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父女敲响“黎明的编钟声”:我们与中国人民在一起

图片
《黎明的编钟声》创作者尚·马龙先生在位于布鲁塞尔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郑治):近段时间,一首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创作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首歌曲的作者、比利时著名钢琴家尚·马龙先生以及他的女儿、歌曲的演唱者诺艾米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们表示,希望以此歌曲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与关爱,让中国人民知道:我们与你们在一起。
“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
这是尚·马龙先生在《黎明的编钟声》里的一段饱含深情的独白。今年67岁的尚·马龙出生在比利时韦尔维耶市,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家。
尚·马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新世纪伊始,对中国文化一直怀有深厚感情的他开始将音乐事业拓展到中国市场。现如今,尚·马龙已前往中国超过150次,已经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基本会话交流。
谈及创作这首歌曲的初衷,这位年近七旬的比利时老人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中国给予了我太多,中国非常欢迎我,中国人民喜欢钢琴家,喜欢我的音乐。在过去的二十年,我80%的音乐会都是在中国举行的,中国非常大,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我的朋友。我希望告诉中国的朋友们,我是和你们是在一起的,我在给你们加油,你们并不孤单。”
编钟,被誉为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乐器之一。尚·马龙创作的《黎明的编钟声》以编钟为主线,在后期视频制作时,还融入了黄鹤楼、樱花等武汉元素,处处体现出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这首带给人们希望与鼓舞的歌曲一经推出,立即在网络引发热议,不仅在中国的关注度高,也引起了比利时当地媒体的重视。尚·马龙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当地一家影响力颇大的报纸还将此消息刊登在了头版头条。他说,希望以音乐来消除比利时社会对中国的一些误解。“这也是我创作这首歌曲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发现在欧洲,包括在比利时,有一小部分人因为疫情开始害怕中国人,他们甚至不敢去中餐馆。我想用实际行动对此表示反对。”
图片
《黎明的编钟声》演唱者诺艾米
尚·马龙说,二十年间,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所有省份,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时常被中国人民的勤劳、坚韧与淳朴所感动。在中国遭遇疫情的关键时刻,他的心始终与中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每天,我都会问武汉的朋友,情况怎么样?大家的生活怎么样?情况好些了吗?现在似乎不错,虽然不能说已完全阻止病毒传播,但情况正在改善。”
对于歌曲可能产生的商业效益,尚·马龙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
“我不需要音乐出售或是播出所产生的任何收益,我说过,所有收益都将用于抗击疫情。”
在这首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歌曲中,尚·马龙担任钢琴演奏,并用中文进行朗诵,而歌曲的演唱者以其专业和深情的表演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即是尚·马龙先生的大女儿诺艾米。
事实上,诺艾米并不是职业歌手,她在布鲁塞尔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诺艾米告诉记者,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但父亲的耳濡目染让她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情感,她对中国人民当前遭受的困难感同身受。“我希望中国人民看到这首歌曲视频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关爱,能够在困难的处境中得到些许快乐,我希望传递出一种希望与鼓舞的信息,我想让中国人民知道,我们与你们在一起。”
在采访的最后,尚·马龙先生再次强调,以他对中国人民的了解,他坚信中国将很快战胜疫情,他正随时准备着第一时间返回中国。“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