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分,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爱情?

昨天给大家推荐了一部日本深夜剧,探讨了人间真实的爱情观,似乎把不少人都吓得不相信爱情了。

所以,今天就反其道而行之,再来推荐一部甜到发齁的爱情片吧。

毕竟,寒冷的冬天,也是非常适合瑟瑟发抖、窝成一团,在甜蜜爱情里取暖的。

看了下这部电影的评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德国版《爱乐之城》”

“《喜剧之王》的续集就应该这么拍”

“男主角像《泰坦尼克号》里的小李”

好吧,像不像年轻时的小李,这个可以另说……

不过,以上三条评价,其实已经点出了这部电影的核心。

那就是,浪漫,无可救药的浪漫。

以及迷影——是的,这是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爱情故事。

当然,还有复古,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部德国电影《梦工厂》,目前豆瓣8.3分。

因为历史原因,当代德国电影一向有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一战,二战,柏林墙;这背后有太多东西可以讲了,随便一挖都是宝藏。

今天这部电影同样也是如此,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东德电影制片厂,这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历史悠久的DEFA,在当时被称为“梦工厂”,是由前苏联控制的德国电影股份公司。

随着男主角踏入DEFA,故事开篇的一个长镜头,就将你带入那个梦幻的世界——温暖,明亮,复古,华丽,色彩斑斓。这也是全片的画风。

男主角被设定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时年24岁、刚刚从军队退役复员,走投无路之下,他托哥哥的关系,挤进电影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群演。

身材高大,金发碧眼,以及一腔热血,估计就是此人当时唯一的优势了。

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在车里哭泣。

这一幕同样被处理得非常梦幻——夕阳的金光投射在车窗上,光芒散去后,我们才看到了她美丽的脸。

脸颊上的泪痕,水盈盈的双眼,也好像夕阳下闪耀的钻石。

这正是男女主角第一次梦幻般的相遇。

后来他发现,自己一见钟情的对象是一名法国舞蹈演员。不过,她并不是独立舞者,而是一位法国大明星的舞蹈替身。

是的,幸运又不幸的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群众演员与一个舞蹈替身的爱情。

虽然有着一见钟情的开始,这并不只是一个见色起意的故事。

男女主角迅速看穿了彼此的窘迫,并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契合——

男的虽然参过军,却天性散漫不羁,在军营中、甚至于在制度森严的德国社会中,他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他来说,“造梦”的电影制片厂,是现实之外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而女的虽然热爱舞蹈,却没有上升的机遇。

作为大明星的舞蹈替身,她既贪恋对方的荣华富贵,又为永远活在名人阴影下,而感到焦虑不安。

小人物的凄惨处境,总是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现实的共鸣。

而这样的爱情,也才是更真诚的:那不仅仅只是虚构的爱,同样也提供了现实的温度。

只是,东西德的大时代背景下,两个小人物的爱情,总是有诸多身不由己。

定情的第二天,1961年8月12日,西柏林的边界被完全封锁,东德部队奉命关闭边界,并安上铁丝网。

东西德的分裂,也断送了他们的爱情:男方在苏联控制的东德制片厂,而女方则是西方大明星的附庸。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故事出现了一个极其魔幻的转折。

似乎,在东西德的土壤上,这片国土与这里的人民,从来不缺少想象力。

年初我们介绍过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德国电影《气球》,讲述两个东德家庭,为了逃向西方,而自制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坐在热气球上跨越柏林墙。

而在非常经典的电影《再见列宁》里,柏林墙被推倒后,为了不让一心拥护社会主义东德的母亲失望,儿子在自己家里,苦心积虑地营造出一个虚假的“东德”。

同样,在《梦工厂》里,东德电影厂的小群演,为了让西德的爱人能够跨越柏林墙,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他伪装成一位制片主任,要拍摄一部大制作、大手笔的商业大片,邀请那位法国巨星担任女主演。

神奇的是,他成功了。

就这样,昔日一名小小群演,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东德最年轻有为的导演和编剧。

“炮制”这部商业大片的过程,同样也让人啼笑皆非。

剧本在一天之内完工,信口胡诌,完全不讲编剧法则,写作法宝就是“给女主推特写”。

搭建了一个草台班子,聚集全厂老弱病残:摄影师是红绿色盲,化妆师是退休在即的恋爱脑阿姨。

导演啥也不懂,最大优点是“用人不疑”,一被要求拿主意,就笑眯眯表示:“ 您觉得呢?您说得都对!”

