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冒出80多项新冠肺炎疗法,炒作医药概念股有恃无恐?

图片
2月21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新药瑞德西韦目前正在武汉10家医院进行比较大规模临床试验,此项临床试验是双盲试验,目前尚未揭盲,还不知晓试验结果。
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制,徐南平称,最快的疫苗预计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
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有80多项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潜在治疗方法正在或将要进行临床试验,并且注册试验数目每天都在增长,全部有待获得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比较受关注的药物试验有瑞德西韦、血浆疗法、磷酸氯喹、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奥司他韦,还有此前炒作的双黄连和甘草酸二铵等。
这些药物和疗法中,既有新化学药物,也有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临床试验。
但是,目前所有这些药物和疗法的试验都面临一个困局——缺乏统一的框架和标准,相当无序,其中不仅涉及现代医学的证据、伦理问题,还涉及研究资源的效率问题。科学家们警告说,只有仔细进行的试验,才能确定那哪种措施有效。
按照国际权威的循证医学理论,要得出药物和治疗技术是否有效结论,必须按照标准的临床试验方案计划,做好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等步骤才能确定。
而眼下,WHO正在与中国科学家一道制定新冠肺炎治疗方案标准。如果目前中国的试验(每个试验多达600人)的设计没有严格的研究参数标准,例如对照组、随机分组和临床结果的评价标准,那么,80多项药物试验和治疗方案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世卫组织甚至在其官方网站回答“是否有特殊疗法防治新冠病毒”问题时指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特殊疗法被推荐用于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
多方权威消息也显示,目前还未针对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药,推荐药物也均处于试验、试用阶段,但是每次新的药物试验或治疗方案的调整,背后生产相关药物的上市公司股价就会“闻风而动”,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相关概念的话题,甚至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的投机渠道。
试用药搅动股市
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进入战“疫”状态, 2月3日,A股开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下,医药、医疗概念板块备受市场瞩目,中药、生物疫苗、基因测序、医疗器械、医用口罩、消毒剂等概念股轮番上涨。
近期,前期涨幅较大的防治疫情概念板块个股有所回落,但在举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下,只要医药医疗市场出现稍微的风吹草动,相关概念市场就成为热点。
图片
(医药商业板块近期走势)
1月31日深夜,多家媒体报道称,上海药 研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随即引发众人连夜抢购,相关概念股乘机炒作。
2月3日,A股鼠年开市第一天大跌近9%,超过3000个股跌停,而双黄连概念股太龙药业、哈药股份、人民同泰和珍宝岛等个股封板涨停。此后,专家纷纷辟谣,尚未有效证据证明双黄连具有相应疗效,随后A股市场双黄连概念股全线下跌。
据珍宝岛总经理陈海近期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疫情暴发后,复方芩兰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等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月4日,李兰娟院士团队宣布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生产相关产品的公司瑞康医药股价连续两个连板涨停,雅本化学更是随后连拉4个涨停,甚至部分上市公司立即重启相关产品的研发。
2月14日,新冠特免血浆对患者有效的消息公布后,血液制品类公司天坛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悉数涨停,血液制品指数涨4.96%。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于2月15日介绍称,经过遴选和初筛,选定了100个左右的药物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内活性实验。在此基础上,科研攻关组聚焦到少数几个药品,如磷酸氯喹、伦地西韦(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法维拉韦)等,先后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已临床应用70多年的抗疟疾药物磷酸氯喹瞬间成为市场炒作的新宠。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则在2月19日的发布会上则表示,磷酸氯喹还够不上特效药,但是它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药。
2月18日,国资委发布会透露,央企对抗疫药物“磷酸氯喹”加速生产储备,通用技术集团2月底前可生产出制剂产品,华润集团在现有氯喹相关产品库存32.5万盒基础上还在增加储备。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进一步表示,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正在抓紧恢复磷酸药物生产。
据统计国内有30多家医药公司生产磷酸氯喹相关药品,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精华制药、石药集团、众生药业等多只医药股此后两日强势上涨。
疫情投机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前期的药研机构自行透露的药品,还是已经被国家卫健委收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特效治疗效果,均是处在试用、试验甚至研发阶段,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临床上并未达到“药到病除”治疗特效,但只要传出有部分效果,二级市场甚至相关产业公司就会闻风而动。
以目前“网红”药物瑞德西韦为例,其对新冠病毒表现出任何临床活性尚不明确,但是已宣布“仿制”的药企已经不止一家,甚至生产该药中间体上市公司也快速公布利好。
2月11日晚间,博瑞医药 公告称,为响应国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号召,公司于近日成功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
2月14日,海南海药 发公告,已完成瑞德西韦原料药及制剂工艺的研发,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已进行瑞德西韦制剂的中试生产,可批量生产瑞德西韦50mg、100mg两种剂型。公司已经完成瑞德西韦制剂的第一批生产,并具备年产350万支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永太科技得知吉利德公司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做正式公告,于2月3日直接在“互动易”平台称“公司有涉及生产武汉新冠肺炎相关的药物及中间体”,“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吉利德等企业,公司正在积极与下游客户洽谈合作”。受此影响,公司股票涨停,而永太科技2月3日晚间才发公告。
图片
2月5日,永太科技在“互动易”平台称“研究发现吉利德科学在研药物瑞德西韦与公司现有产品链契合度高”,“公司已收到吉利德关于相关抗病毒药物高级中间体业务询盘”。当日永太科技股价涨停,又是在晚间才发布上述公告。
仅是还没有正式开展的合作,两次提前透露消息,2月3日至2月7日,永太科技股价已创下连续5个涨停。因为提前泄露消息时间早于公告披露时间,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深交所中小板公司于2月20日对永太科技发出监管函,责令其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更让市场诧异的是,跟医疗、医药没有任何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借疫情之际,伸手医疗医药耗材市场。
主营电站空冷系统和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机械行业上市公司首航高科2月9日晚间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首航洁能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首航医疗,将优先生产目前市场急需的口罩,以缓解国内病毒防护所需。
图片
就在同日,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华纺股份披露公告,自筹资金1000万元拟生产医用口罩及防护服,建设周期3个月,预计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8000万元。
卫生纸上市公司中顺洁柔也宣布子公司拟采购5条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生产能力约为35万片/日,预计2月底前形成产能。投产后,云浮中顺将视需求继续增加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至200万片/日左右。
在上述的上市公司公告中,全力助力抗“疫”成为共同的理由,但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针对异动的市场个股,中信证券研究员向中国新闻周刊提示,谨防疫情概念下的炒作投机行情。
2月14日,上交所发布沪市监管概况称,近期,部分涉及药物研发、防疫物资、云办公、在线教育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出现一定异动。就此,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公司监管部门,针对性强化了相应的信息披露监管。
2月16日,上交所再次称,严密关注二级市场波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对濒临退市公司的风险因素予以重点关注,对疫情防控概念股炒作等类型化问题进行密切跟踪,对股票质押等可能影响市场整体运行的风险进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