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王”陈当华:香江最后的磨刀匠人,这件事他坚持了75年

▲ 独家视频——“香港刀王”陈当华:万般带不走,唯有艺随身
走在香港庙街街头,在那密集的店铺当中,要寻找“陈华记”利器专门店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因为只要随便问一个档主,他们都能热情地给你指出准确的方位。毕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业到现在,将近一个甲子的经营,“陈华记”利器专门店已经成为香港庙街的“地标”之一。
图片
▲ 庙街的“陈华记”铺内,顾客驻足等候 图/胡皓珺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在香港爆发,“陈华记”门外人流依旧熙熙攘攘,热闹无比,但当你一脚踏入这仅有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内,一种只有古代武侠小说里所形容到的“刀芒”,就让你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寒意。那是“香港刀王”陈当华正在打磨一把锋利的匕首,在灯光下,匕首的刀刃最锋利处,散发出一种清冷的光芒。这股“刀芒”让看客的眼球为之定格,无疑是一把可以吹毛断发的利器才能散发出的“气场”,但这却出自一个下眼袋松弛耷拉,看上去垂垂老矣的长者之手。一代宗师,大隐隐于市,这是你第一时间所能想到的两个词语。
此时老人抬起头,笑笑开口:“我叫陈华记,好多人叫我华叔,都喺一句啫(随便叫都可以)。”那种锋芒萧杀的气势转眼变成了闲话家常的戏谑。放下磨刀石和手头的匕首,一位年近九十的匠人,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图片
▲ 华叔擦拭磨好的刀刃图/胡皓珺
“刀王”的刀有多快:
一刀到底,滴水不沾
“陈华记”虽有利器专门店之名,但小店里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寻常刀剪,小到连挖耳勺、“暗疮针”、指甲钳等等也有涉猎。对此“刀王”笑笑说:“这些年我打造的刀,很多都已经被外国人买去了,你要是早些日子来,还能看到那把,喏,曾经被‘兰博’,没错,就是史泰龙演的那个用的猎刀呢!我做这个工作,已经是国际性的,很多外国人都知道我,千里迢迢飞来,只为了让我替他打磨厨刀,好的刀要经常用,而不是放在这看的。”
在陈当华看来,他能被封为“一代香港刀王”,靠的就是他的磨刀绝技,从13岁学磨刀,到今年88岁,足足75年,3/4个世纪的磨炼,哪怕只是一把寻常的刀具,经过他的打磨,也能变成锋芒不可当的利器。说到兴起时,陈当华拿起了刀,用锋利处在自己下巴轻轻摩挲几下,当他停下手来,刀身上刮落下来的短髯稀稀落落,再抬头看他的下巴,毫无刮损的痕迹,传说中的“吹毛断发”,原来真实存在。
陈当华坦言,能打造出如此多的锋利宝刀,最重要的就是磨刀石。一块好的磨刀石,可以用几十年,在他面前两列九块磨刀石,每一块都有不同的功效,分别打磨刀刃不同的部位,一把刀经过这九块磨刀石的连番打磨,才能成为削铁如泥的好刀。这就是“陈华记”的独门磨刀秘技。
图片
▲ 磨一把刀需要用到不同的磨刀石图/胡皓珺
陈当华笑称:“有些厨房师傅互相打趣说:‘你们买刀,一定不要光顾‘陈华记’,去了就离不开了。他那里的刀是上了一种特别的药水,才能磨出这么快的刀。”其实哪有什么药水,靠的都是一番心机!我认为没有一种机械磨刀能取代人手磨刀。哪怕是(最先进的)镭射技术也不行。为什么那些外国人会选择来香港买刀呢?其实就是买我的手艺。这种手艺已经快要失传了,因为现在没有人会这样磨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同时也不太赚钱,久而久之,人手磨刀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磨刀)这种工艺来说,我想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刀王”忆学师秘辛:
为能打磨好刀而偷渡一搏
