会以Vlog形式呈现。

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守着景点就有源源不断的综艺灵感和文化流量,别的台真不考虑赶紧搞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