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6版更新:相对封闭环境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

上述方案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对其传播途径进行了更新: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途径,曾引起业内争论,有专家认为存在,有专家认为不存在。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对是否存在气溶胶这个传播途径有了明确说法。

上述方案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对其传播途径进行了更新: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对于传播途径中的“消化道传播”,第六版中删除了这一表述。在第五版诊疗方案修订版中对于传播途径的描述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上海本月8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例如“空气藏毒能飘到几公里” “开窗通风也能引毒入室”的传言开始出现。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称,目前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气溶胶传播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一般空气中不会有病毒,仍然建议公众每天开窗通风。

冯录召解释称,所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过程中失去水分,其中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形成飞沫核,飘到更远的地方。但这种情况只会在特定环境里可能发生,如医生临床上进行气管插管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实现传播。

冯录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最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对于近距离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一般只能传播1米-2米,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仍然建议公众每天2次通风,这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不过有专家早就提示,一般病毒和细菌在一定条件的环境都会存在,会跟空气的湿度、温度有关。专家同时提醒,即便存气溶胶也不用担心,只要个人防护到位,跟预防飞沫传播区别不大,戴口罩、勤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读

抗病毒治疗:在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个药物。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增加“出院后注意事项”: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更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