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动”A股:市场后劲来自哪里?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述红在疫情风暴面前,所有事物都被推着前行,包括A股。

但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当时多绝望,灾难终归会结束,其映射在A股里的影响同样如此。从因为疫情推迟开市,到与疫情相关的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再到领跌,以及如今市场普涨,医药生物股也回归正常走势。A股仅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

如今(截至2月20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万亿大关,上证指数重返3000点,创业板指也屡创新高,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疫情并未太多影响到市场原有的主线行情。

那接下来A股的后劲在哪?

谁在大举买入

截至2月20日收盘,沪指已重新站上3030点,深成指报11509点,创业板指报2186点。如果从春节后A股开市至今算起。同时,上证综指虽经历较大波动,但涨幅仅有1.8%,而创业板指涨幅则达到13.44%。分行业看,计算机板块以14.49%的涨幅领涨,电子、农林牧渔、电气设备、通信等板块涨幅也超过10%,采掘、建筑装饰、钢铁和银行板块出现微跌。

具体来看,在春节后A股开市首周的情绪宣泄期,反弹先锋主要由医药生物股担任,该板块首周涨幅达5.98%,子版块医疗器械和医疗商业涨幅更为猛烈,涨幅均超过10%;其次为计算机和传媒板块。采掘、房地产、建筑装饰鹤岗跌板块等则处于领跌态势,跌幅均超过6%。

开市第二周,仅有纺织服装和医药生物两个板块下跌,其余26个申万行业板块全部上涨,其中,医药生物板块则以3.58%的跌幅领跌全行业,而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林牧渔、房地产等此前超跌的板块紧追而上,涨幅均超过7%。

开市第三周(截至2月20日的前四个交易日),A股出现普涨状态,28个申万行业无一下跌,电子、国防军工、休闲服务、非银金融等板块开始领涨,涨幅分别达11.44%、10.9%、9.18%、8.6%。

从开市前三周的市场投资来看,市场已经从恐慌性下跌步入良好走势,计算机、传媒、电气设备等板块持续上扬。节后开市至今,A股市场成交量达10.54万亿股,成交额达12.33万亿元,达到去年5月份以来的峰值。如此高的流动性,谁在主导?

华东一位中型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节后首周主要是外资机构大幅买入,后面国内的诸多机构投资者紧接着就进来了。

陆股通数据显示,外资机构在节后首周大幅净买入300亿元,是首周抄底的最显性力量。尽管外资机构在A股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节前场内机构仓位已经较高,但节后A股市场反弹过程中持续放量,这表明大量场外资金在疫情冲击A股导致市场大跌的情况下加速入市。”

但如此巨大的成交量,显然少不了境内投资者的大规模参与。Wind数据显示,以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为代表的境内长线资金在节后大幅加大了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同时,众多公募基金管理人也以自有资金大量申购偏股型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春节后A股市场持续放量与以往的熊市缩量反弹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境内主流投资机构的大幅加仓,并非维稳要求下的被动之举,而是自身的主动选择。”

这些资金为何如此急切?上述人士分析,疫情给股票市场带来的总体性冲击往往是一次性的,任何危机带来的恐慌性抛售,都是积极买入的良机。

但在市场恐慌的情况下,价值回归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并不是每一次价值显现,都会伴随增量资金的大幅入场。因此,仅靠价值这一个因素,可能还无法解释此次疫情中A股市场反弹的速度和强度。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2019年8月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汇率“破七”,A股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但当时市场给投资者带来的最佳买入时间不超过一周。同样,此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最优买入时机,很可能不超过两周。因此,此次疫情带来的市场震荡,不仅没有把机构投资者吓退,反而吸引了大量稳定的长线配置资金加速入场,成为了市场走势的‘试金石’。”重阳投资称。

“我们有理由大胆假设,一旦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此次震荡可能成为A股市场新一轮中级行情的起点。”重阳投资表示。

后劲在哪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市场产生了冲击。但受访的专业投资者均表示,流动性才是A股短期行情的立身之本。

“市场终究要回归对盈利受损的反应。”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称。

同时,从长期来看,疫情并不改变市场的原本运行规律与原有走势,仅会对少部分受疫情直接影响的行业产生一定压制。真正决定行情走势的,是疫情之后所对应的财政、货币等刺激政策。

目前,全国各地企业正逐步复工复产,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也逐步出炉。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不少地方银行加大了普惠金融力度。

在重阳投资看来,这有利于对冲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从风险偏好角度也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对政策的预期。结构上来看,加大调节力度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信用环境边际改善的空间更大,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优质成长股将更有可能产生超额收益。

同时,鉴于目前创业板屡创新高,融通基金经理蔡志伟认为,我们或正踏上创业板历史上第二轮牛途。他表示,这一结论是基于宏观环境、流动性、监管政策,和创业板盈利水平、估值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改善的基础上得出的。

蔡志伟分析,2019 年以来,全球政策已经转向了宽松,美联储连续降息;国内货币政策同样转向宽松,央行连续四次降准,社融在2019年底触底回升,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破 3%,预计2020 年仍将会降息降准。事实上,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利于风险资产上升,而创业板历史上第一轮牛市也是在2012年降息周期启动后到来。“本轮创业板的牛市或已经开启,预计市场将在创业板的带领下大概率保持强势,即使后市有阶段性回调,预计幅度不大。”

他同时认为,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目前表现突出,并不是偶然的事件。“与餐饮、旅游、院线等板块相比,疫情下科技以及新消费反而是受益的,科技成长是贯穿全年的主线,同时短期内受疫情的影响较小甚至受益于疫情,而传统消费板块显著受损,因此科技成长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魏凤春更看好汽车、传媒、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等板块在短期内的态势。星石投资则认为,5G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药生物等板块风格占优仍将延续。一方面,这些行业随着市场情绪改善,会快速迎来修复。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短期来看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而在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更进一步的逆周期调节将是大概率事件。“在政策宽松的情况下,科技成长股的弹性更大,将更加受益于加大力度的宽松政策。”

从成长股过去的市场走势来看,其在2016-2018年的三年中持续下跌、跑输市场,而大批高杠杆、高质押率的企业在2017-2019年三年的去杠杆中已经出局。前述私募人士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成长股在经历了去杠杆的洗礼后,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去杠杆和经济下行导致的信用收缩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那些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优质成长股也将因此受益,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依然看好大部分蓝筹股的吸引力,因为悲观看法压制了部分行业优秀公司的估值水平,这或许正是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中长期基本面趋势向上的优质企业,应该在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时候买入。这种看似保守的策略,虽然短期爆发力不一定强,但从中长期来看,可持续性更强,往往能获得更佳的风险收益比。”

综合来看,他认为三类板块后劲较大:一是部分传统行业里,受担忧经济增长拖累,估值受到压制的优质企业;二是部分经营和运营效率能够持续改善的行业,市场担忧价格竞争,估值处在合理水平下方的优质企业;三是部分商业模式优异,长期前景广阔,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防范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把企业周期性盈利向好,误看成是趋势性的长期成长;二是对中长期有潜力的企业,给予过高的估值水平,透支了潜在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