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绿码,截图的可以吗?”“不行的,要直接进系统里,给我们看的……”

2月1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调整“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的通告》,其中提到——全市实行“人员一码通”。“杭州健康码”分绿、黄、红三色进行分类管理。
绿码——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
红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黄码——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这两天,杭州启用“杭州健康码”动态管理市民出行之后,是不是一码在手,就可以自由出入了呢?今天,记者实地采访了拱墅区几个小区,发现各个小区的要求并不相同,有的小区凭借绿色健康码和有效身份证件可以进入小区,但有的小区仅凭绿色健康码不可以进入。
德胜新村:
图片
中午12:30分,记者和同事两人来到拱墅区大关街道德胜新村西大门,这是社区唯一一个进出口,门口站了四个身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者,两名工作人员拿着体温枪,站得相对靠外一些。
看见有人进来,他们主动迎上来,“我们是访客,进去找一下朋友。”我们两人打算以访客的名义进小区,对于这个理由,社区工作人员并没有刨根问底询问要去哪个单元哪一幢,而是让我们出示有效证件和健康码。
图片
图片
检查出示的是绿码和身份证,量好体温,就放我们进了小区,全程没有任何阻拦,大概花了不到两分钟。我们在社区里呆了10分钟左右,又从同一个大门出去,本以为出门会更容易些,没想到被拦下了。
“出入证出示一下。”“我不住在这里的,没有出入证。”“哦,那算了,不进来就不需要出示。”“刚刚进来的时候,不是说只要出示绿码和身份证就行了吗?”“不行的,住在这个社区的人员,进出不仅要绿码、有效身份证,还要出示一下出入证。”
现场站岗的社区工作者,对于出示的证件,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出示的证件不一样。
霞湾巷社区:
图片
13点16分,记者来到位于湖墅南路的霞湾巷小区。小区靠马路边有好几扇门,除了大门外,其他小门都被铁栏杆围住了。栏杆上还盖着红蓝相间的塑料布。大门口摆了两块公告牌,一块贴着“体温监测点”,一块贴着相关政策。旁边搭建的棚子里有2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在执勤。
看到记者上前,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小区的租户。记者表示有位亲戚住在小区里,想去亲戚家。“你有绿码吗?身份证再让我看一下。”“有的。”随后,记者点开先前申请的杭州健康码,并出示了身份证。
“你家亲戚住在哪一幢?几零几?”记者谎称要去4幢1单元301。男性工作人员拿起桌上的小区住户资料开始翻阅。
“你家亲戚不是隔离户吧?”
“应该不是。”
“是不是隔离户都不知道的啊?”
“不是隔离。”
工作人员找到该户人员的信息,发现不是隔离户后,又让记者和同事在来访记录本上写了姓名、电话等资料,测了体温后放行。
“我们现在进小区一定要有绿码的,最新出来的规定 ,这里都有规定的。”另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指着旁边的公告板,示意记者看。
5分钟后,记者从同一扇门出来。“你们这么快就好了?”工作人员认出了记者,随口一问,并没有再要求出示相关证件。
米市社区:
图片
下午13:40分,我们来到湖墅南路上的米市社区,在社区的南门有两名社区工作者在门口值班,“你好,我们是访客,想小区里面拿点东西。”“你们不能进,让楼上的人送下来就好了。”社区工作者一听不是社区居民,并没有询问我们去哪里,也没有让我们出示证件,而是直接拒绝入内。
图片
我们拿出了绿码和身份证件,但是工作人员还是一口咬定不能进,“不行!不行!有绿码和身份证也没用,住在本社区的居民凭这些有效信息才能进去,外来人员一概不能进去的。”一名女性社区工作者说。
看我们比较为难,社区工作者给出了一些办法,建议打电话给社区的朋友,让他们把东西送下来。
之后,看见有其他社区居民入内,他们就开始测体温,检查绿码和身份证,不理会我们了。
沈塘铭苑:
图片
13点53分,记者来到暗访的最后一站——红石板社区沈塘铭苑小区。与其他几个小区一样,沈塘铭苑入口也搭了简易防控棚。棚的外侧还挂着“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的横幅。
这次,记者还是以去亲戚家为由,想进入小区。“你知道亲戚家住在哪里吗?具体是去干什么事情?”记者随意编了个房号,称只是想找对方拿一下东西。
图片
工作人员找了桌上放着的住户信息册翻找,同时询问:“是谁家里的?他叫什么名字知道吗?”记者犹豫了一下:“房东应该姓孙吧。”
工作人员再次询问:“具体是什么关系啊?王某某认得吗?”“他应该是孙房东的亲戚。”正当记者以为借口会被识破,被拦在小区外面时,工作人员突然表示:“行,你们进去吧。”
这时,站在一旁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开口,“你要么电话打一个,我们在电话里跟对方核实一下就行。”
“出示绿码和身份证不行吗?”“这两个不代表你是住在这里的。”“你们自己住在哪里啊?”记者告知了对住在下城某小区。工作人员登记了记者一人的身份证和电话,并确认拿完东西很快就出来后就放行了,“两个人,我就登记一个了”。倒是旁边专门测体温的工作人员,拿额温枪测了两人的体温。
刚进大门时,正好有小区户主开着车进来,被工作人员拦住。“我有绿码,截图的可以吗?”“不行的,要直接进系统里,给我们看的……”
每日商报记者 潘婷婷 骆静怡
值班编辑:申屠淑婷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