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论文揭示穿山甲样本携冠状病毒,专家:不一定是新冠

专家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如何传播,这个链条现在还缺乏有效证据。“比如现在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蝙蝠如何将病毒传染给穿山甲之类的动物,穿山甲又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由《红星深度》授权腾讯新闻独家发布,未经腾讯公司许可,不得转载。

2月18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未经同行评议)发表论文《中国南方马来穿山甲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为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动物宿主提供了最新证据。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管轶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预印版论文的研究对象显示为: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的(肺,肠,血液)等43个组织样品。以及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一批12只穿山甲的19个样品。高通量测序显示,这43个样本中有6个(两个肺,两个肠,一个肺肠混合物,一个血液)存在冠状病毒。

而研究人员对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另一批穿山甲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qPCR检测。发现12只穿山甲的19个样本(九个肠组织,十个肺组织)中,有3个肺组织样本呈冠状病毒阳性。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也重新检测了他们在3月的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5份存档的穿山甲样品(2份皮肤组织,1份未知组织,1份鳞片),这些样本中同样发现了冠状病毒。

这些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相似率在85.5%—92.4%之间,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代表了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之一(GD/P1L和GD/P2S)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而在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也公布了研究成果: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管轶团队研究对象明确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且品种为马来穿山甲。

2017年8月-2018年1月部分穿山甲救护和死亡剖检病变的图片——穿山甲人工喂食和输液

而红星新闻查询发现,据媒体此前报道,2017年8月17日,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接收了被钦州海警查获的34只马来亚穿山甲,其中有32只活体,但2个月后陆续发病和衰竭死亡。广西林业局网站刊登文章就此说明,2017年“8·17”批次马来穿山甲全部死亡的致死原因已明确,该批次穿山甲移送到中心进行救护时已携带有疾病,经采样送国内相关机构检测,检测出感染了犬型细小病毒,在救护期间疾病发作等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知名穿山甲专家、温州肯恩大学教授朱绍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免疫力相关基因缺陷,穿山甲本身免疫力低,而穿山甲在走私过程中,由于环境糟糕,很容易受感染。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负责人苏菲则呼吁,针对穿山甲的非法交易必须要遏制。

2月21日,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发布相关《说明》,回应管轶论文涉及到的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一事。

广西林业局野生动植保护处副处长张振球则表示,论文中提到的广西2017年8月-2018年1月执法查获的18只马来穿山甲中采集的43份样本,和“8·17”批次没有关系。

专家:

穿山甲体内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仍存在差异

管轶团队的最新论文揭示,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

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表示,这次公布的数据显示,很早就在穿山甲体内发现了类似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同)的病毒。他认为,此次管轶团队公布关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动物宿主的证据比之前华南农大公布的更为详细。

病毒要如何突破物种屏障传染上人?该科研工作者认为,病毒有可能在穿山甲体内发生突变,然后传染给人;或者从穿山甲传播到其它野生动物,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突变,然后传染给人。

但曾长期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疫苗学以及人兽共患病防治方面研究,也曾主持过多项广东省非典攻关专项课题和香港横向合作项目课题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认为,尽管数据显示穿山甲体内的冠状病毒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同源性比较高,但还是存在差异,尚不能得出穿山甲就是新冠病毒潜在宿主,或者中间宿主的结论。

他解释,一个动物源性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给人类, 首先要跨宿主。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如何传播,这个链条现在还缺乏有效证据。

“比如现在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蝙蝠如何将病毒传染给穿山甲之类的动物,穿山甲又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陆家海说。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病毒的基因序列,随着宿主不同可能会发生变异,但通过基因序列寻找宿主是做初步分析的一个方式。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可能是蝙蝠,对中间宿主的研究提到竹鼠、果子狸等。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穿山甲专家组委员吴诗宝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身上带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情况很常见,而一种动物作为病毒宿主而言,它往往是没有症状的。现在怀疑新冠病毒源头来自蝙蝠,由蝙蝠把病毒传给穿山甲,再由穿山甲传给人,都是跨物种传播,不容易。在穿山甲身上检测到的病毒,有可能来自其它动物感染,穿山甲不一定天生就带毒。说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还需更多证据。

走私穿山甲曾因感染高致病性病毒死亡

广西林业局称属动物间高致病性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管轶团队研究对象明确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且品种为马来穿山甲。

