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汉ICU主任:我不是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的战士

2月23日,湖北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作客直播间的嘉宾,浙江援汉ICU主任在访谈中几度哽咽泪流。

这位主任在视频中提到,他上一次写周记还是30多年,最近在驰援武汉的经历中,他再次感触深刻主动提起笔写了一篇周记交给医院。

他哽咽着说,在电视上看到同行们在一线努力奋战的身影,他已经不禁放声大哭。

在直播中他也多次哽咽、泪流满面,他说:“其他的人可能会笑话,但是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种感受。”

视频中这位浙江援汉ICU主任叫李立斌,他是浙大二院外科重症医学科主任。2月14日临危受命驰援武汉战“疫”,任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ICU主任。

54岁的他,亲历过“非典”救治一线,也看过无数生离死别。但这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他看到战友累倒、看到生命离去、难掩伤痛。

节目中说到的这篇周记,是他在2月22日持续奋战一周后,用短暂的休息时间一气呵成的。在写这篇周记的时候,他一直留着泪,想到战友们时甚至放声大哭。

下面是他的周记全文:

一位援汉ICU主任的战“疫”日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总是泪流满面。

来汉已一周,前几天很忙,自己也不善文笔,向来很少写记录心情的东西。9天前,我们带着重任而来,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重症监护室(ICU)。在各方努力下,工作已逐渐走向有序、规范。今天,一个人在酒店的房间里,想来也应该写点什么了,也权当是一篇周记。上一篇周记,好像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

记得2月12号晚上11点半,医务部主任张秀来电,通知立刻赶到医院参会。我跟家人说,号角已吹响,战士要冲锋了。

来武汉前,李立斌把自己的头发理成了板寸便于打理

我是一个感情并不外露的人。在ICU工作的人,也早就看惯了生死。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段时间以来,我却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记得赴武汉前的有一天的晚上,在电视里,当我看到一名护士的脸上留下的深深的伤痕,看到医务人员已累得倒在地上的情景,虽然我也已年过半百,但我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那种心痛、难过的感觉,真的难以言喻。

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这个ICU,原是普通的骨科病房。在一天时间内,要完成硬件改造,组建好医护队伍,把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收治进来,医疗队的压力可想而知。担任ICU主任的我,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2月18号下午,病房打来电话,有两位危重症患者,原来是用无创通气的,但病情仍在恶化。我立刻赶往医院,决定予以紧急气管插管,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大家知道,气管插管时,患者气道开放,操作者距离患者最近,被感染的风险很大。

之前,我也多次向队长、常务副院长王伟林表态:“第一个插管我上。”这不是豪言壮语,说实话,作为一名从事重症医学专业25年的老兵,2003年就曾赴抗击“非典”第一线,我心里并不害怕,更何况我们医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防护。但作为病区主任,我必须以身作则。腰痛已有些时日,每次从病房出来,脱防护服时疼痛难忍。

那天,我进病房前吃了两片止痛片。晚上7点,回到酒店,已感到几分疲惫。这时,队长王伟林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和慰问。电话中,我听到了他哽咽的声音,也忍不住流下热泪。正像许多医务人员所说的,我不是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面对的挑战太多、未知太多。

这儿是战场,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种感受。我那苍白的文字,都不足以表达。最后,借用一句杜甫的诗句,为这篇周记收个尾,唯愿——“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李立斌

2020年2月22日

于武汉

李立斌(中 )戴着正压头套,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做气管插管

网友:没有人会笑话您!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医生,李立斌在直播中情难自已、数度哽咽,这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也许他人会笑话,但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种感受。”

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表示:没有人会笑话您,都是最崇高的敬意!

大/家/都/在/看

25日新增确诊病例406例,其中湖北新增401例

拉美首现确诊病例!巴西一男子核酸检测呈阳性

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若疫情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东京奥运或取消

(来源:共青团中央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湖北之声)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李兆彧

本期校对:牛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