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长!这次疫情改变了我对存款和房子的看法

1、为什么人一定要坚持存钱,有健康的现金流,2、你家的房子配得上你么?

经过这次疫情,刷新了我不少认知:

1、最重要的思考就是,为什么人一定要坚持存钱,有健康的现金流。

按照正常的轨道,春节假期在1月底就结束了。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甚至现在都未能复工,甚至被迫裁员减薪。

都说存款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指标,有没有想过,如果一直不上班,你手上的现金能维持周转多久?

别说个人了,就连西贝这样日进斗金的餐饮企业,一个月不开工,现金流也被掏空了。

拥有现金流源源不断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大前提),个人/企业具备核心稳定的赚钱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不轻易挂掉。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家庭的存款要多少钱,才有底气?

我的经验是,至少是家庭月支出的十倍以上,才勉强够安全。

那官方的居民储蓄有多少钱?

据央行公布了一组数据:

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国大陆的居民、企业、机构以及其他各组织的存款总量是176.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大约有39.77%(约70万亿元人民币)的存款是属于我们老百姓的个人存款——学名叫“住户存款”。

按照13.9亿人口来计算的话,那中国大陆居民的人均存款就约为5万元人民币。

你家的存款是多少呢?有安全感么?

2、 除了对现金流深有感触,其次就是生活和居住观改变了。

在疫情冲击下,房子的自住属性很重要。现在说什么投资炒房啊,都是浮云。

由于各地政府鼓励居民不要外出聚会,居家活动成为主流。一天24小时待在家里,让人更多的反思家的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

正如网友自虐,没有房子,连被隔离都没有地儿啊。

春节至今天天在家“旅游”,不禁引发思考,你家房子配得上你么?

多少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等疫情结束了,一定要存钱买套房/ 换套房”。

相信经历这波疫情,会有不少买房者,或者潜在买房者,都会重新审视房子的属性。

此次疫情对买房的启示:(转自头条网友评论)

3、疫情之后,这些人买房要多掂量!

疫情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即使赚够了首付,也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上车。

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买房千万别“装逼”,以免买得起房子,供不起房子。

月供超工资一半的人别随便买房

一张图看看房贷占工资多少是合适的:50%是警戒线,30%是舒适线。

比如你月入1万,房贷达5000元以上是比较吃力的,房贷达3000元左右是比较舒适的。

但现实归现实,理想归理想。现在3000元月供的房子,得去十八线城市找了吧。

鉴于当前很多家庭都是高负债生活,复利姐建议你在买房子前好好算一笔账:

你的收入,是否可以cover到买房后的房贷和生活支出?

2020年,恰恰就是收入最不确定的一年,做销售的,开店的,开公司的,做后勤的,谁敢保证能像以前那样“岁月静好”?

2、 “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慎重买房

什么叫“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

举个例子,“421家庭”模式,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一个孩子的家庭压力。

统计局前段时间发布了2019年的人口数据,新生儿数量继续下降,二胎占比已经达到了57%!

也就是说愿意生娃的都是年龄普遍偏大,而刚结婚的小两口不愿生了!

除了养老压力空前大之外,而且独生子女将来要继承的房产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类人买房也一定要多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