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炒股意愿上武汉位列第一,股市能否持续领涨防疫之战?

真没想到的是,实体经济很慌,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波澜不惊。不仅A股,连资金进出自由的港股,也是连连上涨,涨得不知所措。实体经济和股市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实体经济是不是放大了对疫情的恐惧,我们是不是杞人忧天?是不是股票市场反应了更理性的预期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个难以解释的反常现象。
从2月3日(周一)股市开盘起,在百度上搜索“股票开户”的数量激增。请看下图根据百度大数据制作的搜索指数。一般经验表明,股市上涨才会带来股民开户意愿增加。反常的是,我们观察到的此次增长在开市暴跌8%的当天就启动,并非随着此后股市的上涨而逐渐展开。开户,似乎是受灾情困扰的民众“蓄谋已久”的意图。
图片
想知道股票怎么开户的人在开市当天激增,而且是翻了5倍
更加难以解释的是,在经济、社会生活暂停的武汉,在大家认为保命是最大需求的武汉,搜索“股票开户”的人,在过去的7天,竟然全国排名第一!在过去的30天,全国排名第二。而在正常情况下,武汉作为二线城市,大部分关键字搜索的排名在全国城市排名中都很难前五名。排在前五的基本上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
图片
在炒股意愿上,武汉奇怪地位列第一
那么,有人要问,这个百度搜索指数是不是靠谱呢?
我们来看一下,“口罩”这个关键词搜索是怎么同步实时反映疫情的发展的(下图)。
图片
武汉、上海、合肥三城市的“口罩”搜索指数(对数刻度)
可以看到,武汉在去年12月31日就有一次搜索“口罩”大飙升,而后逐渐回落到1月8日的正常水平。这个时间点和疫情的发展非常契合:12月31日卫健委专家组到武汉,而后大家放松了警惕。然后,武汉在1月17日对“口罩”的搜索再度飙升,而此时,上海还没有反应,直到19日开始,上海对“口罩”的搜索也飙升。作为对比的内陆城市合肥,整体反应比上海还滞后一天。
这说明搜索指标确实可以反映人们搜索行为背后的需求。事发地反应最为迅猛,上海等一线城市滞后,但是比内陆二线城市有信息优势。
回到武汉“股票开户”搜索全国第一这个问题,其背后逻辑可能有几个:
武汉人自救行为,实体经济不开工,找新的赚钱机会;
受疫情影响,经济压力大,希望从股市获利;
没事干,把炒股当困难中的精神调剂,类似打麻将娱乐;
资金暂时闲置,实业用不上,先放股市;
认为疫情很快会过去,看好股市;
其他。
前四个逻辑,说明了股市的“虚拟性经济属性”。股市是和实体经济“挂钩”的“虚拟”市场,实体和虚拟的跷跷板疫情导致虚拟经济大发展,包括网上视频、网上游戏在内,都在疫情期间增长迅速,炒股意愿的增加和这个有点类似。
而我们从研究金融市场规律的角度看,更关心的是第五个逻辑,到底是不是大家一致认为疫情会很快过去,以致于看好股市?
“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这句话在国内已经行不通很多年,难道这次真的对了吗?
图片
我们可以看另外的一些微观数据。
以一家实际餐饮连锁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例。该公司2018年总收入169亿元,员工成本50亿元,占比29.6%,原材料和耗材占比40.9%。假设受疫情影响,最多损失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员工在停工或开工不足的时候只拿正常情况60%的薪资,损失春节备货的存货4.57亿元。其他开支按比例减少。根据这个假设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它的利润将几乎下降100%,从盈利16.9亿变成只盈利1300万。事实上,它原来的净利润率仅9.7%。
图片
疫情对一家上市餐饮企业的潜在极端影响(单位:百万人民币)
那么,在金融市场上,一家公司突然没了一年的净利润,对它的股价会是什么影响呢?
这要区分两种情况:
第一、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没有变化,仅仅是一次性影响,还是;
第二、持续盈利能力受到了影响。
如果是情况一,根据简单的市盈率估值模型,20倍市盈率代表公司的股价是公司20年的净利润总和,少了1年的净利润,还有19年的总和,也就是股价下跌5%。
注意,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结论。短期价格受情绪影响,会波动比较大。
上面那家餐饮上市公司成长性非常高,市场本来给的市盈率是80倍,这样看,疫情对股价的冲击更小。截至18日收盘,这家公司股价比疫情前跌了10%,是不是还有继续反弹的空间呢?
事实上,我们看美国股市,在埃博拉肆虐和美国大飓风发生的时候,股市的调整幅度并不大。包括日本福岛地震导致的核泄漏,那么大的灾难,日经指数当月下跌8.18%,而且是从下跌20%中快速反弹回来的。
图片
2011年3月日本股指在核泄漏后反弹超10%,然后盘整较长时间
如果是情况二,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以后大家在外面聚餐吃火锅的比例大幅下降,以至于公司一直翻不了身,那问题就大了。
与此相对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下跌幅度(60%以上)远超核辐射的跌幅,因为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的基本面。
所以,我们需要挖地三尺不停追问的是:疫情会带来哪些根本性变化,会不会伤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与竞争力,会不会改变人们的习惯,会不会改变社会和经济的根本性方面。
从另一方面看,很多人看好疫情带来的机遇,但这些机遇也许是昙花一现。比如,在线办公。在线办公领域的竞争中,小公司没有太多机会,钉钉和企业微信等早已经布局良久。
可以看到下图中,“钉钉”和“企业微信”的百度搜索量远大于“在线办公”的搜索量,其他在线办公公司通过什么关键词引导能在互联网上占据比钉钉和企业微信更大的曝光度呢?他们的获客成本会极其巨大。
图片
小公司可能很难抓住在线办公的机会
也许2个月过去后经济完全回归常态,没有任何变化,如同做了一个噩梦。这固然好,但也许这个判断过于乐观,导致我们对糟糕的情况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经济统计数据没有公布,难以有说服力的证据。
那么,是不是可以用搜索大数据,寻找类似“口罩”这样的关键词,寻找到某些先行指标的证据呢?
有一些。
比如,从细分领域看,“打印机”和“网课”的搜索量暴增,这与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打印作业的行为改变密切相关,打印机才会卖断货。而另外比较有趣的是“化妆的正确步骤”的搜索量下降严重,女性在家化妆给谁看呢。
图片
女性三大行为改变:不化妆、打印作业、上网课
再比如,看宏观一点的情况。虽然“裁员补偿标准”的搜索量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并不大,而与此同时,并没有看到大量涌现针对“贷款”的搜索。这或许表明,企业主在做最坏的准备,但形势的发展还没有紧急到大面积的中小微企业需要借钱的程度。
作为总结,股市是虚拟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可以无视实体经济的短期困难,一根网线、一个手机就能参与。
毕竟金融是虚拟,可以短暂脱离实体,而实体经济一天都不能脱离实体环境本身。虚拟最终要回归实体。只有经济数据表现出真的没有受伤的确凿证据,金融市场才能获得长期免疫力,持续领涨。所以,在这个战略决战阶段,要防止潜伏期、防止倒春寒。
作者简介:冀田,领复资本创始人、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家庭投资和家族办公室》一书作者、风险投资人、金融市场专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