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1零增长遇见A股重回3000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非常时期的金融市场怎么样?数据来说话,尽管冰火两重天。

2020年2月20日,央行公布1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M1(狭义货币)零增长,创30年新低;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8.4%。

春节与疫情因素“共振”之下,反映企业内生经济活力的M1同比增长0%;但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

“平时M1同比增速确实与经济活跃度密切相关,但春节前后例外,1月M1零增长主要是因为企业发放工资、奖金,以及居民提现等原因,属于M1的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为了现金M0或者居民存款M2。”2月20日,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经济观察网。

这一天,中国央行亦如期“降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月份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前期为4.15%;下降10个BP;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75%,前期为4.8%,下降5个BP。

市场解读,央妈此次下调LPR引导市场和贷款利率下行,旨在支持企业复工,保持市场流动性。

当日,A股三大股指闻风顺势上行。沪指收盘上涨1.84%,重新站上3000点,报收3030.15点;深证成指报收11509.09点(涨幅2.43%);创业板指报收2186.74点(涨幅2.21%)。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相关分析认为,LPR降息从三个角度利好股市:缓解企业财务负担;有助于刺激需求,提振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提振风险偏好。就历史经验来看,据国信证券研究,A股在央行启动降息后的1个月、3个月内涨跌概率参半。

资本市场另一个不容小觑的提振因素是“充裕的流动性”。

与之相关,2020年首个工作日,央行即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逾8000亿;包括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即自2月3日算起,两周多时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流动性达3万亿元,尽管同期有不少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回笼,可予对冲。

而2020开年来释放的流动性,不管是计入M1 ,还是M2 ,或存在直接或间接助推A股市场的可能。那么,重回3000点的A股下一步走势如何呢?

M1零增长 创30年新低

似乎冰火两重天的,不只是社融规模与M1之增速 ;还有M1与A股之迥异表现。

潘向东不认为,春节前后的1月M1零增长昭示经济活跃度低迷;因属于M1的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为了现金M0或者居民存款M2。

不可否认,2020年春节在1月24日,这之前,因发薪及奖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此外,因为疫情,居民取现需求和现金支付急剧降低;包括疫情期间的到期定期存款大都自动延期等,或囿于这些叠加因素的影响,M1的增长骤然失速。但也有观点称M1零增长即意味着经济活力式微。

Choice数据显示,M1同比增长自1989年9月为-0.83%后,其增速一直保持在0%以上。此次M1增速为0%,创30年新低。

“M1面临负增长风险,M1在0点多停摆一日,意味更多企业在资金生死线上多挣扎一日。”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称。

其逻辑是,在商品房销售暂停、企业延迟复工、建筑工地停工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暂停将使得资金瘀滞,M1搁浅。根据测算2月下旬二产实际产能复工率或仅在30%-50%之间,结合三产的复工节奏更为滞缓。而对比之下,去年同期一季度M1正迎来直线上行的“小阳春”,即便后续伴随二产赶工、基建加码M1得以复苏,上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在M1面临负增长风险,中小企业(尤其是消费行业)面临现金流中断的压力下,维持社融增速稳定,为企业留住融资窗口,对于保住经济有生力量有着重要意义。”张瑜认为。

事实上,1月金融数据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不仅新增社融5.07万亿同比多增,居民企业长贷也双双创历史新高。但在张瑜看来,热闹是春节前的,疫情的冲击基本来不及显现。集中反映疫情影响和政策对冲效果的2月将更值得关注。预计在低基数与疫情防控的货币政策下,社融增速虽然面临下行但压力有限。但真正反映企业经济活力的M1或将继续在0%附近停摆。

这是因为,低基数效应:2019年2月新增社融近1万亿左右,为当前的社融增速营造了低基数环境;其次是疫情防控下信贷的支持: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银行系统向疫情相关企业投放了大额贷款。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月14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超过5370亿元。

潘向东告诉经济观察网,1月信贷超出预期,但M2增速回落的原因是,非标同比少增。社融超出预期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债券同比多发,这部分是不创造M2的。不管如何,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不管是从PMI还是信贷、社融数据来看,1月的经济形势都是比较好的,有短期企稳的可能性。但是1月末之后疫情的冲击加大,疫情将影响2月及之后的金融数据。

在财信研究院副院长、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看来,M1零增长,一方面反映经济活力较弱,另一方面与春节错月有关,去年春节在2月份,今年在1月,导致今年1月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减少。他告诉经济观察网,2月份将充分反映疫情的影响,信贷的结构性特征应该更为明显,央行为了抗疫,定点对疫情相关的地方重点企业投放了流动性,但其他企业的信贷情况如何则无从评估。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1月信贷增长超出预期原因有二:各银行项目储备较为充足,年初信贷投放积极性较高;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传播时各行各业基本进入春节假期,假期前的信贷投放规模基本奠定本月增量基础,因此疫情对1月的金融数据影响相对小,主要影响将从2月开始体现。

