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趸大王”吴伯恩:开着玛莎拉蒂去运渔货,风水佬说这是我的命

▲ 独家视频——开着豪车去运渔货 “龙趸大王”细说两桶“发围金”
香港,深水埗,北河街新街市。
这是一个比整个快节奏的香港都要早起的地方,早上7点起,这里已经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各种水果、生鲜的摊贩已经纷纷开张,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买菜的人流交错,这一幕市井画风,让人看到了香港高楼大厦背角的另一面。
图片
▲ 位于北河街新街市的“龙趸大王”恩记 图/胡皓珺
当然,这个时段,也有人在优哉游哉地在茶餐厅,两夫妇“撑台脚”享受三文治+奶茶的早餐套餐,等到10点钟,才起身“埋单”然后走去旁边的铺头“恩记”,拉开前门大闸正式开始一天的营业。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有香港“龙趸大王”之称的吴伯恩。当完成了这个开工的“仪式”后,他笑着说:“其实现在已经不用我来拉闸啦,等我儿子来拉就好了!”没有想象中“劏鱼佬”的那种杀戮果断,也没有大老板的上位气势,吴伯恩平凡得像一个满面红光的街头大叔,一边“一眼关七”地做生意招呼路过客人,一边开始闲谈起了他的故事。
少年学武无心插柳
靠真功夫炼成“龙趸大王”
随着大闸拉开,“恩记”一天的营业正式开始。吴伯恩一家三口“夹手夹脚”,老婆从鱼缸中捞起一条大龙趸放上砧板,由吴伯恩亲自操刀,娴熟地劈开斩件,一刀下去干手净脚,不多时已经完成了整个宰杀过程,并将各部位分门别类地摆上摊位开始售卖。吴伯恩说:“在最旺的时候,‘恩记’一天足足要斩十条大鱼。如果遇到年底或者大时大节,附近一些平价酒楼订酒席,一摆就是几十围,老板要吃好鱼的话,那就更多了。”
图片
▲ 龙趸大王一家三口 图/胡皓珺
1977年,15岁的福建人吴伯恩举家来到香港,操一口闽南话的他远远称不上是一条“强龙”,却年轻气盛地一头扎进了鱼市场。回忆起当年岁月,吴伯恩说:“我记得初来到香港被本地人欺负,当时我才15岁,打是打不过,但是气势上不吃亏。挨了打回家就跟爸妈说,我要去武馆学武,当时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人受李小龙影响,武风甚浓,开了很多国术馆,自由搏击场,所以就去学了。(在武馆学过功夫)其实对宰鱼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龙趸的骨头很硬,要是没有功夫底子,硬要去剁开,很容易就会造成你的关节劳损,再者天天这样剁,机器都会坏,我现在快六十岁了,身体的骨骼都已经开始退化,手臂长期反复使用同一个动作发力,到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麻痹的现象,疼醒过来是常事。不过有失就有得,这些年来我在这行里做出了口碑,大家都叫我‘龙趸大王’,现在想吃龙趸的话,可以说是别无他选(都来光顾我)。”
开着玛莎拉蒂去鱼市场
用命试鱼换来“第一桶金”
