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农产品滞销咋办?官方回应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2日电 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流通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就运输业复工复产情况、农产品滞销如何解决、促消费上有何困难等问题一一回应。
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来源:中国网
确诊病例存量正加速消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从数据可以看出,武汉、湖北其他地市、全国其他省份现有确诊病例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武汉从2月18日的峰值38020例持续降至2月21日的36680例;湖北其他地市从2月14日的峰值13886例持续降至2月21日的10967例;全国其他省份从2月11日的峰值9141例持续下降至2月21日的5637例。
米锋称,以上变化说明随着全国防控措施和救治力量的不断加强,特别是随着湖北内挖潜力以及全国对口医疗力量持续驰援,医疗救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确诊病例存量正在加速消化。
如何通过扩大进口满足口罩等物资需求?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截至2月20日,全国通过各种贸易方式,共进口了超过50亿元的医疗物资,其中口罩13.7亿只,防护服1553.3万件。
冼国义称,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及时指导各地商务部门切实为进口企业服务,加强沟通协调。根据各地抗击疫情的实际需要,扩大医疗物资进口。二是组织信息对接,发挥行业组织和进出口商会的作用。收集整理国外医疗物资供货商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各地商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进口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发挥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海外渠道丰富、信息面广、联动速度快的优势,迅速进口国内紧缺的医疗防护产品。截至2月20日,各综试区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累计进口口罩6500余万只,防护服110余万件。
冼国义还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及其会员中资企业身在海外、心系祖国。截至2月21日,已有68家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为国内抗击疫情捐赠物资或款项,主要包括910.55万个医用口罩、36.45万套防护服、1.91万副护目镜和218.52万双医用手套等紧缺医用物资以及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都已在第一时间运抵国内。
运输业复工情况如何?
交通运输部政研室主任吴春耕表示,近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投资项目的复工复产复运也在有序推进,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客运、物流方面,2月份的第二周,铁路装车数连续4天持续增长,船舶进出港数量也出现回升的迹象,快递业务量环比上周增长了1.1倍。21日,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达到1519.57万辆次,比上一日环比上升11.78%。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方面,截止到2月17日,除了疫情比较严重的湖北省以及因气候原因暂不具备复工条件的西北、东北9个省区以外,全国其他21个省(区、市)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公路、水路的重点工程项目复工率达到了15%。铁路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36%,民航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5%,预计到2月底3月初将实现较大范围的复工。
在企业生产运行方面,虽然在疫情当中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受影响比较严重,但前期对11854家公路水路运输企业进行调查显示,目前已经复工3550家,复工率约为30%,铁路、民航运输网络正常运行,快递业稳步恢复,中国邮政、顺丰和京东基本全部复工,其他的主要快递企业整体的复工率也达到66.7%。
吴春耕称,下周一,交通运输部还将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复工复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商贸流通业复工方面,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近期全国商贸流通业复工率不断上升,连锁超市开业率95%以上,大型品牌连锁快餐店开业率90%左右,连锁便利店开业率80%左右,全国80%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已开门营业,农贸市场、社区菜店、蔬菜市场等也在陆续恢复营业。
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裕
王斌介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裕,除了猪肉、牛肉价格有所上涨以外,其他品类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粮油价格保持稳定,禽蛋、蔬菜价格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比月底略有上涨,但同比涨幅依然较大。
王斌称,生猪生产连续四月回升,猪肉进口大幅增长,1月到2月上旬,上半月进口增长3.5倍。商务部近期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分两批投放了中央储备肉3.5万吨,后期还将继续组织投放,增加猪肉市场供应。
关于湖北市场的情况,王斌表示,湖北保障市场供应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比如它的淡水产品占了全国的14.5%,稻谷产量占9.3%,猪肉产量占6.2%,禽蛋、蔬菜都在5.5%左右。尽管现在受疫情影响市场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在各方努力之下,湖北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商贸流通企业,粮油肉类蔬菜的库存不断增加,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在做好冻肉运输的服务保障工作上,吴春耕说:“我们向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紧急运输任务指令,指导湖北省组织制定公铁接驳运输方案,调运8台40吨冷链运输车辆,由公路路政车辆全程护送,保障紧急调拨81个集装箱2012吨中央储备肉顺利运达武汉。”
农产品滞销怎么办?
王斌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企业停工、用工短缺、采收和运销不畅以及各地餐饮饭店、集体伙食单位需求下降等影响,多地局部出现农产品“卖难”的现象,多集中在不易储存的生鲜、果蔬、禽蛋等品种;“南菜北运”等需要长距离跨区域调运的农产品容易出现“卖难”问题;应季品种上市延迟和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叠加造成的滞销。
对此,商务部加强产销对接部署,动员各级商务部门协调做好市场应急保供和农产品销售;同时,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疫情发生以来,建立覆盖全国的50多家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日报跟踪监测制度,动员农批、零售、电商、物流企业共同参与;组织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开门营业,结合各地疫情防控的情况,有序组织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复工。据商务部监测,全国已有8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恢复经营。
促消费方面有哪些困难?
冼国义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外贸外资消费受到短期冲击,一些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困难,一些项目受阻,违约风险上升,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难度增加。这些困难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还是不小的。
他同时强调,也要看到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疫情过后,生产、消费都会恢复正常,一些企业还会补库存,个人会有恢复性甚至补偿性消费,疫情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也会加速发展。长远来看,中国消费稳定发展和持续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