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评论:为长辈做事最该天天打卡

1月18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生正式开启寒假生活。与往年相比,今年寒假“打卡”类的作业少了,鼓励学生干实事儿的题目多了,走出去、动起来成为假期作业的新模式。朝阳区教委则鼓励孩子们为长辈做点儿事,“比如可以当‘陪聊’使者,成为父母关系的‘外交大使’,为家里长辈捶腿、捏肩,或者用压岁钱为家人买礼物。”
图片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现在的孩子大多从小就背诵传统经典启蒙读物,虽然背得滚瓜烂熟,实则没有多少实际的传承行动。比如三字经讲“首孝悌,次见闻”,说的是一个人要把孝悌放在见闻之前,道德放在学识之上。《中庸》更是开宗明义,把大学之道归结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致知格物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毫不夸张地说,德为先的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今未变。
然而,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要从胎教做起等观点的裹挟下,占有知识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终极甚至是唯一标准。人之为人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倒成了没时间学、不必要学的东西。
以孝为例,古人讲万事孝为先,从小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天经地义,确有必要。可现在很多孩子们有孝心无孝行,除了形式上的尊重、言语上的孝顺,能将孝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的少之又少。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能减轻长辈劳动量的事不太会做、没时间做;捶捶肩、揉揉腰等让长辈暖心的事情不好意思做、不屑于做。为长辈做点事、课后作业是做家务等竟然成为新闻关注的对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足见这方面教育的严重缺失。
当啃老成为普遍社会现象,当巨婴出现在每个人身边,或许该关注的不应该只有为中小学生减负,还要看到在德行培养上与知识投入上的巨大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为长辈做点事儿,不该是难得一见的寒假作业,而应该成为学生们每日打卡的必修课。毛病是惯出来的,习惯是养出来的,学校特别是家庭都该重视起来,在一点一滴中培养,不让德行成为孩子最大的短板。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贾亮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