眼见一切顺利,吴伯恩便开始了每日的第二步功课——到海鲜市场挑新到的海鱼。本以为此行是要去运货,会开一辆货车前往,没想到走到停车场的一刻,让人惊掉下巴——吴伯恩开去鱼市场的车,竟然是一辆豪车玛莎拉蒂!在市区上几个加速,拐上山路,过不多会就来到了著名的香港仔海鲜市场。吴伯恩停下车,在玛莎拉蒂的后座拿出一双水鞋换上,然后熟门熟路地走到了档摊前,跟各个档主闲聊起了当日的渔获。过程中几乎没有讨价还价,吴伯恩说:“大家都已经很熟了,这些档主都会给我最优惠的价钱,因为他们知道,我拿货是最多的,也最稳定。不过二十年前,可不是这样的……”
图片
▲ 驾驶玛莎拉蒂到鱼市场进货是吴伯恩的日常 图/胡皓珺
吴伯恩继续回忆道:“当时的我只是小本经营,那些渔船来到,我只能买到一些第二档或者再低一点的鱼。价钱也不便宜。直到1997年的时候才出现了转机,当时香港雪卡毒爆发(鱼类因大量摄食剧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的毒素,毒性非常强),鱼价一度跌了一半有多,其他人都不敢卖鱼了,我反倒觉得是个机会。当年有一个著名的海鲜酒楼连锁集团,平时都会去码头上收鱼,但担心雪卡毒,所以不敢进货。而我对鱼的习性足够了解,知道哪些鱼容易中毒,哪些鱼中毒可能性低,我就找上连锁集团的总厨,跟他说:我能不能在你的酒楼寄售海鲜?由我去挑鱼,然后在你的酒楼卖,出了事的话,我‘恩记’负全责!酒楼股东们一合计,这样买的鱼价格很便宜,而且由我负责给他们担了一部分的风险,所以就同意和我合作。结果我低价入货,再卖给海鲜酒楼,大赚了一笔。而且其他海鲜酒楼看到,也纷纷来找我合作,生意就越做越大。后来我干脆跟渔船的批发商说:横竖你的鱼现在卖不出去,就由我代卖,卖多少钱就跟你再算分成,你知道这些都是海鲜,卖不出去的话放在那里会死,那些批发商就血本无归,无奈之下,他们就接受了我的模式。这样一来,买卖双方都被我搞定了,没有竞争对手,价格由我来定,就这样,让我赚取了第一桶金。从那开始,我真正在香港鱼市场站稳了脚跟。”
不过俗语有云:“上得山多终遇虎,淹死都是会水人”,吴伯恩坦言,这样顶风卖鱼,他也中过招:“在雪卡毒最盛行的时候,我怕做坏自己的名头,一般都会在同一批渔获里先买一条,然后去做来吃,自己先尝尝有没有问题。结果试到一条很小的叫‘杉斑’的鱼,之前都好好的,结果那一批里边居然也带有雪卡毒!好在因为鱼很小,毒素不大,我的反应就是像重感冒一样,而且不能碰水,一碰水就像触了电一样,差点要了我半条命!等到毒性消退,也花了不少时间。后来我跟渔家聊天,才知道像这样的吃鱼后中毒是很常见的事,渔家们的应对方法不用吃药,用绿豆加点盐来煮汤,煮到绿豆开花,然后装瓶冷藏起来,当中毒时就可以用来解毒,连喝几天就好了。我用了渔家的这个办法,发现真的很灵,都不用去看医生了。再后来也试过几次,但最后都能逢凶化吉。”听吴伯恩轻描淡写地说起这些往事,只能让人感叹:“要赚大钱,一定要搵命搏!”
“龙趸大王”的第二桶金
香港人要在危机中寻找未来
干了海鲜这门生意快三十年,吴伯恩坦言,如今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回到铺头,他用实例说话:“以前我一天要杀七八条鱼来卖,现在都快中午了,才杀了三条。那些酒楼更惨,就算做什么特价也没用,都吸引不了人来吃。毕竟是大环境变化了,影响很大。好在我有做批发也有做零售,发现那些鱼有什么不对劲,比如开始游得慢了,感觉不太耐养的,我就赶紧通过零售卖掉,减低死亡率。卖得便宜点也能赚钱,维持毛利吧。现在市场环境不好,我就少入一点货,同时坚持薄利多销。但渔家则不一定买你的账,你买得不多的话,又想低价入货,确实很难,唯有自己多努力一点多跑几家,看看哪家渔家的货入得比较多,抓住他们要出货的心态,然后一定要带现金去买,对方急于收到现钱,就肯跟你交易了。”原来,开玛莎拉蒂去运货,另一层用意就在于此?
