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疫情背后的凡人“疫”事

开栏语:当白雪留给北方大地一片苍茫的时候,南国的阳光正普照着田野阡陌;水乡的芦苇随微风轻轻摆动,大漠的胡杨也在狂沙中挺直胸膛。

这个冬天,神州大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正在打响。

寒风中,我们看到决战火神山的建筑工人,看到疫情前期发布警示的“吹哨人”,看到在日本城乡“搜寻”口罩的志愿者,看到用大喇叭喊话的“网红”村支书……

我们相信,比之宏大的叙事,平凡人的故事,更值得被记录,也正因为此,我们开设凡人“疫”事专栏,将视角拉到生活本身,去关注这种战斗中,平凡人的不凡之举。

因为决心,所以坚毅,因为坚毅,我们必胜。

疫情席卷全国。

截至2月5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018例,累计治愈出院1153例,隔离治疗26302例(其中重症病例3859例),累计死亡病例563例,现有疑似病例2470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8281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6354人。

处于疫情中心,往日熙攘的千万人口城市武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湖北的黄冈、孝感、随州、襄阳,浙江温州,河南信阳等地,亦出现紧张局面。

各行各业的战“疫”行动,同时在进行。关于这场疫情,我们选取了7个难以忘却的凡人“疫”事。

除夕晚上9点半,匆匆吃完晚饭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付行换上隔离服,再次进入隔离区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飞翔 摄

“穆桂英挂帅”

姓名:付行

职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

年龄:90后

大年三十的晚上八点半,90后护士付行和同事李静才从重症隔离室出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付行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

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汗水顺着袖口往外滴。付行原本不爱出汗,用她的话说“夏天30多度也不怎么出汗”,但防护服不透气,每次从重症监护室出来都一身汗。为了节省防护服,她和同事们尽可能少喝水、少上厕所,否则每次出来,都要重新换一套。

疫情肆虐,战“疫”打响,一线的医护人员,冲到了最危险的地方。

年夜饭,是在医院吃的。食堂将准备的“年夜盒饭”,送到医护休息区,每个盒饭上都写着名字,两素一荤。吃完之后,付行没有意识到这是年夜饭,“平常也都是这么过的”。

唯一的例外是,主任彭志勇给大家每人都发了巧克力,这是医院为庆祝新年,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生活那么苦,吃个糖甜一下。”付行剥开一颗巧克力糖,笑了起来。

早上出门之前,付行的妈妈炖了汤,下了面条。爸爸在旁边叮嘱,一定要注意科学防护,细节不容忽视。付行模仿着爸爸低沉的语调,把旁边的李静逗乐了。

其实,付行知道爸爸的担心。有一次,爸爸一边扒蒜,一边念叨说,“怎么办呢”。妈妈回答说,还能怎么办,该去就让她去呗。“他心里不想让我去,但嘴上不会说出来。”付行说。

唯一说出来的人,是付行的奶奶。临走的时候,奶奶小声地问付行,能不能不去。付行跟奶奶说,上战场哪有当逃兵的,像你平时爱看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我就是去挂帅去了。

说完这句,全家都笑了。

梁亮。受访者供图

“开门,爸爸要回来”

姓名:梁亮

职务:成都成华分局公安巡警大队民警

年龄:36岁

大年初五,是梁亮在成南高速检查站值勤的第7天。

距离成都160公里外,梁亮老家所在的县城,已经发现了疫情。妻子将家中最外层的铁门锁住,闭门不出。这时,两岁多的孩子突然拽着妈妈,一边跳一边哭喊,“开门,爸爸要回来。”

防疫值勤的命令,是腊月二十九接到的。梁亮作为成都高速路口的公安检查人员,负责值守进入成都的第一道关卡,和以往检查不同,这次增加了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还需要核查进入成都的人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除夕夜,是在检查站过的。晚上八点半值勤,第二天上午八点半结束,一共12个小时。中间,他和同事准备了一些零食,就当是年夜饭了。值勤工作忙碌,除了吃饭,他基本要工作10个小时,想念家里的孩子时,他就和妻子视频。

在防疫一线的工作,家里老人常常会担心,梁亮安慰家里说,执勤时,他们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不会有问题的。提到疫情,梁亮说,“或多或少都有点怕,但穿上这身衣服,站在那个地方,怕、累什么的,就都忘记了。”

孩子哭喊的视频,梁亮是正月初七的时候看到的,当时,他端着饭盒正准备吃饭。点开视频后,孩子的哭闹声传出来,正在和同事说笑的梁亮,脸上的表情突然凝固了。他左手托着饭盒,右手盯着手里,嘴巴开始颤抖。他几次咬住下嘴唇,但最终还是哭了起来。

