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峰”海航:谁是拯救者

债务之王的2020年开局

撰文 | 海星

来源|大摩财经

受传闻影响,海航系上市公司今天开盘后纷纷大涨,海航控股、海创创新、海航投资等涨停。

彭博社今天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海南政府正就接管海航集团进行谈判,但同时称谈判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延很久甚至破裂。此前有传闻称政府将接管海航集团并出售其航空资产。

目前,海航集团及相关方尚未对传闻做出正式回应。

海航集团近两年陷入债务泥潭,被迫出售了大量资产,去年因资金紧张一度拖欠员工工资。海航集团拥有海南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日前爆发的疫情导致大量航班停飞,对其更是雪上加霜。

海航集团成立于1993年,早年主要经营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后将海南航空发展成为全国四大航企之一。但海航集团并未满足于航空主业,2015-2017年间,海航成为多元化扩张最激进的中国企业,短短数年资产从不到5000亿膨胀到超过1.2万亿,跃居世界500强。

外界估算,海航三年斥资近600亿美元在海内外大肆并购,产业覆盖航旅、地产、金融、物流、科技等。从希尔顿酒店、德意志银行到飞机租赁公司、IT分销巨头,从纽约、伦敦的摩天大楼到香港“地王”,海航一路扫货,成为全世界最豪爽的买家之一。

海航系的秘诀是高杠杆债务扩张。2017年底,海航集团有息负债高达6652亿元,其中2015-2017年新增3668亿元。

危机旋踵而至。随着金融去杠杆导致的宏观环境剧变,海航再难以维系扩张,从2017底开始陷入财务困境。2018月7月,海航集团双巨头之一、联合创始人王健意外离世后,创始人陈峰回归一号位,主导断臂止血,“去地产、去杠杆、聚焦航空主业”,出售了近3000亿资产。2019年中报显示,海航集团总资产已缩水到9806亿元。

过去两年,海航集团进行了大幅瘦身,昔日七大业务板块仅剩航空主业(航空公司、航空租赁和机场业务),物流、金融等业务均被“降级”,归为“非航空资产管理”部门。

与此同时,但受母公司困境拖累,海航旗下航空主业也出现经营困顿。2019年中,海航集团航空运输及机场服务收入合计仅约280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5%、53%。海航控股最近三个月的运营数据显示,海航系航空公司载运量、人数连续下降,同比大幅下滑,对比其他三大航企颓势明显。继2018年大幅亏损后,2019年海航控股预计扣非后亏损16-22亿元(扣除出售天津航空48%股权等资产的收益)。

海航系上市公司包括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科技(600751.SH)、渤海租赁(000415.SZ)、ST东电(000585.SZ)、海航基础(600515.SH)、海航创新(600555.SH)、海航投资(000616.SZ)及供销大集(000564.SZ)等A股上市公司以及CWT(0521.HK)、泰升集团(0687.HK)、海航科技投资(2086.HK)和中国顺客隆(0974.HK)等港股上市公司。

此外,海航还是凯撒旅游(000796.SZ)、海越能源(600387.SH)的第二大股东。海航此前曾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但因流动性紧张,海航被动或主动失去了控制权。(详见:《海航系债务危机难解 旗下上市公司连续易主》)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主业上市公司海航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海南国资委,但过去海航集团与上市公司存在违规资金输送。海航集团债务危机爆发后,海航控股已与其进行了资金和风险隔离。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锋曾在2019年底表示,海航在过去一年配合相关单位摸清了家底,形成了化解海航流动性风险的整体方案,同时坚决处置资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他称:“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

但事与愿违,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航空业整体受到打击,困境中挣扎的海航还能坚持多久令外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