图片
▲ 吴伯恩在自家货车上看工人装卸买回的渔货 图/胡皓珺
生意虽然低迷,但该做还是要做,对此,吴伯恩用“有危就有机”来比喻:“我现在年纪大了,以前年轻时胆量很大,什么都敢做,比如2003年‘非典’来临,房价跌到最低50万,而且给三成首期15万就能买,只要胆子大去贷款,两个月就能凑够首期供房子了,那一年,我一口气就买了五间房子,赚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20年前我敢这样,现在就不敢了。其实香港一直都是这样,有危就有机,今年这样的环境,失业率一定上升,房子又会跌价,你敢‘上车’就是机会,但我就不敢了。现在我想把生意逐步交给儿子,自己和老婆到内地买大房子慢慢享福就好。”
“龙趸大王”谈家人
希望可以和妻子每天看夕阳
说到这里,吴伯恩看着身边的太太,眼神里满是深情:“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幸运的人,认识到我老婆,她是个很勤劳顾家的女人,因为她14岁就没了爸爸,家里很穷,所以她现在很珍惜每一分一毫,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先使未来钱。捱了那么久,也该到了享福的时候,现在儿子慢慢生性了,也懂得心疼我们,看到我们累了,会叫我们早点下班,他自己来收拾手尾。说真的,平时晨早去拿鱼,都只能看到日出,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夕阳,今天难得早点下班,才知道原来夕阳也是很美的。”说这番话的时候,吴伯恩的太太一直在腼腆地微笑,轻轻依靠在他的肩膀上,虽然带着辛劳大半天的疲惫,却蕴含着满足和愉悦。
图片
▲ 吴伯恩的太太娴熟地处理龙趸 图/胡皓珺
说到儿子吴明发,吴伯恩眼里露出老怀安慰的笑意:“现在我儿子和我一起工作,我给他48000一个月,还帮他供强积金,帮他交税,这钱足够他供房子和生活的。其实市面上请一个和他干差不多活的工人,三万多就可以了。不过毕竟是自家生意,走现金流的,还是自己人比较放心。”看着儿子在摊档上忙前忙后,吴伯恩悄声透露:“其实他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也有些不满意,比如上班经常不准时等等。不过这几年他为人父,慢慢开始生性,我也开始放心,将做生意的方法和秘诀一步一步教他。但说真的,我发现现在已经看不透年轻人的想法,所以要是和年轻人有什么意见不合,最好还是点到即止,免得吵起来伤了和气。像刚才来买鱼的那个大叔,他的儿子和他政见不合,很少回家吃饭,今天儿子回来,他还是来买贵价鱼回家做饭……”言语之中,流露出拳拳父母心。或许儿子不再承袭他“龙趸大王”的名头,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一家人能齐齐整整地为了一件事情奔忙,这个“龙趸大王”半生故事,真的很“香港”。
“龙趸大王”教你小知识
何谓龙趸?何谓石斑?
吃贵鱼也要知所以然!