“想娃了。”梁亮用手抹了抹眼泪,哽咽的喉咙挤出来几个字。

吴诚所在的志愿者车队正在服务。受访者供图

“我们只会开车,可以帮点小忙”

姓名:吴诚(化名)

职务:志愿者车队司机

年龄:39岁

司机志愿者吴诚,接到了职业生涯里最惊险的一单。

2月2日晚上九点左右,武汉一个社区内,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发昏迷,需要紧急送医。吴诚接到电话后,立即接上老人,前往武汉亚洲心脏病总医院。

前方由一辆警车紧急开道,吴诚跟在后面。车辆飞速奔驰,原本限速80迈的高架,他开车跑到130、140迈。最终,只用了15分钟,他便将病人送到医院,“平时至少要半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后,老人被成功抢救。返程路上,病患一家人不停地感谢吴诚。这让吴诚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在平时,他们可能自己叫车就去了,我们(平时)很难碰到这种单。”

1月23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连发5个通告。先后关闭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在停运全市公交、地铁、轮渡以及长途客运之后,又停运网约出租车,规定巡游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次日,武汉在全市紧急征招6000台出租车、首汽等,分配给中心城区,由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使用,供社区内生活不方便的居民提供上门送菜、送药、送餐服务。

吴诚是参与服务的500多名志愿者司机之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首汽公司开始召集志愿者司机时,他就带着车队的18个人,离开了家。在武汉生活了39年,他觉得现在这个时刻,他应该站出来,为这个城市做点事。

从1月25日被分配到社区后,吴诚就再也没回过家,他已经9天没有见过女儿了。跑了两天车后,家人才知道这件事,“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不同意。”吴诚说。

吴诚所服务的社区,主要是以居民出行为主,包括行动不便的老人、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有时候,乘客出门着急,没带足口罩,吴诚也会把自己备用的匀给他们,“疫情当前,大家自发的互帮互助,这种经历还是挺难得的。”

24小时随时待命,口罩、防护服全副武装,两年多的首汽司机生涯里,吴诚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我们不像医生能救死扶伤,我们只会开车,可以帮点小忙。”吴诚说。

“网红”村支书李德平。受访者供图

“网红”村支书

姓名:李德平

职务:河南省辉县市大占城村村支部书记

年龄:57

“疫情极其严重,有些人就是死皮不要脸,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如果明天我再看见你在街上聚堆儿,我可对你不客气”。

这段硬核又接地气的大喇叭广播,使大占城村村支书李德平成为了“网红”。提起这件事,李德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公开说了骂人的话,还被拍上网,他怕败坏党员形象。

大占城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卫生院、镇政府、银行都在村里,本地村民三千人,加上流动人口,共有四五千人,疫情防控压力很大。

村里共有10个进出口,疫情发生后,李德平领着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封了8个口。留下了两个主干道出口,设置了卡点,24小时派人值班。

李德平说,通过大喇叭“发火、讲重话”,是有原因的。在排查过程中,他发现有一名湖北返乡人员没有登记,还在外面和别人喝酒;大年初一的时候,他骑着电动车在街上巡逻时,看到还有村民聚堆儿聊天。部分村民对疫情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李德平一怒之下,说了前述那番话。

喊话的效果非常明显,村民不再上街闲逛了,大占城村10名湖北返乡人员,也全都居家隔离,目前没有出现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成为“网红”后,李德平感觉工作压力更大了,“我是个农村干部,对这些不懂,群众对我的期望很高,我得干出个样。”李德平说。

感染新冠肺炎的医生李文亮。受访者供图

“吹哨人”

姓名:李文亮

年龄:34岁

职务: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

李文亮躺在武汉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鼻腔插着氧气管,不能多说话、也不能下床。2月1日,住院20天后,他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患者。

截至当天,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80例,疑似病例19544例,密切接触者163844人中,共有13759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如果当时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或许不会有今天的疫情暴发。”李文亮说。早在2019年12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还未暴发的时候,李文亮从医院同事得知,7名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的人,到他们医院接受救治,之后被隔离。检测报告显示,这7个人感染了SARS冠状病毒。

当天下午5点43分,他在同学群里提到,“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消息很快被传播出去,接着李文亮遭到医院领导约谈。1月3日,武汉警方将李文亮这一行为认定为散布谣言,并对李文亮进行了训诫。李文亮始终不认为自己在传谣,他说,他在群里发布上述消息,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刊文谈及此事称,尽管新型肺炎并不是SARS,但是信息发布者发布的内容,并非完全捏造。如果社会公众当时听信了这个“谣言”,并且基于对SARS的恐慌而采取了佩戴口罩、严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动物市场等措施,这对我们今天更好地防控新型肺炎,可能是一件幸事。

