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没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让理智战胜情绪,不仅是对决策者而且是对公众的要求。

1月27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针对“上海是否会封城”的传言,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这应该是对上海近期交通道口管理相关措施的误解;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表示,从目前来讲,上海的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这些对外交通,除了往来重点地区以外,其他运行基本正常。

担心上海封城的人们可以把心放回肚子了,而盼望上海封城的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失望。我想说的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封城真的是你以为的封城吗?

这些天,“封城”的声音响彻网络,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人敦促当地尽快封城。按照这些鼓噪者的说法,封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所谓“硬核”做法处处受推崇,不够“硬核”的便被诟病。然而科学与蒙昧之间,绝不只是“硬”与“软”的区别。

试想,如果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内的所有城市都不分青红皂白便封城,国民经济将如何维持?没有稳健有力的国民经济,我们又如何扩大重要物资的产能,拿什么去支援疫情重灾区,拿什么打持久战?

君不见,封城还只是传言阶段的时候,就惹得多少地方的市民开启抢购、囤货的节奏。要知道,蜂拥抢购也会增加交叉传染的风险。我们并非生活在一座座老死不相往来的孤岛上,我们互相依存互相协作,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所有劝我们饮鸩止渴的声音,哪怕再悦耳都要警醒。

承担必要的风险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为了“万无一失”而自毁长城,只会在总体上增加所有人面临的风险。当然,如何尽量降低必要的风险,有关部门需要认真筹划,并及时与市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