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 庚子话鼠——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鼠”藏品鉴赏

生肖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十二生肖属相每隔十二年轮回一次,每一个炎黄子孙生来就对应一个属于自己的属相。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对应的属相是鼠,是新一轮十二生肖的开始。这里我们通过欣赏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来了解关于生肖的传统文化。

自然标本篇

人类历史中鼠类动物一直如影随形。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动物。其进化的历史能追溯到上亿年前。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也称大家鼠,是全球分布最广的有害鼠类,也是人类一直斗争的对象。褐家鼠栖息地非常广泛,是由其食性决定的。只要有食物的地方就可能有它们的身影。褐家鼠的活动能力极强,繁殖能力更强,啃咬能力超强,破坏性极大。它们还是鼠疫的主要携带传播者。然而,中国传统生肖中的老鼠形象却是以褐家鼠为原型。能位列生肖之首,也足见其精明、灵力、机警的天性。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褐家鼠标本制作于1932年7月,堪称自然标本中的文物。到现在还保持着活灵活现、不潮不蛀的状态。前辈们制作兽类标本的高超技艺,也是令人称奇的。这两只褐家鼠的性别为雌性,采集地点就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院内,充分说明了褐家鼠无处不在、广泛栖息的特性。也许现在博物馆内还留有它们的后代。

这人人喊打的老鼠标本也许会引起大家的不适。下面再介绍一些鼠界可爱的存在。

蒙古跳鼠,拉丁名Allactaga sibirica 。在中国北方和蒙古荒漠地区生活。大大的眼睛,纤细的后足与尾巴,耳朵也大大的圆圆的,像极了动画片里可爱的大耳朵图图。跳鼠后肢特别长,是前肢的三倍长,是鼠中的弹跳冠军。与其他跳鼠的区别是后足有五根脚趾。

馆藏的蒙古跳鼠标本采集于1935年,采集人是俄罗斯生物学家阿·司·鲁喀世金,距今也有80多年的历史。这只雄性跳鼠当年生活在达赉湖乌尔逊河流域。不知现在那里是否还生活着他的后代。

馆藏品中也有网红明星鼠类——土拨鼠,学名旱獭(Marmota bobac),与海狸、花栗鼠等都属于松鼠的近亲。在啮齿动物中算是体型较大的一类了。土拨鼠短胖的四肢,还有一条可爱的小尾巴。全身被沙黄色毛,毛根部却为灰色。由于营地穴式生活,它们的耳廓退化,仅存皮褶。门齿凸出嘴外,一副“呆萌”的表情。野外群居的土拨鼠非常胆小机警,有专门负责放哨的“工兵”。自然状态下的土拨鼠分布于俄罗斯、东亚和东欧草原;中国北方,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有分布,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人饲养特别的宠物,拍视频吸引粉丝。土拨鼠在宠物界也是火了一把。但是它却是鼠疫病菌的主要携带者之一。前段时间爆发的鼠疫据说就是由于俄罗斯人食用旱獭被传染的。所以与旱獭近距离接触一定要谨慎小心。

历史文物篇

虽然人类一直和鼠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鼠的机警、敏捷和多仔高产也是其可取的优点。鼠类的艺术形象也经常是艺术家、工匠们创作的题材。其中松鼠葡萄纹饰更是多见于器物装饰与造型中。

清代松鼠葡萄纹青花瓷盘,敞口,弧壁,圈足。口径26.4、底径15.7、高6厘米,由上海博物馆拨交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瓷盘1993年经国家文物鉴定组的耿宝昌、张浦生先生鉴定为清代雍正时期民窑产品,仿明代风格,为传世瓷器,器内有使用痕迹。盘内饰松鼠葡萄纹,一只体态丰腴的松鼠立于枝头,正在偷吃葡萄。松鼠的尾部和毛发刻画的根根分明,工匠显然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松鼠周围围绕折枝葡萄纹饰,葡萄叶片分正反面刻画,正面突出叶脉,背面以深蓝色青花绘饰,表现出了工匠极高的审美情趣。葡萄颗颗圆润饱满,突出点染了葡萄籽,葡萄藤蔓相互缠绕,看似凌乱,实则有序,勾画精细。葡萄松鼠都是象征多子的图案,比较广泛地应用于瓷器纹饰装饰中。器壁外饰折枝竹纹,绘制笔法犀利。竹叶随风摇曳,竹枝尽显风骨,把竹子的气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虽为民窑出产,却表现出画瓷工匠高超的作画技艺。乍一看不是很起眼,仔细端详,可发现其不失为一件艺术珍品。