被训诫后,李文亮因工作原因,回到一线。当时,医院并未意识到病毒的危害,也没有做特殊的防护措施,普通的医生连N95口罩和防护服都没有穿戴。

1月8日,李文亮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眼疾患者,第二天这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CT结果显示,“双肺磨玻璃样病变”,属于病毒性肺炎。之后,李文亮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于1月12日住院治疗,并最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

“我相信医院和医生,我一定会被治好的。”谈到康复的打算,李文亮说,想回到一线工作,继续为患者看病。

在日本购买口罩的李杰。受访者供图

在日本的城乡“搜索”口罩

姓名:李杰

职务:内蒙古中日友好语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年龄:37岁

从大阪到神户,从日本的城市到农村,李杰正在疯狂地“搜索”口罩。

1月26日,在日本演出的李杰,收到家人、朋友委托,让其帮忙代购口罩。一刷新闻,他才知道国内疫情扩散严重,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几乎被抢购一空。“那时,日本有不少人在抢购口罩,便利店也开始限购,短时间内能买到的很有限。”

李杰早年留学日本,与当地不少组织有所往来,了解到国内的疫情后,他挨个通过电话联系,让对方帮忙寻找货源。

行动得到当地华人华侨支持。很快,1月27日,他筹集到12000只口罩,并迅速发回到家乡内蒙古包头市。这些口罩经由家人,分发到当地的公安民警、一线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者手里。

1月28日,团友们按照原计划回国,李杰留在了日本,辗转大阪、堺市、奈良、神户等地继续寻买口罩。国内疫情愈演愈烈后,日本大城市的口罩不久也脱销了,他干脆和朋友们开车往乡下走,从关西至关东的农村挨个寻找。

每次攒够几千个口罩,他就集中发快递到国内,捐赠的城市,由包头市扩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其他城市,集中在医院、公安、基层社区等处在抗疫一线的单位。

截止到2月3日,李杰已经向国内发过六次快递,发出的口罩超过五万个,护目镜3000个。除了一些机构和华侨捐赠以外,大部分都是李杰自掏腰包购买,这笔花销将近20万元,其中光是邮费,就花了超过一万元。

2月3日回国后,日本有朋友联系他,说能帮他联络到当地口罩厂家。这两天,他打算返回日本,去朋友所说的厂家看看。

这一周,李杰成了一名疯狂的口罩“代购”,不过,他拿到手的口罩不卖,只送。

1月3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工人铺设HDPE膜。 新京报记者 许星星 摄

决战火神山

姓名:陈启年

职位:中建三局二公司北京公司资深测量员

年龄:56岁

1月31日上午8点半,连轴转了24小时的陈启年,才回到工地宿舍休息。

陈启年,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北京公司的资深测量员。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建设一个武汉版的“小汤山医院”,医院选址蔡甸,命名为火神山医院。

1月25日,他在公司的微信群中,看到该项目的召集令,便立刻向领导申请报名。陈启是武汉人,在他看来,此时加入建设大军,是一个武汉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自1月30日开始,他与同事一直奋战在工地一线,使用定位仪和水平仪,根据已确定的设计图,确定活动板房的安装位置。

这项工序极为重要,因工程板房数量巨大,如果某个板房位置出现偏差,偌大的工地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测量员人手不足,工地现场不确定因素较多,他足足测量了24个小时,才回到宿舍休息。

这项工作,对于年过半百的陈启年来讲,并非易事。“连轴转确实觉得很累,但是现在疫情的大形势非常紧迫,我们一定要顶得上去。”

包括陈启年在内,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建筑工人,达到7500人。从决策出台到土地平整、病房搭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目光,在医院建设直播中,最高峰时有近上千万人在线“围观”。

10天后的2月2日上午,一座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拥有1000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在武汉蔡甸知音湖畔落成,正式移交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2月3日,这座医院正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10天时间,从一片荒地到整齐完备的疫情防治医院,“火神山速度”被网友赞叹为“基建狂魔”的又一次体现,也是另一场与疫情赛跑的战役。

征集语:

疫情肆虐,战“疫”正在进行。请与我们一起记录时代,守望相助,共同抗击新型冠状肺炎。

如果你是一线的医院人员,你的所见、所感,可以与我们分享。

如果你是防疫方面的专家学者,你的观点、建议,可以向我们反馈。

如果你是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你的遭遇、困惑,可以跟我们诉说。

记者联系方式:

赵朋乐:18516980601

张静姝:18600265513

左燕燕:18518207972

王飞翔:13476179151

刘名洋:13277773465

李一凡:17520448612

记者 王飞翔 赵朋乐 张静姝 左燕燕 李一凡 刘名洋 王巍 刘浩南

编辑 赵凯迪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