在“恩记”吃到的新鲜龙趸,肉质非常的紧致弹牙,鲜美得不得了。让人感叹:“吃贵的鱼实在不同!”但要是人家问你,不同在哪里?恐怕你又未必答得出来了。作为“龙趸大王”,吴伯恩便详细介绍了龙趸和一般的石斑鱼的区别——
图片
▲ 吴伯恩到东龙岛鱼排进货 图/胡皓珺
石斑鱼和龙趸同为大型鱼类,重量可以达到几百斤一条,但两者还是有明显分别。石斑鱼的鳞片在外层,很容易就能用刀刮掉鳞片,而龙趸则被俗称为“两层皮”,外边还有一层胶质皮包着鱼鳞,起到自我保护作用。所以大家在挑鱼的时候就要留意,石斑鱼就是“鳞包皮”,龙趸就是“皮包鳞”。认准了这点,就不会挑错了。
图片
▲ “龙趸大王”手举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龙趸图/胡皓珺
吴伯恩还说道:“无论石斑鱼还是龙趸,野生的都贵很多,但野生的东西,迟早有一天要被你吃完了的。长远的做法,还是偏向养殖,那怎么区分野生和养殖的鱼呢?野生的鱼活动空间大,体内的脂肪偏少,血脂含量较低。养殖的鱼围在小空间里基本不怎么动,脂肪就多了,血脂含量高,也影响口感。要看鱼的血脂含量高不高,主要是看它的鱼鳃,就是鱼呼吸的部位,如果是野生的,你掀开一看,会发现颜色很浅;要是颜色是深紫色的,那就是养殖的了。”
“龙趸大王”采访花絮:
“龙趸大王”曾是古惑仔
忆当年“开片”大场面
正在吴伯恩入行的时候,当时的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还是未经整顿的旧街市,不像现在“干净企理”,暗流涌动下鱼龙混杂,吴伯恩回忆道:“当时北河街上都说:‘想在街市立足,一定要手瓜起展(一身腱子肉)’,而且很多都是黑帮成员,年轻时的我也曾误入歧途,混在帮会里边,当时入行,就是听人家说做海鲜生意好赚,自己根本没有经验,不仅没做过海鲜生意,就连生意也没做过,糊里糊涂就跟着师兄弟去了海鲜批发市场,然后就慢慢入了行。当时还有句话叫‘好仔不卖鱼’,现场争起生意来一言不合就会开打,而且是约上帮会兄弟打群架。随时一个电话‘Call马开片’。其中有一次是这样的,有些店跟熟客做生意,由于不止拿一样货,就会先在熟客看中的货上放上一块纸板,做个标记,表示他已经预留了,回头再过来拿。我初初入行不知规矩,没注意那块纸板,就直接拿起那批海货。后来那个熟客回来看到货没了,就到我的船上找到了我,一把抓着我胸口的衣服,然后我一拳过去打爆了他的眼角,最后双方互相找人助拳,我叫来的阵仗比他大,后来就不了了之,一起喝了茶讲和。这件事之后,鱼市场的人都知道了我不好惹。”
“龙趸大王”谈放生
一些东西是冥冥中注定的
相信大家都曾经看到过有人买鱼不为吃,只为放生积福的故事。在挑完鱼回程时,吴伯恩说起这些年来卖鱼放生的经历,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来我这里买鱼吃鱼的人,多数是那些干体力劳动活的,比如建筑,三行等,他们出了力,赚了钱,也就舍得吃了。反倒是那些做生意的,不一定吃很贵的鱼,经过最近的一系列风波之后,鱼的价格下降了,他们反倒多吃了(贵的鱼),而那些三行的人,因为开工少了,受到了影响,就少吃了,以往每个月他们都有聚餐,现在次数也少了。至于说放生,其实香港人是很特别的,无论好景坏景,有钱人一样很多,但是否买鱼放生,还是很讲心情。最近半年少了很多,可能是心情不好吧。”
关于放生,吴伯恩还有一些个人独特的经历,让他相信,一切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以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就听过一些老行家说过:体积太过庞大的鱼,都是在海底生长了很长时间,多多少少都会沾上一些灵气。我初时都是听了就算,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在‘做大节’(过大型节日)前,我收购了一条300多斤的大鱼,当时在宰杀之前,我事先已经放出了风声,也做足了宰大鱼前的风水仪式,这是这行业里流传下来的规矩:宰杀两三百斤的大鱼之前,要提前在店铺外边贴出红纸,说明什么时候将宰杀大鱼,提前通知并招揽客人。没想到那次就遇到了麻烦,鱼一买回来,孩子就发起了高烧,两日两夜一直不退。