1

2

清 松鼠葡萄纹青花瓷盘

优良品种的葡萄自汉代传入中国,唐代铜镜上已经大量运用葡萄瑞兽纹饰装饰。元代青花瓷器烧制成熟,也使用葡萄纹装饰青花瓷器。明代早期,由于老鼠形象猥琐,瓷器纹饰便采用更易令人接受的松鼠纹饰,早期的松鼠纹饰多与瓜果纹结合使用,后逐渐演变与葡萄纹饰结合使用。到了清代,松鼠葡萄纹饰大量运用于官民窑瓷器装饰,到了乾隆时期还出现了粉彩松鼠葡萄纹,松鼠形象更加生动活泼。[1]

清 松鼠葡萄纹青花瓷盘

清代浮雕松鼠葡萄纹寿山石印章,无独有偶,这枚寿山石印章的装饰雕刻也选择了松鼠葡萄纹装饰。这枚印章高7.3厘米,长2.6、宽2.6厘米,为黑龙江省博物馆旧藏,经鉴定为清代作品。石材选用棕黄色寿山石,石章上部俏色巧雕松鼠葡萄纹饰,印文阳刻篆书“奚宗勋印”。

清 浮雕松鼠葡萄纹寿山石印章

这枚印章借石上白色俏色巧妙设计,雕成浮雕松鼠葡萄纹饰。松鼠头部朝下,给人一种跳跃的灵动感,松鼠背部戳有细小点纹,表现松鼠毛发,尾部更细细刻画表现出松鼠尾部的蓬松感。葡萄纹饰处于松鼠的左下方。多片葡萄叶刻画细腻,有叠压的层次感。一串葡萄隐匿叶中。葡萄叶、葡萄粒和藤蔓巧妙布局,给松鼠偷取葡萄构成了障碍。表达出取得成果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的意境。鼠灵动聪明,是多子的动物;葡萄亦象征多子多福,因而葡萄松鼠纹饰是雕刻比较常见的寓意吉祥题材。

清 浮雕松鼠葡萄纹寿山石印章

寿山石是较为常用的雕刻石材,因其“柔而易攻”,是文人墨客较为喜爱的印石材料。著名的“田黄”便是上等的寿山石,许旭《闽中纪略》中提到寿山石“赤者如琥珀,黄者如蜜蜡,白者如玉,如水晶,赤白间者如玛瑙”,对其评价颇高。清代寿山石的雕刻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精雕细刻,因形就势,巧妙构思。从故宫博物院藏“慈禧太后御览之宝”和乾隆“田黄三联玺”,均能看出当时寿山石雕刻技艺的高超。追寻统治者的喜好,寿山石印章成为当时书房的标配,身价不菲。[2]

清 浮雕松鼠葡萄纹寿山石印章

齐白石《老鼠偷鸡蛋》,老鼠生性机灵,是文人墨客经常入画的题材。这幅《老鼠偷鸡蛋》是齐白石先生89岁时的画作,赠送给黑龙江省出版社李宝泉先生。画作长34.5、宽34.5厘米,未托裱,为一级文物。白石老人晚年创作多幅以鼠为题材的画作。打破传统文人俗套,题材新颖。“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整体画面就像一首童年的歌谣,充满趣味。一盏油灯下,一只小老鼠仰卧姿势,怀抱鸡蛋,奋力翻身。另一只小老鼠用嘴衔住它的尾巴,似乎想要帮忙。整个画面活泼生动,活灵活现,充满童趣。[3]