2017年8月-2018年1月部分穿山甲救护和死亡剖检病变的图片——发病的穿山甲(肠道出血)和采血检测

根据媒体此前公开报道,2017年8月17日,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接收了被钦州海警查获的34只马来穿山甲,其中有32只活体,但2个月后陆续发病和衰竭死亡。

2018年3月20日,环保组织中国绿发会曾就此事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1、申请穿山甲目前的生存状况;

2、申请穿山甲死体及其鳞片的处理情况;

3、申请穿山甲死体的死亡原因。

2018年3月29日,中国绿发会收到原广西林业厅(现林业局,下同)复函(桂林函〔2018〕286号),其中表述:“经权威机构检验,发现走私入境的穿山甲大多带有高致病病毒(包括该批次穿山甲),因人为造成其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据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报道,2018年8月6日,原广西林业厅对媒体回应称,相关携带高致病病毒的穿山甲冻体样本,正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对方尚未出具检测报告,“待条件成熟,将主动予以公开”。

2018年8月10日,原广西林业厅印发一份答复函件,称由于病毒对穿山甲的致病机理、危害程度等还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所还未提供检验报告,故无法提供相关信息。

2020年2月8日,广西林业局网站刊登《还原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穿山甲有关真相》文章称,2017年“8·17”批次马来穿山甲全部死亡的致死原因已很明确,该批次穿山甲移送到中心进行救护时已携带有疾病,经中心采样送国内相关机构检测,检测出感染了犬型细小病毒,在救护期间疾病发作等多种原因导致死亡。从动物疫病防控角度出发,中心将该病毒列为对马来穿山甲产生疾病危害的高致性病毒,属于动物间高致病性病毒,并不是公众所理解的导致人兽共患的高致病性病毒。

这篇文章还写道,细小病毒是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两者毫不相干。虽然华南农大等单位发布了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99%相似,并明确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但并不能说明中心收容救护的穿山甲就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也与救护中心“8·17”批次马来穿山甲检测出高致病性病毒犬型细小病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更与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完全扯不上关系。

对于穿山甲携带病毒是否传染的过往情况,吴诗宝说:“穿山甲我们接触很多,到目前为止也没被感染过,国内外也没有听说过人被穿山甲感染的情况。”

专家:

由于免疫力相关基因缺陷,穿山甲本身免疫力低

朱绍和介绍,马来穿山甲主要来自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它们是夜行性动物,喜欢爬树。食物以白蚁为主。

但穿山甲这一物种本身免疫力较低。朱绍和介绍,他的团队之前测序和分析了全球首个穿山甲全基因组,发现穿山甲失去很重要的免疫力相关的基因(干扰素epsilon基因)。这基因表达在皮肤和一些器官如肺和胃上皮细胞,主要为身体和器官提供第一道防线,阻止微生物进入身体。该基因功能的失去可能导致穿山甲免疫力低。

尤其是穿山甲在走私过程中,环境很糟糕,如被囚禁在尼龙袋里,装在狭小的空间里,长时间缺水缺食处于应激饥饿状态。被灌入石灰粉、泥沙、玉米糊、高岭土等异物,可能使免疫力恶化,很容易被感染,被病毒感染也不出奇

“它们是否自然病毒宿主,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 朱绍和这样说。

2019年4月,《广州日报》曾报道,21只穿山甲走私入境时被查获,由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组织开展救护。20多天来16只穿山甲陆续死亡,多数出现肺炎症状。

根据报道,当时参与救护的工作人员曾表示,出现肺炎症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温变化激烈,加上空间狭小,让穿山甲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二是走私分子在交易过程中为了获得高价,往往在交易的时候给穿山甲浇灌冷水,让其出现应激反应,给人生猛的假象。其实穿山甲最喜欢27度左右的温度,浇灌冷水让其容易得肺炎。

“穿山甲感染肺炎的情况多,是不是感染冠状病毒引起的,现在还说不清楚。肺炎可能由其他病源微生物引起肺部感染。”吴诗宝说。

朱绍和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造成穿山甲肺部感染的不一定是病毒,其他细菌也可以导致穿山甲肺炎。“走私过程的环境也很重要。穿山甲压力很大,免疫力更低,如果其他动物有带病毒,很容易感染穿山甲。”

