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辆车 应该看重什么?

原来买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车型比较少,预算多少钱基本就决定了买哪几辆车,然后在这几辆中选一个就OK。但现在不一样了,车型多,有道是“多则惑少则明”,俗话说就是容易挑花眼。

不知道怎么选,那就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吧。但现实情况是,汽车媒体大咖推荐了看多了也蒙圈,即便是同一辆车,媒体大咖们的评价有时候也会大相径庭。凡此种种吧,买车这个简单的事情变成一个技术活儿。

由于自己在汽车圈子,所以对选车越来越难还是有一些体会的——毕竟有时候也有亲戚朋友打电话问买车的事情。但在我看来,推荐什么车不重要,掌握他的心理最重要。比如,他说,A和B哪个更好。你完全可以反问,你觉得哪个好。他会说,A好一些。那你完全就可以说:喜欢哪个买哪个。

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是不负责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尊重和成人之美也很重要。如今,汽车行业竞争都这么厉害了,技术也都差不太多,喜欢哪个买哪个基本上不会太大问题。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需要你仔细品的。前段时间,刚刚出崇文门地铁站过马路,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大哥想买个SUV,问我途观好还是探岳好。

我瞬间就意识到,他大哥大概率是“不买日系车“系列。于是我反问:你大哥是不是不买日本车。他有些意外地回答:是是是,你怎么知道。我略微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途观探岳喜欢哪个买哪个,买最喜欢的!他愉快地说:好咧,多谢啊!

试想,如果我说,途观中保研碰撞倒数第二,还是考虑考虑荣放啥的吧,如果预算够还能买个省油的混动。毫无疑问,我的理性和热情反倒给人家添堵了,倒不如说,喜欢哪个买哪个。上汽大众帕萨特碰撞那么不堪,但喜欢帕萨特的人依然会认为,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

当然,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花钱要精打细算,更要明智。老百姓买汽车也算个房产之外的“大件”,选车更理性一点,选车的观念更客观一点,没什么不好。比如说,就有妹纸在抖音上说:放弃了帕拉梅拉、奔驰S、7系,最后选择了20万上路的长安。Ps:希望这是真的。

选车千万条,但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应该看重哪些,或者说应该看重因素的关键顺序是什么?为了让接下来的说辞显得更有说服力,我们先来看看国外都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已经在车轮上生活了一百多年的美国人来说,选择一辆车其实没有什么太多需要纠结的。毕竟,对于一个正常的美国工薪阶层而言,购买一辆不错的汽车,也只不过是其几个月的工资而已。大不了,卖掉再买一辆新的就是了。不得不说的是,美国人在汽车的这个方面,试错成本的确是要比我们低得多。

所以,美国人对于如何选择一辆汽车的因素,也就变得理性了很多。一般来说,一份J.D Power的年度质量报告,以及美国的消费者报告里展示的车辆耐用程度排名,是决定买哪款车的第一个步骤。毕竟,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修车的人工成本是极高的。然后,每年的IIHS所公布的TSP顶级安全车认证,也会实打实的为美国的汽车消费者降低一大批的税费。

当然,这其中决定美国人购买意愿的另一个关键,还包括车辆的长途行驶性能以及空间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美国消费者的选车要素——钱不是问题,便宜就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内被看做高格调的大众以及欧洲车,在美国很难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至于日本就更简单了,普通老百姓选车往往只考虑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有没有税费的优惠,按照日本市场的定义,不同级别的车型会被定义不同的征税额度。最便宜的当然是K-Car,然后紧随其后的是牌照发放“5”字头的小型车,再然后才是普通的车型。第二,则是这辆车是不是在日本政府颁发的“低排出力车”里,因为这同样决定了后期的税费和使用成本。第三,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这辆车的实用性如何。

于是,行走在日本街头,看到的最多的永远是方盒子一样的小车,而且不好看的还占据了大多数,不过在这些小车里面,则是大有一番乾坤。和美国市场一样,日本市场对于汽车的诉求,也同样以实用性和低成本的运行为主。事实上,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都是这么个节奏,所以在欧洲的街道上,破破烂烂的老车占了多数。

而这种理性的消费趋势,对于才刚刚经历了二十年左右汽车生活的中国消费者而言,还有些遥远。好看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左右内部空间以及其他因素成为选车的第一要素的。当然,还有就是品牌,品牌的溢价在中国市场同样受用,所以近年来以奔驰、宝马和奥迪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开始了一轮以前驱平台车型为主的市场拓展过程。

不过,从中国汽车市场客观环境以及消费者理念现状看,选择一款车所要看重的因素的优先级的确需要认真对待。

品牌的溢价固然不能够成为左右购车选择的关键,但是品牌的口碑是可以作为选车的指导意见的。用时髦的话来讲,一个品牌口碑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好的品牌口碑对于日常的用车生活而言,必然会带来更多使用上的便利。这种便利性一般体现在质量稳定性、维修的便利程度、长时间使用的成本以及后期的保值率上。

举个例子,在十几年前大众品牌所建立的品牌口碑,是基于捷达以及桑塔纳两款车型教科书级的维修便利性和维修成本上的。而这种品牌口碑也在随后支撑了大众品牌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没错,对于彼时的捷达和桑塔纳而言,一个撞坏一个后视镜,十五块就能搞定。这事放在现在任何一款车上,都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说,丰田以及本田系列的车型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所积累下来的日系车质量好的口碑,也直接让这两个品牌的二手车保值率常年位居二手车市场的榜首。相较于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最能够说明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此前我们有过详细的论述,所以这里就不做展开。

讲真,相比于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品牌的口碑会更让人放心。于是这也让我不自主的想到了在去年成为历史的众泰汽车、君马汽车、北汽幻速等等这些品牌,现有用户以后的维修保养应该怎么办呢?二手车还能卖出去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不推荐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去购买豪华品牌的,尤其是那些大幅度优惠的豪华品牌。豪华品牌好的服务背后,后续的保养以及维修费用往往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而那些大幅度优惠的豪华品牌,也意味着在多年后出现在二手车市场上时,会有一个相当不堪的保值率。

比如说,奥迪A3和高尔夫7现在终端价格没有差太多,那么高尔夫就会比奥迪A3更适合推荐。当然,在这个级别的家用轿车里,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一直放在我推荐榜的首位的。而同样是二十来万,一辆沃尔沃S60的长时间使用成本,也是会远远高过丰田亚洲龙的。

当然,内部空间实用性是可以超越外观造型成为一个优先级的。说到这个问题,除了用日本本土的汽车作为例子之外,我还经常会讲到广汽传祺GS4。作为广汽传祺品牌的销量担当,广汽传祺GS4的造型有很大的问题——车壳子远远大于平台,所以车轮内收,整车姿态“下座”。

虽然广汽传祺一直在宣传这辆车的设计,但是它真的不好看。但是,一个更大的车身带来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车内的通透性呈现出了高一级别车型的既视感。于是,广汽传祺GS4的销量一直都不错。没错,相比于外观,一个更实用的空间,才应该是选车的关键。

最后,是排量。首先说明一点,排量大小这事,和油耗无关。大排量的车子上了高速不见得会比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车费油。

从驾驶质感的角度来看,我也非常赞同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所带来的那种从容感所带来的诱惑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车船税会成为大排量车车主的噩梦。以目前执行的标准来看,3.0L到3.5L车型的车船税,每年是3000块。而2.0L的车船税,仅仅为720。

总的来说,选车,没什么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自己、自己喜欢喜欢。买车大可不必像选择“另一半”那么谨慎,大不了,开两年不喜欢了就卖掉,再买喜欢的。所以,保值率还是要重点考虑的。

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