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版“小汤山”?

图片
本文摄影师无数次涉足废弃之境,在她的镜头下,你会看到一个仿佛“人类灭绝后的美国”;如果人死后会去殡仪馆,而在她的镜头下,你甚至会看到一座“死去的殡仪馆”又将去向何方;今天,她又去到了肺结核病人曾聚集过的废弃疗养院,这里的荒芜与冷僻,仿若非典过后的“小汤山”。那些被人类废弃后的领域,大自然慷慨且迫不及待地将其收回。在她的眼中,这种回归后的结果并不恐怖,而是广义的凄美、是一种难言的静谧与深邃,也是她所热爱。
撰文、摄影:然潘
“……肺结核仍然是全球十大致死疾病之一,2017年有1000万人得了肺结核,160万人因肺结核死掉……”
完成这次拍摄后,
当我收到来自同一个网友
再次发来“肺结核致死”的私信之后,
我把她拉黑了。
循着湿润且无人的小路,铁门紧锁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探索的废弃结核病医院。
2019年6月的某个清晨,太阳尚未升起,刚结束了一场小雨的铁青色天空中仍然乌云密布, 我和朋友徒步两小时终于抵达了这个陷落于密林深处、废弃近三十年的肺结核医院。
图片
眼看着另一场雨伴随夏日清晨的山风说来就来,我们赶快翻过铁栅栏,钻进那几栋外表层层剥落、看上去摇摇欲坠的砖红色肺结核病院楼。
这座占地近120公顷、共有15栋不同建筑的肺结核医院,建于1910年,选址在纽约州西部偏僻的“绿肺”区域。即使在医院全盛时期,此处周围也是森林密布,以期通过大自然清洁的空气来“浣洗”患者感染肺部,并提高人类自身的免疫力。
图片
‍疗养院以当年美国南方庄园为蓝本,除了正常的病房和病楼,其中最大的建筑为患者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共四层,每层均有开放式阳台,并配有爱奥尼克式立柱,目的在于能让患者处于较高处露天休息,这也是当年治疗该疾病的建议之一。由于医学的进步,肺结核不再需要如此耗时耗力的治疗方案,这座建筑于1991年彻底关闭,废弃至今。
图片
图片
我们抵达时,天花板层层脱落,地板只剩下支撑结构的地皮;当年最辉煌的活动中心也早已被青苔覆盖,外围的希腊风格立柱被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深深侵蚀;
图片
湖蓝色的穹顶一点一点烂掉,镶嵌于上的金色穹顶或许无法等到下一个十年便会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图片
关门大吉仅三十年,这片建筑除了陈旧的空气和老化的石棉之外,什么都没有。大自然已经开始回收失地:密布在建筑之间的植被,不断试图钻进房内的草籽和灌木,和寄居于建筑内部的小动物们,都在提醒我们,人类文明只是一个暂时的过渡,建筑一旦从社会中剥离,被自然吞没只是个时间问题。
图片
我在一道室外防火梯上狭路相逢了一只觅食刚刚结束、手捧不知什么果实、正小心翼翼上楼的小浣熊。当时它瞪着两只眼睛看我,似乎在判断我下一步是给它让路,还是继续往前走;只有三五秒,这个惊喜的会面最终结束于我试图拿相机打算拍下它,而它却丢下食物转身狂奔。
医院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呈圆形,走廊也都弯曲成一个奇怪的弧度。朋友给我科普,这类弯曲的走廊在上世纪初建成的医院中非常流行,一则这种弧度使得病床不可置于走廊之中;另外,由于这种弧度,从某个较高的建筑中可以一眼看到不同走廊是否有人,甚至可以站在走廊上看到多个病房内的情况,使监视和管理相对容易。
图片
当我把在此处拍摄的照片发在网上之后,虽然不少人惊叹于湖蓝色穹顶和金色彩绘玻璃的美貌,也有不少人在下面留言:
“肺结核是人类杀手,
我祝你不死于自己的好奇心”;
“小心肺结核病毒!”;
“如果你三个月还没开始咯血,
那你真是太幸运了!”;
“建议楼主赶紧去医院报到”等等留言......