齐白石 老鼠偷鸡蛋

白石老人生于1864年,农历甲子年,属相即为鼠。老人一生中创作了很多关于鼠的画作,构图或用红烛,或用油灯点缀,有些还在题跋上附上一些或讽或喻的杂诗。创作此画时新中国已经成立,老人拿来赠送给友人,没有了讽刺的意味,更多的是诙谐、幽默。画中的老鼠没有了往日创作中的猥琐,令人生厌,而是体态丰腴、憨态可掬。充满了作者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以自己的生肖为创作题材,以示亲厚。画中表现出白石老人童心未泯的一面。

鼠是生肖排名里的第一名,从今年开始黑龙江省博物馆拟定向佳木斯鱼皮技艺传承人每年征集一个鱼皮生肖图腾。赫哲族鱼皮图腾,融合鼠生肖元素,以松花江特产马哈鱼鱼皮为原料,制成类似面具的图腾工艺品。鱼皮制品、贴画、鱼皮服饰是赫哲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生肖鼠鱼皮图腾,采用了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马哈鱼皮,通过原始技法熟制成防虫蛀的柔软皮革面料制成。不用染色,通过运用鱼背部和腹部皮肤的不同颜色来表现深浅变化,拼接成画。整幅构图如一张萨满巫师的面具,充满了庄严肃穆。两边坠饰的鼠却似笑非笑,把鼠类狡猾的特性表现出来,非遗传承人的高超艺术水平凸显于此,也展示了黑龙江赫哲族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特色。

生肖鼠鱼皮图腾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是赫哲族古老的聚居地之一。鱼皮文化是松花江畔孕育出的独特民族文化。鱼皮有一种自然的美,拥有独特的鱼鳞花纹,鱼皮艺术品造型别致,根据鱼皮天然的色彩创作出独特的画作。现代图腾创作模仿古代创作模式,表现古时对生灵的崇拜,也是现代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

生肖鼠鱼皮图腾

听闻博物馆举办的鼠年生肖展需要相关鼠题材的文物艺术品,黑龙江省剪纸工艺美术大师、绥化学院的刘卓老师特意免费捐赠了多年创作的相关生肖鼠题材的剪纸作品。刘卓老师时任绥化学院剪纸艺术工作室主任,自幼受外祖母和母亲熏陶,学习剪纸,后师从剪纸名家王春章、傅作仁先生,学习、继承海伦、方正等地传统剪纸技法,尤以蝴蝶、花鸟、吉祥团花等题材最为擅长。

黑龙江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由东北的地理特点决定,每年冬季都有大段的时间没有农活可做,俗称“猫冬”。农闲时百姓向来有剪窗花的习俗,小到刚会使用剪刀的娃娃,老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会在农闲时试着创作。他们的艺术灵感源自生活,并不用打草稿设计,完全是随性而为,而生肖是比较常见的创作题材,逐渐形成了有地域特点的剪纸风格,海伦、方正、绥化等地都有剪纸艺人的创作。

《鼠化蝶》将生肖鼠与蝴蝶元素结合到一起,两只老鼠化身成蝴蝶的翅膀,背靠背,由蝴蝶的身体和触须链接,构思新颖,给本来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带来飞翔的动感。《鼠来宝》则刻画出一只见钱眼开的精明老鼠形象,看到元宝的老鼠表情生动,想把元宝揽入怀中,也是创作者对新的一年财富的一种期盼。《瑞鼠迎春》是传统的新年窗花,瑞鼠与迎春花卉结合,新年气氛呼之欲出。《多籽》采用了彩色画报纸进行创作,花鼠附于折枝石榴之下,寓意多籽多福。这些作品都是创作者信手拈来,没有用绘画草稿的方式创作,是北方剪纸自成一派的代表之作。

刘卓剪纸 鼠化蝶

刘卓剪纸 鼠来宝

刘卓剪纸 瑞鼠迎春

刘卓剪纸 多籽

[1]李熊熊:《明清瓷器“葡萄纹”寓意之变迁》,《东方收藏》2015年第8期,第48-50页。

[2]温玉鹏:《清人的寿山石鉴品》,《美术报》2019第5期,第22版。

[3]孙晓敏:《丹青不渝 一代宗师——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齐白石书画赏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11期,第36页。

▼‍

本文来源|《文物天地》2020年第1期

编辑|毛豆

欢迎联系我们投稿

转载文章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