一把好刀,通过九块磨刀石的打磨,全过程动辄一个小时以上。陈当华磨了75年,他的双手,是怎样的呢?相信不少人都会为此感到好奇,但当看到陈当华在镜头前展示他的双手时,更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他的手看起来,竟比其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不仅没有那种因多年工作,对同一部位反复用力而常有的老茧,而且肌肉还颇为柔软。莫非“刀王”有什么独门的保养秘技?陈当华大笑:“当然啦,我们磨刀不是用力的,是用‘气’的,磨刀,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要静。你看我的手,没有老茧。手也不会变硬。气运丹田,磨好的刀就特别耐用。”说时简单,但要在七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同一心境,实在只有那种传说中的武林宗师,才能做到的境界。而这,就要从“刀王”的少年时说起了——
根据陈当华回忆,小时候出生在广东信宜的他,家境不算很好,所以十岁出头,就被送到广州十三行的一家磨刀铺当学徒,后来磨刀铺两兄弟分家,陈当华选择跟随做成衣刀具的师傅继续学师,爱刀如命的他,心中一直希望能磨上真正的好刀:“以前在内地的时候,制衣业不发达,没有那么多的刀具可以给我打磨,顶多就是一些菜刀之类的,哪有那些洋剪和专门剪衣服的好刀?所以到了1961年,我在深圳宝安,有两个朋友约我一起偷渡到香港,当时年轻的我不假思索:‘去就去!’所以就过来香港了。”
图片
▲ 华叔在庙街街头图/胡皓珺
当年从内地偷渡去香港的环境,可说是相当恶劣,陈当华回忆道:“当时来香港的时候天气很冷,我们是游泳偷渡过来,一跳下水,就冷得快受不了了,好在我们准备了生姜,受不了的时候就啃生姜,产生点热量来对抗一下,一次就游到了香港。因为我知道只有一次机会,回头的话,要么没命,就算有,也不会再有勇气再来一次。”
据陈当华回忆,他们偷渡香港此行,最危险的是快靠岸的时候,遇到了一片沼泽,脚一踩下去就陷在里边,当时陈当华的心就慌了。幸好沼泽的位置距离岸边已经不太远,经过一番拼命挣扎,最后陈当华还是福大命大,成功靠了岸。虽然已经是将近60年前的事,但“刀王”想起那一幕依然心有余悸:“当时上岸后,我们累得瘫在沙滩上,幸好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叔,他住在山上,看到我们之后便救了我们,将我们带到他的家,给我们面包吃,还喂了我们喝姜汤,那才真的活了过来。但这几十年来,我时不时半夜做噩梦时,感觉自己都是冷醒的,那一天,是我经历过的最冷一天。”
“刀王”立足香港地:
凭技术和坚持打响口碑
陈当华回忆道:“刚来到香港的时候,还没站稳脚跟,当时的生活很艰苦,因为磨刀这种细活,不清楚你底细的客户根本不认可你,当时那些洋剪刀9块钱一把,我就跟客户说:‘我给你20块你拿着,磨坏了你的剪刀我赔你20块。’但也不是个个都肯,很多人都怕弄坏了用得趁手的剪刀。”
不过机缘巧合,此时一场朝韩战争所带来的贸易风波,让“刀王”因缘际会,崭露头角。由于彼时美国带头对中国内陆实施贸易禁运,处身其外的香港制衣业机缘巧合开始发展起来,成衣制作工作量开始变大,用的刀具也日渐增多,渐渐地,磨刀的大师傅一个个忙不过来,而客户又赶时间,看到陈当华的低价推销,才勉为其难交给他去打磨,诚如他所言,和同行对比,他的手艺也是拔尖的,逐渐地他的生意便开始兴旺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更从街边摆摊“升级”,到庙街开设了现在的“陈华记”利器专门店。
图片
▲ 铺内,华叔在灯下磨刀图/胡皓珺
陈当华说:“在香港制衣业最发达的时候,都数不清有多少商家是用我磨的剪刀了,大概有几万个吧!现在渐渐没有了。制衣业不景气很久了,在香港人手磨刀的师傅剩下我一个,也快90岁了。但无论外边大环境好坏,对我生意影响很小,是因为我的订单早已经接满了,一天到头都磨不过来。现在来找我的多数是些外国客人,我又做不过来那么多,那只能让他们排队吧!但有些客人,是宁愿排队都一定等我的。这些客人大都是德国人、法国人和日本人,因为这几个国家的人,对手艺特别欣赏和看重,对手艺人也特别的崇拜。他们用过我的刀,就不再用别家的了。曾经有个在香港工作的法国厨师,后来跳槽到了澳门,依然定期回来找我磨刀。”
陈当华补充道:“我现在的生意来源,有八成是外国熟客带来的。……但这半年来,来香港的客人少了,因为机场也不方便了。你问我怎么看这场运动,我不会看,政治的事情我不懂,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是好是坏,都不关我的事,因为我人脉比较广,德国,法国,俄罗斯,挪威,澳大利亚等,都有人来找我磨刀,我做到死都做不完那些订单呢!”