图片
肺结核,这个号称“白色瘟疫”的死神,曾肆虐欧亚大陆几千年,直到1944年链霉素发明之前一直被视为绝症。欧洲的结核病是在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工厂工人大量集中,结核病可飞沫传播,所以在底层劳动人民之中迅速爆发,既而波及整个社会。
图片
晚期肺结核患者的X光胸片:双肺感染均以白色箭头标记,而空腔的形成则以黑色箭头标记。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发现之前,对付肺结核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大自然疗法:去到温暖或海拔略高的地带,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营养,以期提高自身免疫力。所以在当时,众多以治疗结核病为目的的“疗养院(sanatorium)”在全球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图片
但是这种间接疗法的治愈率还不到25%,死亡率很高;同时,这种疗养院往往耗资巨大,只有有钱有闲的贵族才能得到治疗,所以,这类近乎于荒唐可笑的治疗方案,虽在缺少肺结核有效治疗药物的19-20世纪享有盛誉,但也使肺结核一度成为人人自危的绝症。
图片
被肺结核摧残后的肺部插图
(图源维基百科,供图:Robert Carswell)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逐渐开始采用人工气胸、人工气腹、胸廓改形术等萎陷疗法,使得治愈率提高到40%,这个数字也不理想。
终于,1944年链霉素问世,接着,1949年对氨柳酸、1952年异烟肼、1965年利福平相继问世,使得治愈率提高到90%,开辟了肺结核治疗的新纪元。
图片
1940年美国预防结核病海报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到今天,肺结核早已不是绝症,卡介苗已普遍推广,即使没有注射卡介苗,大部分人通过治疗,很快便能痊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肺结核被标注为“可防可控”,世卫组织也将其标注为“可防可治”。然而,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仍将其定为和SARS和AIDS同等级别的乙类传染病,比它更严重的甲类传染病只有两种:鼠疫和霍乱。
图片
虽然结核病已经在人类的控制下呈下降趋势,但近些年又有重新回炉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耐药性患者的增加,2017年全球约有55.8万利福平耐药新发病例,其中有82%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同时,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头号杀手,在2017年因结核病去世的160万人中,有30万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另外,一些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发烧、盗汗或体重减轻等,较为轻微,一方面可能会延误就医,另一方面可能会传播给他人。
图片
电子显微照片的结核分枝杆菌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结核病的病原菌叫做结核分枝杆菌,无法通过无生命物体传播,粘附在空气尘埃中的结核菌可以保持传染性8-10天;依据环境不同,结核菌在体外可存活8个月到4、5年不等。虽然乍看上去这种病原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大,但从一所1960年开始就不再接收肺结核病患、1991年废弃至今的肺结核疗养院中,能感染上肺结核的想法,也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网上蜂拥而至的评论,我从一开始试图科普并贴上维基百科链接,到后来一笑置之,再到最后,看着那位不停私信并试图说服我的网友,实在是只好拉黑了之。
图片
而这所废弃的肺结核疗养院,虽然在废弃的三十年间,曾有许多基金会和志愿者试图或重建、或修复、或作为历史遗产保存,但这些抗争最后均以失败告终。2017年底纽约政府发表的一份11页的评估中提及,医院所占土地价值约88万美元,但建筑物的拆除耗资则需380万到1460万美元不等。如果新的业主想修复并重新使用此处,则需要大约1560万至1800万美元。
从此处回来之后, 和几个也曾去过这里的朋友聊天,大家无不感叹这个建筑群的巨大和美丽。但无论我们有多么希望看到此处被修复,这个曾经美轮美奂到令人瞠目结舌的肺结核医院都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即将在自然的侵吞之中逐层坍塌,而那个宛若旧日梦幻的湖蓝色穹顶和金色彩绘玻璃,也最终如泡如影,渐渐破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