此人随机应变的本事更是一绝:群演们前一晚集体喝醉,第二天在现场撒泼,就当场改剧本,女王加冕改成大地震;大家本色出演,乱作一团。

借由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拍电影闹剧,《梦工厂》其实也讽刺了那些电影行业的怪乱现象;甚至于,对于当今的电影业,依然有颇多的借鉴意义。

导演并不需要懂电影,只要胆子够大,敢吹牛、敢画饼,就能骗到投资。

演员也并不需要懂电影,剧本写得如何他们并不在乎,只要给自己足够多的特写镜头,就被哄得心花怒放。

领导就更不懂电影了:对于他们来说,影片的质量并不重要,只要能迎合彼时的政治宣传就好。

上面提到,导演阴差阳错地拍了一场地震戏出来——而这竟然也阴差阳错地取悦了领导们。

为什么?

地震啊,特效啊——大制作!大场面!震撼西德!!

没错,就是这么无厘头的理由。

不幸的是,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部电影卖座叫好的理由,甚至能更加无厘头。

无论如何,在特殊的年代,电影只能是政治裹挟的产物。

男主角的“成名”之路,足够让人看透电影圈的人情冷暖:做群演时,他处在制片厂生物链的底端,谁都能踩上一脚。

而一朝变成大导演,西装革履,他立刻脱胎换骨;昔日将他弃如敝屣的大明星,甚至都没有认出他的脸。

看到男主角衣冠楚楚、毫不露怯地站在女主角面前,忽然好像确实理解了,为什么评论里一群人嗷嗷叫着说他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

因为他们都有同样一张神采飞扬的脸。

和杰克一样,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藐视阶级、愚弄权贵的勇气。他是一名精神上的贵族。

而女主角身为一名舞蹈“替身”,这个设定同样有其用意。

替身年轻貌美,站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真正的大明星反而不过半老徐娘,泯然众人,举止还夸张又做作。

既没演技,长得也不美,为什么红的偏偏是她呢?

这既有几分致敬《雨中曲》的设定:新与旧,年轻与年迈,真迹与赝品。

同样也再次讽刺了电影行业的光怪陆离:假导演能做人上人,真天才却只能当替身;一颗蒙尘明珠,始终无人挖掘。

在这里,成功与失败都无理可循。

当然了,这并不仅仅只是一部与拍电影有关的讽刺喜剧。毕竟,这类电影早就被好莱坞拍滥了,无论《雨中曲》还是《篷车队》,七八十年前的歌舞片就能吊打当下一堆电影。

更美好的是,这还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

一个群众演员爱上了一个舞蹈替身,并且为她撒下弥天大谎,为她拍了一部商业大片——这个设定本身,不就浪漫到无可救药吗?

而这部电影,同样有种让人梦回黄金时代的气质。

有复古的歌舞,有甜蜜的爱情,也有奋不顾身的梦想。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自由。

歌舞象征着自由。

每一次女主角翩翩起舞,都会忍不住让人觉得,真好啊,她真美啊。

在这一刻,没有替身,没有扮演,也不需要压抑自我;只有纯粹的艺术,和纯粹的热爱。

拍电影也象征着自由。

电影是造梦的机器,在这部电影里尤其如此。

真与假,虚与实,现实与梦想,电影模糊了这一切的界限。这一对爱情活在电影里,而不是活在残酷的1961年。

电影让他们跨过了柏林墙,也跨越了牢不可破的阶级壁垒。

唯有爱情,在这部电影里,却是不自由的。

到最后,女主角面临的是命运的二选一:

选择爱情,就是留在东德,留在一个贫穷、落后、不自由的社会。她拥有的全部,只是一个前途未卜的假导演。

选择放弃爱情,似乎才是“正确”的;毕竟,多少人想要跨过那堵柏林墙,飞向自由的西德,谁会反其道而行之呢?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她偏偏做了“错误”的选择。

爱情曾经是一双翅膀,让她在爱人的注目下, 摆脱替身的身份与束缚。但最后,爱情却也变成枷锁,将她留在了“黑暗”的东德。

听起来很凄惨吗?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她感到不值呢?在爱情、自由和前程里,她居然选择了前者。

但,这才是真正的浪漫啊。

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在时代的浪潮中逆流而上。

是献祭自己的全部,只求那独独一样——爱情。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