他说,从新增信贷结构上看,1月企业部门贷款较上月和去年同期都有所改善,居民部门贷款较上月和去年同期都有所回落,人民币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就企业部门而言,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600亿元。从增量结构上看,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都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说明在逆周期调控政策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的增量又分别高于企业短期贷款的相应增量,说明金融机构按照监管要求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企、制造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

“就居民部门而言,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341亿元。居民贷款增量结构中,短期贷款减少114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91亿元,中长期贷款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667亿元和522亿元,说明年初房地产市场回暖,居民购房需求有所上升。”温彬称。

而春节与疫情因素之外,一边是M1零增长,一边是A股“战疫”成绩单靓丽,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换言之,钱(M0和企业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会不会去A股?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说,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进行证券交易的保证金是计入M2中的准货币,不在M1中;而卖出证券回来的钱,如果回到结算户,则进入M1。“A股上涨推手可能还是因为‘水’多。”但M1总量上影响程度应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释放的大额流动性,以及春节后的现金回流,均推高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使得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资金价格亦一度连续下降。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经济修复前,货币大概率继续宽松,降息降准与流动性充裕带来的利率下行窗口还没有关闭,资金利率维持稳定或向下的概率远高于向上的风险。此外,货币政策宽松即使在疫情控制后,预计还有一定的延续性,杠杆套息的风险相对可控。

中金公司研报则提出,此轮货币宽松至少会维持至7-8月份。

而流动性宽裕背景下的A股,自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受重挫之后,持续反弹。相关统计显示,2月20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达10684.26亿元,创2019年3月8日后,近一年新高。截至目前,较春节前,沪深两市市值合计增长2.84万亿元。沪市市值增长9900.97亿元,深市市值增长1.85万亿元。

但也有观点认为,市值是股价乘以股数。一种股票只需少数股票交易,如果推动股价上涨,整个股票市值就会随之大幅上涨。所以,股票市值大增2.8万亿元,不代表一定有大量资金进入股市。

不过,就1月新增信贷结构来说,如潘向东所言,1月经济形势呈短期企稳之势;就此角度看,A股向好有其内在动力。但疫情之下,业界共识是,接踵而至的2月金融数据之表现或不甚乐观。不考虑实际经济修复状况,某种程度上,届时A股如何表现,其大概率也受货币政策宽松与否的影响。

货币政策宽松之惑

货币政策怎么走?不妨从中国央行最新发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寻找答案。

加码逆周期调控,维持流动性充裕!该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到科学稳健进行逆周期调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广义货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略高于GDP名义增速,以避免经济的负向循环。

据此,张瑜预计货币政策未来一季度定向降准可期,通过定向降准,一方面可为银行补充资金支持小微贷款投放(对比当前的信贷投放重点还在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另一方面可配合财政发力做好流动性支持。此外,LPR仍留有10BP左右降息空间,将进一步刺激信贷增长。

在伍超明看来,基于基本面的判断,叠加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同时,报告强调货币政策要“增强调控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其中“主动性”为首次提及,也暗含了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

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上讲究科学稳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报告指出,现阶段,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是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着力点。前两者略高于后者,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也有助于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表明,逆周期调节加码并不意味“大水漫灌”,货币政策将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其边际宽松也会灵活适度。如2019年三季度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意外冲击,央行也仅分两次小步幅下调MLF利率5BP、10BP,OMO利率亦同步幅下调。

包括2月20日的5年期LPR降息5个BP,亦显示央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试图避免传递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信号。

因此,伍超明预计,下一阶段,国内货币政策仍以结构性为主。央行将继续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根据经济基本面的需要,或继续定向降准。但仍不排除小步幅继续全面降息,尤其是在二季度。货币政策重点将由短期资金供给转向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缓解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修复实体增长。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依旧不可松懈,需加大对相关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不过,结构性就业压力明显,政策宽松周期或拉长。“预计未来,货币财政政策对稳定就业大局均将多加‘照顾’,这也决定了国内货币适度宽松的周期或应有所拉长。”伍超明认为。

而“疫情冲击下,反映经济活力的M1仍将停摆在0%附近。”张瑜认为。

“结合测算,后续为帮助经济从疫情中恢复,财政方面为实施补贴、贴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或还需增支减收2180-7230亿元。财政端支出持续发力,货币端逆周期调控加强,有利于支撑M2增速平稳运行。”张瑜称。

或许,当创30年新低的M1零增长遇见A股重回3000点时,把握好结构性行情与结构性宏观政策方向,才是投资者真正可预见的市场契机,而非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