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物流受限、需求疲软,地炼企业急寻“止损点”

“我们的原油加工量下降了。一方面是由于产品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跨省物流限制,导致销售区域有限,以前产品可以卖到西北,现在只能在省内销售,而且省内跨市之间的物流效率也慢了。”日前,在谈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时,山东某地炼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由于物流中断、出行减少等原因,导致成品油等终端需求降低,炼化行业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又以地方炼化企业为甚。

(文丨本报记者李玲)

开工率降至五年来新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直言,油气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是炼化企业。“我国炼油行业近几年来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疫情导致需求侧的减少,对炼油厂的开工率造成了很大影响。据我们调查,主营炼化企业一季度的开工率可能下降20%左右,地方炼厂的开工率更低,可能下降了一半以上。”

来自隆众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独立炼厂中,8成炼厂有降低原油加工量的操作,常减压开工率由1月初的70%以上持续下滑至2月中旬的不足40%,创5年来新低。与此同时,炼厂库存压力逐渐增大,其中汽油库存平均上涨41%,柴油库存平均上涨34%。部分炼厂被迫选择临时停工或提前检修,通过降负减产控制库存。

“由于市场需求疲软,炼厂当前库存比较高,消化不了就不具备高开工率的条件。”隆众资讯分析师丁旭说,“库容快装不下产品了,不得不降低产量。”

另一方面,销量减少也给炼化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市场销售量减弱,产品库存增加,整个现金流就减少了。虽然降了开工率,但之前按照正常开工率购买的原料还源源不断地到货,也得付款,资金占用就更多了。”上述山东某地炼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

多方助力渡难关

随着抗疫取得积极进展,各地企业也开始陆续复工复产,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推动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已成企业当下的主题。新形势下,给炼化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炼厂也积极应对并主动作为。

“首先,我们会把一些工厂的库存转移到临近几个地方,把库容用好用满,提高库容的使用率。”上述山东某地炼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另外,我们也会主动跟当地政府协调,把困难报上去,政府会尽力帮助我们积极协调解决,比如物流问题等。”

除了企业主动出击外,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资讯机构、行业协会发出疫情对炼化行业、石油流通行业等影响的调研问卷,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看到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各地方政府也放宽了很多条件,给予一些财政、税收方面的补贴,并指示当地的银行对中小企业降低贷款利率,所以最近情况还是不错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称,“如果企业能正常开工,获得融资也不像去年那么困难。各方共同协调去应对,无论是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还是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都在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探寻新的市场需求

“整体来说需求肯定会慢慢好转,疫情过后应该会出现‘报复式’的增长,下游采购、消费肯定会集中起来,瞬间带来价格上的高峰,毕竟疫情只是短期突发性的事件。”丁旭表示。

郭焦锋对于疫情以来能源企业的表现给予赞赏。“企业一直都在尽力克服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讲,疫情对企业来说也算是一次考验,长远看,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也会产生一些正面效应。”

“在加速油气市场洗牌的大背景下,所有企业要深挖自身的长处,研究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管理办法,以创新作为引领,用更好、更精细的管理以及更高的技术水平,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抗风险能力。”郭焦锋补充说,“另外,可以考虑利用线上线下办公结合或者‘新零售’的方式来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线下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这可能是今后很多企业都会采取的方式。”

在庞广廉看来,市场总是属于善于寻找不同机会的人,企业应设法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及不同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通过发现化工产品应用的不同的场景和市场寻求商机,这都是机会。所以企业一定要坚定信心,善于发现市场的需求。”

“这次疫情过去之后,估计很多人会更加关注健康、卫生方面,这些多与化工产品相关。希望整个行业能更加优化产品结构,向更高端的领域进军、转型,这也是我们希望的一个方向。” 庞广廉说。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闫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