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时代 这些年俗我们还传承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技的进步,过去那种“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回家过年的情况似乎正被手机拜年、视频拜年所取代。但是,有些年俗就像大树的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依旧深深地传承在我们的心里。
图片
“24送灶,25调窖,26做馒头,27炒蚕豆,28生发面……”这是不少地区过年的顺口溜。随着时代变迁,一些老规矩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习俗。
南京市民张女士说,许多人过年喜欢拿着手机抢红包,也许这也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新年俗”,可是在心里,还是很怀念过去的“土年俗”:“除了吃饺子,还有耍社火,耍社火就是舞龙舞狮、打腰鼓之类的。”
图片
而在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看来,常州人的年俗其实就是乡愁的记忆,一碗浓浓的扣肉,就是所有老百姓记忆中的年味:“常州能够享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就是从一碗扣肉开始。常州人不只有美味,更重要的是把读书、看书作为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香就像一缕清风,吹进了常州年俗。”
图片
对于很多人而言,“打酱油”可能只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但对于淮安人来说,那可是一年里的年俗之一,这样的习俗已经传承了近半个世纪。这两天,第三届“浦楼打酱油”文化节让淮安人又为酱油疯狂了一把。
在现场,一口口装满了百年古法工艺酿造的头泡酱油老缸排成一列,缸里用黑豆、黄豆等制成的酱油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淮安市浦楼酱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言学义介绍,科技的进步有时候并不能代替传统的酿造工艺:“这些纯天然、原生态的头泡产品拉到现场,能够让老百姓在打酱油的氛围中找到年味。”
图片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意喻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在句容市后白镇曹村,几户人家正在合作蒸包子,大家分工明确,烧火、揉面、炒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完全有能力到包子店去定做包子。但是每到过年,农村家家户户蒸包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蒸包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点红,村民罗志英说:“点红的意思就是代表日子红红火火。”
图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新年的临近,老的春联就要退休,新的春联即将上岗。过去,春联都是用手写,这几年多是机器打印,样子虽然规整,但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现在手工写春联似乎又回来了。
这几天,南京锁金村社区请来了老书法家为居民书写春联。笔走龙蛇间,包含祝福的春联一挥而就,浓浓的年味一下子就弥漫开来。社区居民徐柏松表示:“这是中国的老传统,意义深刻,让人感觉到春节临近了。”
图片
69岁的南通民俗专家杨树坤告诉记者,过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祭祖、贴对联、接灶、敬神、长烛、敬香。有人说有一些民俗不太科学,无需传承。在杨树坤看来,很多民俗在传承中发展,承载了更多的期待:“比如说正月初五敬财神,听上去好像是迷信,但它也是一种企盼,希望能够过得更好。几个财神都是古代的名人,关公是武财神,讲义气,做生意的人要讲诚信就要敬关公。还有三仪也是财神之一,他经商有道,靠自己本事发财。文化部门可以做一些宣传,把好的民俗传承下去, 也会有教育意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