先是经历了黄暴运动的影响,今年又遭逢疫情打击,陈当华表示目前的生意大约减少了五成,但这样的起起落落,在他75年的磨刀生涯中,早已经见惯不怪。可以说,“刀王”和他的“陈华记”,见证了香港的兴衰转变历程,但无论怎变,陈当华只是默默地在此小店当中,专注地磨好一把又一把的利器。都说坚持成就伟大,将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的这种工匠精神,如今已经式微,仍剩存于世的,更显弥足珍贵,但这种精神后继无人的严峻事实,却也无法避免。
“刀王”谈将来打算:
做到某日磨不动刀就退休
谈到无人接班的现状,“刀王”慨叹:“这么多年来跟我学过磨刀的人也有上百个了,但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的,因为磨刀是很不讲经济效益的,你在学习和练习时要花很多的时间,但收入却非常低,久而久之心态就不平衡了。从初学磨刀到出师,讲究的是天赋,但普通的也要个十年八载才能出师。而且要打响自己的招牌,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没有自己的招牌,又没人认可你。要出名,总得十年八载才勉强可以。他们来跟我学磨刀时,我都会跟他们说,心一定要静。要是斤斤计较收入,一定不会成功,只有心静才能成功。可是过不多久,他们就都跑了。”
图片
▲ 华叔展示非卖品,香港名师制作重达5斤2两的最后一把㓥龙趸鱼的刀图/胡皓珺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被问到“那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退休”时,陈当华叹了一口气:“做到我眼睛看不到为止吧!要是有一天我已经老到拉不起闸门,磨不动刀了,我就退休吧。现在那些来找我买刀的人,我干脆都教他们怎么磨刀,这是唯一一种推广人手磨刀的方法。现在没有人再像我这样磨刀了,因为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后边的话,陈当华没有再说下去,一切尽在不言中。
“刀王”采访花絮:
因会磨刀,黑道大佬帮忙出头
正所谓树大招风,“陈华记”利器专门店开张时,陈当华出了风头,便难免有人眼红:“当时我毕竟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内地人,一直谨记要低调,不要强出头,生怕一旦逞了风头,就会遭到同行的捉弄和报复。但该来的还是要来,当年我骑自行车到尖沙咀工作,磨完刀出来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两个轮子都被放了气。那时我自己心里有数,是得罪了其他同行之故。直到有一次,当时一个比较大的商家,找了好几个磨刀师傅来公开面试,一个个的试,看他磨得怎样,要是选中了,以后整家工厂的刀都让那个师傅来磨。最终那个商家选中了我。有一些行家看到我磨的刀磨得好,抢光了生意就眼红,想办法来搞破坏,甚至找人来打我。但那个大商家背后都有(黑社会)势力,就出头帮我摆平了。所以你们别以为,磨剪刀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图片
▲ 华叔与香港曾经的慈云山十三太保陈慎芝(左2)合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混迹黑社会的陈慎芝经常来买华叔的牛肉刀图/胡皓珺
曾为“慈云山十三太保”打造利器
当时陈当华因缘际会扬名,正值香港黑帮的全盛时期,“刀王”之名在外,竟一度引来黑白两道的关注。陈当华回忆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黑道人士来我这里买刀或者开刃,最厉害的时候,有台湾帮派找到我打磨百多把开山刀,一箱一箱地送过来,很是震撼。每到晚上,这里经常‘高朋满座’(指黑帮成员聚集),比如很有名的‘慈云山十三太保’啦!那个华哥(陈慎芝)就经常来的!打磨了不少‘老牛’(指开山刀,又有用来切牛肉用)呢!但他们来得多,警察也闻到风声,也跟着来找我麻烦,毕竟那些刀,很可能成为凶刀的嘛!但要我当面拒绝那些‘大佬’我又不敢,想来想去,干脆就跟黑白两道说明,我这里只做衣刀厨刀,什么猪肉刀牛肉刀都不做,做不来呀!此后,才算少了点风波,我也好专心继续磨我的刀。直到现在,我听到华哥的名字都很怕的!”
义捐眼疾基金获专人上门致谢
在“陈华记”店内的一角,一张国际奥比斯组织颁发的感谢状被镶裱起来,足见珍而重之。国际奥比斯组织,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为何又和“刀王”扯上关系?陈当华解释道:“其实没什么的,我以前在外摆摊,看到一些盲人生活凄苦,心中不忍,就找个相关的组织捐钱,希望能给到他们一些帮助,这么多年来,我也忘了大概捐了多少钱,总之每次凑个整,就几万几万地捐,到后来,他们给我发来感谢状,说不用我再捐啦,已经捐得够多啦,哈哈!”“刀王”的侠义心肠,由此可见一斑。
制片 | 苏颖欣
摄像 | 胡皓珺
邱一
剪辑 | 唐文钦
文字 | 潘文杰
配乐 | 陈志彤
公众号编辑 | 胡皓珺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为睇View公号原创内容
未经一休文化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