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血战大同:多尔衮率5位王爷攻城,9个月没能拿下城池

之前有一部很狗血的清宫剧——《孝庄秘史》,“男猪脚”睿亲王多尔衮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汗位被皇太极抢,大玉儿也被皇太极抢,老妈子被皇太极逼死,皇位又被顺治“抢”,死后还被挖掘坟墓,差点被鞭尸了。此外,还有更狗血的一个剧情,多尔衮亲自带兵平定姜瓖之乱,结果在决斗中被一刀砍死,就此殒命沙场。当然,这些剧情基本不符合历史事实:没人抢他皇位,努尔哈赤也不喜欢他;本人体质很弱,不可能冲锋陷阵;结果死于狩猎途中,不是被姜瓖砍死。但是,多尔衮亲征姜瓖却符合历史事实,虽说没亲自操刀上阵,可他毕竟是带着5位王爷,3万八旗精锐攻击大同,结果打了9个月没能破城,后靠叛徒做内应才破城而入,然后玩“大同之屠”。

多尔衮携带阿济格、博洛、承硕塞、满达海、瓦克达等5位王爷,3万驻扎在北方的八旗劲旅与姜瓖交战,是以明朝一场激烈的城池保卫战为背景,是中原人民起来抗击满清暴政、掠夺之战斗。1644年2月,李自成率大军东征北京,在宁武关与周遇吉对砍,闯军被斩杀7万余人,周遇吉本人力战殉国。此时,大同镇总兵姜瓖看到闯军气势汹汹,于是上表请求投降,归顺闯王。李自成本想一刀杀了他,却因张天琳劝说而改变主意,放了姜瓖一条生路。如此,姜瓖对李自成怀恨在心。闯军惨败山海关后,姜瓖依靠旧部发动兵变,杀死张天琳,夺取了大同城,然后归顺清朝,并率军追杀李自成,在榆林一战中杀死闯军数千人。

姜瓖归顺清朝,是因为满清打着“为明复仇”之旗号,可谁知这只是满清的一块遮羞布而已,其真正目标就是要夺取中原,成为华夏新主人。如此,姜瓖日子就不好过了,虽说名义上是大同镇总兵,手握军权,但实际上就是光杆司令,没一兵一卒。话说满清也够狠,八旗兵马有限,打江山就交给“汉军”,自己享受胜利果实即可。为了搞定南方,清朝不但加重对大同人民之剥削,还强制推行“剃发政策”,敢违背者,格杀勿论。更狠的是,满清八旗子弟仗着自己是统治者之身份,公然在大同城内抢夺民女,俨然如同禽兽。姜瓖,毕竟是军人出身,还是大同总兵,怎能忍受此终屈辱呢?如此,他决定归顺南明永历政权,起来对清暴政,维护尊严。

1649年1月,多尔衮哥哥英亲王阿济格(很残暴)在大同抢夺民女,而且还是夺取新娘,在大婚之日抢夺,嚣张至极。听闻此事后,姜瓖痛哭失声,感觉尊严受到了无情的践踏,不由勃然大怒,发誓要让鞑子血债血偿。为此,姜瓖召集旧部,怒气冲冲杀向英王府,见人就砍;大同人民也加入其中,守卫英王府的所有八旗子弟不分老少,全部杀死。姜瓖带兵杀来,阿济吓坏了胆子,他不敢出来战斗,而是直接翻墙出逃,捡回了一条小命。接着,姜瓖把留在大同的满清官员及其家属全部杀死,正式宣布归顺大明,与清王朝作战。此事在清史上被称为“戊子之变”,也称“姜瓖之变”。此后,姜瓖带领明军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大同保卫战,期间屡次击败八旗劲旅,无法让其靠近城池。

闻知姜瓖发动起义,多尔衮立刻派阿济格率1万八旗精锐征讨,并携带40门红衣大炮。阿济格赳赳武夫一枚,来到大同后为了报仇,便强行攻城,结果被打回原型,八旗阵亡数百人。八旗人数少,经不起消耗,于是阿济格便用红衣大炮轰击城池,但姜瓖早已将其加固,城门也全部堵死,清军没能捞到多少好处。此时又是冬季,姜瓖让士兵每天用冷浇灌城墙,使之结冰,以此抵御火炮轰击。3月中旬,阿济格疏于防备,姜瓖派明军出城夜袭清军大营,斩杀数百人,焚毁帐篷无数。八旗作战失利,多尔衮恼羞成怒,于是调驻京八旗、关外留守八旗以及蒙古八旗,共2万兵马赶往大同;多尔衮本人则率博洛、承硕塞、满达海、瓦克达等王爷亲征。如此,大同前线清军3万人,多尔衮、阿济格、博洛、承硕塞、满达海、瓦克达等6位王爷到场,阵容非常强大。

3万八旗劲旅(清初绝对很厉害)在手,还有红衣大炮辅助,睿亲王多尔衮信心满满,发誓要一举攻破城池,宰了姜瓖,踏平大同。事实表明,没有汉军协助作战,八旗想要攻破坚固城池还是非常困难。多尔衮让八旗子弟在火炮掩护下携带云梯、吕公车攻城,可适逢阴雨天,道路泥泞,八旗兵马还未到达城下,笨重的吕公车就陷入了泥潭中。此时,姜瓖又从城上发炮还击,守护吕公车的八旗自己成了靶子,活活被打死。明军炮火猛烈,八旗子弟自然也不愿意吃亏,他们不顾主帅命令纷纷往后撤,如同战败的公鸡,垂头丧气。此外,姜瓖经常利用夜幕掩护,派出小股精锐出城袭扰清营,搞得多尔衮心神不宁,却也无可奈何。大同明军坚守,全国各地深受鼓舞,也纷纷起来抗清,却因没有统一指挥,结果各个被击破。

大同明军坚决抵抗,八旗屡次强攻都没奏效,还死伤不少兵丁,这对人口稀缺的满清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如此,多尔衮决定采取“长围策略”,在城外挖掘两道壕沟,并出兵攻取附近州县,截断大同内外联系。姜瓖虽勇猛,但大同毕竟是孤城,自然玩不起持久战;南明永历政权与之相隔甚远,就算有心出兵,也是无力相助。围城日久,城内粮草断绝,姜瓖下令宰杀战马、吃树皮,就是不接受清军劝降,非要一战到底。10月,守将杨振威等叛变,诛杀姜瓖及其兄弟,然后开城迎接清军,历经9个月的大同保卫战结束。清军入城后,“官吏兵民尽行诛之,隳其城睥睨五尺。”此为“大同之屠”,堪称残忍。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