当时我和老婆合计了一下,不如将那条大鱼给放生了吧?不过那条大鱼买入价特别的贵,当时我的经济情况不允许白白的将它放生,否则将亏得血本无归。后来我们就想到求助于报馆,登报寻找有心人,说最近购得一条十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大龙趸,福泽深厚,看有没有善长仁翁,愿买下来放生做善事,必有福报。我记得这鱼买回来的价钱都有快两万块钱,当时我开的放生价32800,想着是‘好意头’,结果很快就有买主上门,没有讲价就给钱买下拿去放生。说来也邪门,鱼一放生,我儿子的烧就退了。我曾经也想过,为什么会这么邪门呢?就有点怕了,我就不敢再做大鱼的生意了,导致我那段时间的收入也一落千丈。”吴伯恩说道。
图片
▲ 闲暇时吴伯恩会在家中一线海景的茶室品茶 图/胡皓珺
本来吴伯恩想着不再做大鱼批发,若是如此,他也将无缘成为“龙趸大王”,但直到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佛教的得道高僧指点迷津,吴伯恩便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去找他:“我将发生的情况告诉了高僧,高僧问我:‘你什么时候出生的?’我就将我的生辰八字告诉了高僧。我是虎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出生,也就是鬼节当天。高僧跟我说:‘吴先生,你知道古代有刽子手这个职业吗?你这个时辰八字的命格,就是古代的刽子手托世,注定是吃这行饭的。不过你以后要记住一点,遇到体积过于庞大,或者长相十分奇怪的鱼,你就将它放生,那就没事了。继续做这个生意吧。’”从那以后的二十多年,吴伯恩继续卖大鱼,但当遇到特别大的鱼,或者长相奇怪,颜色不一般的鲜艳等等的鱼,他都会用之前那个办法,联系买主将它放生,此后都没有再出过事。如今他的儿子也顺顺利利长大,已经成家立业。杀生多年的吴伯恩,也一直在给自己累积福报,或许大师说得对,他真的就是上辈子注定要吃这碗饭的人。
“龙趸大王”谈儿子
浪子回头终让他看到退休希望
虽然现在儿子吴明发已经算是“很帮得手”,但原来在好几年前,他也曾让吴伯恩操碎了心。吴伯恩表示:“我儿子叫吴明发,为什么叫‘明发’呢,因为他的堂兄弟都是明字辈,而当时我还没发迹,还是比较穷,我在想,就算我不发,儿子也要发,所以就叫‘明发’。但其实很多孩子,不一定都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去长大去发展,我儿子也曾经让我很担心很失望。他年少的时候,读书一般,家里条件又不错,所以就无心向学,中学毕业后就出来工作。我想过开一家海鲜酒家,让他学管理,以后交给他打理,就不用像我杀鱼那么辛苦。结果到头来,他说不喜欢,令我很生气。后来还染上赌瘾,借了高利贷,最后要我去出面处理。唉,那段日子,真的很失望……”最后,吴伯恩帮儿子还清了赌债,并跟高利贷提出,让他们把他儿子拉进黑名单,若再借贷,一定不会再帮还。
图片
▲ 吴伯恩看儿子卸下运回的渔货图/胡皓珺
香港人最爱说一个词:“同理心”。而吴伯恩也明白知错能改的道理,他说:“我自己也加入过黑社会,但后来知道自己错了,还是走回正途,所以我没有苛责他,幸好这几年,他结了婚,当了爸爸,开始会想事情了,工作时也变得勤快。有时知道我们累了,还会主动要我们先回家,由他来收拾。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至于生意做得如何,那还要慢慢锻炼,这是社会大学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可能一下就懂,只能通过接触,慢慢学,我在旁边看,再慢慢提点他。到了我这个年纪,也快退休了,要给自己留后路。现在,终于是看到退休的希望。”
制片 | 苏颖欣
摄像 | 胡皓珺
邱一
剪辑 | 唐文钦
文字 | 潘文杰
配乐 | 陈志彤
公众号编辑 | 胡皓珺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为睇View公号原创内容
未经一休文化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