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孙俪和海清神仙打架,都败给剧本的硬伤!

屡被诟病的国产职业剧,以“出一部扑一部、扑一部出一部”的英勇架势,屡败屡战。

黄轩、杨颖《创业时代》,3.7分,让程序员头秃。

靳东、蓝盈莹《精英律师》,5.3分,律师们表示:不不我们不这样。

黄轩的另一部《完美关系》,开画5.0分,公关们表示:这是对公关行业的侮辱。

长久以来,观众们依然习惯所谓“职业剧”,就是披着职业的外壳谈恋爱、撕X

既不专业,也不打算尊重专业。

然而近期的电视剧新动向,似乎是职业剧扎堆的模式。

《完美关系》刚刚开播,《我在北京等你》也即将上线,中间还有一部孙俪和罗晋的《安家》杀了出来。

论收视,孙俪是非常能打的收视女王。

论剧作,编剧六六曾经用《蜗居》《双面胶》等作品,撬动过超高的国民关注度、也戳中过几代人的集体痛点。

论原作,这是经典作品翻拍。

然而,目前网友的评价是“连抄都抄不对”。

一二集中,海清饰演孙俪的客户(看演员表应该是客串),同框飙戏。

两任实力派收视女王终于有机会在戏里神仙打架,内容应该很精彩很活久见了吧?

万万没想到,二人之间重头戏的剧情逻辑全是大坑,看了甚至让人想替角色报警。

一,重难点的错位。

剧中孙俪饰演一家房产公司空降的店长房似锦,上任第一天就雷厉风行扣员工们的工资,员工不服气,将手上一间房型特别差的房子推给了她,意思是“你行你上”。

孙俪饰演的这位新店长,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人肉搜索。

海清饰演的孕妇是一位“知名妇科专家”,夫妻二人都学历颇高但在大城市里却只能蜗居六十平的小房子,对此海清很不满意却也只能无奈。

为此她对房产中介的态度也很失望。

与其说她是对中介失望,不如说她是对自己买不起房子的现状失望,这种复杂的失望状态、恐怕很难被三言两语彻底抚平。

因此,海清饰演的角色对中介的态度也相当戒备,她虽然留下了电话但并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

而戏里的房产公司也有明文规定:不得打听客户工作内容等隐私。

结果呢?

房似锦手眼通天,通过客户留下的奶粉袋子、找到超市的销售专柜、从销售小妹那里得知了客户的职业和姓氏,又查出了她的工作单位。

这一段内容之所以围绕奶粉进行,显然是为了植入广告。

如何就能确认是哪家超市的专柜、售货员又为什么知晓顾客那么多信息等等逻辑上不通的地方,我们暂且不论:就让金主背这个锅。

我们只看剧中房似锦成功找到客户之后的内容。

夜班下班的海清,看见房中介的第一反应依旧是戒备,一种上海味的普通话:你们中介不好这样子的啊,堵人都堵到单位来了。

在中介致歉并表明来意之后,她也坦诚表示了“我对你们很失望”。

至此,海清这个角色的反应都是正常的,但接下来,剧作的逻辑线就开始崩坏了。

房中介说“您需要专业的帮助”,海清就着迷一般信任了她,纠结一夜小房子之后便请她来家里帮自己一起整理屋子。

请问,孙俪的角色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专业呢?

就说了一句:您需要卖掉现在的房子才可以买下一套。

这还需要“专业人员”特别指出?

一套房子首付几百万,手上有没有几百万会有人自己心里不知道?

拜托尊重一下常识和基本的智商好不好!

而且,房中介的信息如何得来的呢?她在未经客户许可(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查询了对方的资产状况。

正常人的反应,难道不应该是隐私被侵犯的愤怒吗?

既然不留真实姓名,那么意味着不信任和不愿意过度分享个人信息,这样的背景下被对方找上工作单位,下一步的打算应该是报警吧?

如果要表现这个中介的厉害,重点不应该放在她如何违背客户意愿、查出客户信息,首先剧中呈现的并不难(而且合理性存疑),其次这个角色是中介而不是侦探。

重点应该放在冒昧见面之后,如何打消对方的防备心理、如何化解对方的反感心态,如何逆转这种“失望”情绪。

对于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防备心理和不信任感很难消除。

如何解决这种不信任感、如何建立良性关系,才是很难、很核心的沟通能力,剧作不展示这个部分,反而枉顾常理让海清的角色直接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接下了对方的名片,在过了糟心一夜之后又打通了这个电话。

逻辑呢?常理呢?

“厉害”的力气用错了地方。

这还不是剧作最要命的地方,房似锦的“业务高光时刻”完全没有说服力。

二,专业能力的错位。

作为一部职业剧,展示女主角的业务能力自然是重中之重。

同事们卖了很久也卖不掉的这套房子,为什么到了房小姐手里就“没有我卖不掉的房子”呢?

划重点,她让装修公司装修了房子,甚至连家具都配好了。

这位女主角饰演的店长,不知为何能如此手眼通天,能提前预支收益装修开发商的房子。

就算她有这样的合理权限和可预知资金,这个做法也很难让下属心服口服。

理由非常简单:她靠的是高级别权限,而并非真实的能力。

如果一部所谓职业剧,最终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专业能力”,那多么叫人头秃。

当然,《安家》的优点也很明显。

至少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内容中,孙俪和罗晋的戏份重点不是谈恋爱,就是工作卖房子。

一直以来,职业剧最被批评的地方是:三成谈工作、七成谈恋爱。

太假太注水,戏份配比的“业务能力”和“情感纠葛”比重有问题。

目前《安家》已播的两集里,暂时没有这个戏份配比问题。

但是,虽然都是“职业戏份”,并不代表着内容就好看、就合格。

优秀的职场剧,内容应该扎实专业,至少应该尊重常识和基本逻辑。

能看出《安家》的努力和诚意,努力放弃所谓“光环”式塑造方法,努力打造一个全身上下大陆货但特别热爱工作也特别擅长工作的所谓“职场女性”。

但剧作的呈现方式,依旧让人觉得很冒犯智商,很假、很不合理。

从大方向上说,《安家》为孙俪、罗晋两位主角设定了工作理念的不同,落脚点比较细腻,比动辄谈几百亿谈CEO的剧作似乎更靠谱一些。

但从真正致命的“她到底哪里厉害”的重点展开方式来说,《安家》依旧叫人失望。

舒心结语

此前某电影节的颁奖礼上海清呼吁“多给40岁以上女演员一些机会”,或许问题不是她们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而是优秀的成熟的剧作本身就非常罕见。

二十岁的小孩子过家家的偶像剧里,实习内容可以这样不合常理,霸道总裁可以大手一挥违反商业规律,毕竟目标观众想看的就是发糖而已;但所谓职场剧不是这样的:要有逻辑、要有常识,要合理、要成熟。

神转折铺垫了“好难好难别人都不行,只有她行”,那么展开她为什么行的部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剧作的品相;一言不合就乱解决或者观音兵、或者开外挂,真的不行。

玛丽苏傻白甜固然不是最好的答案,但优秀女演员们纠结这些“职场剧”,当真高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