环保组织:

穿山甲活体走私主要来自周边东南亚国家

不管穿山甲是否最终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针对穿山甲的非法交易需要遏制。

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负责人苏菲告诉红星新闻,全球共有8个穿山甲种类,分别为马来穿山甲、中华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白腹穿山甲、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长尾/黑腹穿山甲,4个在亚洲,4个在非洲,现在都面临灭绝的威胁。

据她介绍,我国的活体穿山甲走私主要来自周边几个东南亚国家,主要集中于广西入境。而走私的穿山甲鳞片主要来自非洲。

“而在穿山甲的捕捉、走私、贩卖、加工过程中,原本野生环境下的动物,人类突然把它关起来,增加了人和它之间接触的可能性,对人类也充满了风险。”苏菲说。

苏菲介绍,穿山甲肉在野味市场上的价格是一斤1500元,一只穿山甲大概有五到六斤。在走私的时候,受利润驱使,走私者会选个头大的穿山甲,一只价格达1万元以上。

过去几年,苏菲和同事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穿山甲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三十年前,穿山甲在有些省份一个省有十多万只,现在穿山甲在整个中国最多剩下三位数了。”苏菲说。去年,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国家与林业草原局正拟定将穿山甲级别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到一级。

2月21日,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在广西林业局官方网站刊登《关于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公布广西查获的马来穿山甲携带与2019-nCoV相关的冠状病毒的说明》,回应管轶论文涉及到的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一事。

回应称,论文中提到的样本是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中心(下称救护中心)当时多批次接收的马来穿山甲因肺炎、肠炎等原因死亡而采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海关、边防等部门截获的非法进境的野生动物应当就近交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检疫。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被查获的野生动物移交救护中心时,因没有国家颁布的检疫规程和标准,相关部门未跟进检疫。救护中心为履行野生动物的救护及疫病监测职责,对这些救护时已受伤、患病、甚至是奄奄一息的马来穿山甲进行体检救治,并根据临床症状采样与相关的科研合作单位进行病原体检测研究。

回应还提到,论文提到的马来穿山甲样本与网上炒作的“8·17”批次马来穿山甲为不同批次的个体,但救护的时间有所重合,救护中心送检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些穿山甲是否被“8·17”批次所感染。

“8·17”批次马来穿山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便和脱水症状,剖检主要为出血性肠炎,送检样本检测结果为细小病毒,与犬型细小病毒同源性极高,并与犬型细小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高度吻合。合作单位在“8·17”批次马来穿山甲及论文所提到的穿山甲中均大比例检出犬型细小病毒(非必须报告的疫病)。据论文作者反映,他们将余下的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在样本中发现多种病毒,比如冠状病毒、仙台病毒、轮状病毒等。因为冠状病毒在很多动物都存在有,在样本里出现频率仅有1/4左右,且跟SARS等具有传染人的冠状病毒相似度不高,另外当时广东省救护中心发表的穿山家宏基因组也发现冠状病毒,因此作者尚未弄清楚相关病毒是否有传染性,故没有与救护中心对接,救护中心没有掌握相关情况。

回应还表示,据了解,2019年12月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论文作者经过与网上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所检测的病毒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85-88%,并在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发表研究论文。

广西林业局野生动植保护处副处长张振球告诉红星新闻,在近些年查获的穿山甲中,“8·17”批次马来穿山甲比较特殊,因为全部死了,一只都没活下来。由于这批穿山甲没有被救活,相关单位被质疑没有履行好救护的职责。

他表示,2月18日,香港大学管轶教授及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中提到的广西2017年8月-2018年1月执法查获的18只马来穿山甲中采集的43份样本,和“8·17”批次没有关系。

红星新闻注意到,2月8日发布的《还原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穿山甲有关真相》一文中提到,已关注到互联网上个别人和组织再次炒作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中心救护的2017年“8·17”批次马来穿山甲全部死亡有关问题。

张振球介绍,2016年以前,查获的穿山甲很难救活,因为都是外来种,现在慢慢地救活成功率能达到40%左右。

“其实不仅是穿山甲,很多野生动物都有冠状病毒。但致不致病、对人类有没有影响都不一定。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探知还是太少了。”张振球说。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张炎良

图据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