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依然在倡导汽车文化

“一个新媒体和它所倡导的汽车文化”,是车辙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的slogan。虽然“汽车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很简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汽车,从而爱上汽车,包括汽车所衍生的各种周边文化和汽车生活方式。

今年我们自驾穿越国境线就是希望接下来开始腾出一部分的人力和精力去做一些汽车生活方面的内容。只有在路上才会更加真切感受到,汽车不是冰冷的机械,它们同样是靠谱的伙伴。

当然这是个长久的推动过程,尽管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但是大多数人对汽车还是停留在面子和代步的认知上,所以车辙君竭尽己力,争取每年为汽车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以下是我们从《公开课》和《汽车文化》这两个栏目筛选的18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NO.1

草根性能车的逆袭

时隔17年,“牛魔王”Supra回来了。

我知道,这款车和我们多数人无关。

大家更多是在《速度与激情7》见过Supra的身影,但是不知道名字。只有拿出电影截图,说这是Supra,才会“噢,这就是Supra啊”。

既然Supra在中国毫无存在感,所以这篇文章似乎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然鹅,多了解下,买不了吃亏!这车也是汽车文化的一部分。

NO.2

最后的燃油版Mini JCW GP

Mini这位反派,刚好在2019年,给地球制造了60年的乐趣。所以这帮人准备在2020年量产史上最强的Mini——JCW GP。

JCW,即John Cooper Works,在Mini的字典中代表了“高性能”,和M、RS这类钦定的官方部门不同。

JCW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车房逆袭,经过一番奋斗,最终在汽车历史留名的故事。

NO.3

宝马5系的历史

常有人说,奔驰的精髓在S级,宝马的精髓在3系。此话不假,宝马作为以操控闻名的品牌,身材紧凑的3系是最能将操控功底展现出来的车型。

但大家或许不知道,在3系、5系、7系当中,历史最久远的却是5系。

早在1972年,第一代5系E12便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比3系早了3年,比7系早了5年。

而截至2017年上市的5系G38,宝马5系已然经历了7代的更迭,算得上宝马在售车型中历史最久远的了。趁着这回E34重新现世之际,车辙君就带大家回顾一下5系这47年的历史。

NO.4

油门和刹车的故事

事实上,油门和刹车一边一个当然可以,而且如果操作熟练,反应会更快更直接,能获得更高的操控效率。比如F1赛车就是这么做的——赛车手左脚踩刹车右脚踩油门,离合器则是在方向盘的后部左侧用手控制。

不过如果要深究,我们会发现F1赛车的布置方式并不具有一般性,因为受空气动力学影响,碳纤维单体壳需要尽可能设计成水滴形或者是鹅蛋形,这会导致腿部结构非常局促,赛车手在有限的空间内仅凭一只脚做控制显然不实际。

但这个反驳理由显然不足以说服我们,因为家用车的腿部空间是完全足够的,刹车和油门一边一个并不会受此影响。要知道卡丁车就是左脚刹车右脚油门,驾驶起来也并没有所谓的“右脚比左脚细腻、力气大、反应快”等明显优势,习惯下来还不是一样干得飞起。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厂家却不改进设计?

NO.5

小跑车的命运

最近两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马路上的入门小跑车快要绝迹了,尤其是奥迪TT、宝马Z4和奔驰SLK/SLC三杰。这些风靡一时的小跑车,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得见到一次活的,多数也是老款车型,新款简直是濒危物种,只能摆在4S店当作吉祥物供着。好像一夜之间,市场突然对入门小跑车不感冒了。

NO.6

车评人入门手册

动力多少才算够用?变速箱如何才算顿挫?底盘怎样才算舒适?车评到底如何呈现才能更真实直观,有没有更量化,或者更好的方法给到消费者实际的参考意义?

在众多车评文章、视频中,相信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这些表述:一说到动力就是够用、强劲、源源不断、随叫随到;一说到底盘就是整体性好、不松散;一说到转向就是指向性好、旷量少、指哪打哪;一说到变速箱就是平顺、无顿挫等等。

但不少人看了肯定还是一头雾水,车辙君教你如何评价一款车。

NO.7

我们的皮卡文化何在?

如果要聊皮卡,自然得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因为随处可见的大公路、高额的人工成本以及野外生存被追捧,这里是皮卡的天堂。自从在1925年由福特T型车改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皮卡之后,它就一直是宠儿。

细腻的中国人觉得皮卡太土太粗狂,但美国人却很喜欢这种土渣子味,因为作为工具车的同时,相比面包车它的驾驶乐趣显然要更好。可以说,皮卡就是美式文化的象征,代表了美国人向往自由、热情奔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