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抗疫才唱罢,“茶水抑制病毒”又登场?

喝茶抗御病原微生物、抗癌和预防其他疾病的作用,与其他许多食物都差不多。若听到“茶水抑制新冠病毒”就去疯狂囤积茶叶,那很容易被收智商税。

▲浙江省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疾病预防控制”,宣布“茶水抑制新冠病毒”随后将文章删除。

文 |张田勘

2月26日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题为《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文章,称该中心研究人员卢亦愚、冯燕等专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日常的饮用茶水在细胞水平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随后,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回应称,由于文章中的数据还未经领导审批,因此删除该文章。后续有消息会发布在官方微信。

得出“茶叶抑制新冠病毒”的实验结果不足为奇

茶水能抑制新冠病毒,该结论如果有科学试验来支撑,那自然也经得起质疑。问题是,该如何理解这种抑制作用?换句话说,其抑制作用对人们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无效果?

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茶叶中的多种物质都有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现在试验得出抑制新冠病毒的结果也不足为奇。

宣扬“茶水抑制新冠病毒”的文章中,还提供了数量和浓度关系的分析。从数据来看,茶水处理组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增殖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万-10万倍,这只是细胞外的抑制作用,到了人体内是否还有这样的作用,现在并不知晓。而即便在人体内也能把新冠病毒的核酸增殖量降低1万-10万倍,它是否就能让人有效抵御病毒的感染,也需要试验才能获得。

当然,这类研究未必会以人为试验对象,以动物为试验对象也行。细胞外的试验结果当然可以做,也有意义,但后续的研究跟进才更有意义。那样才能得出可以指导实际行动的结论,如对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动物进行体内试验,观察茶水对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

如果条件许可,再进一步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看看茶水是否有抑制病毒的作用,是否能减轻症状。只有获得这样的结果,才能说明茶水在抗御新冠病肺炎上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即便动物和人体试验证明茶水具有抑制新冠病毒的作用,也还得明确,茶叶中的什么物质产生了抑制病毒的作用,如茶多酚、儿茶素,还是叶绿素、单宁酸,或者是共同起作用。

如果是能共同起作用,也有个剂量和浓度问题:正常人如果按普通的茶水浓度来喝茶,一天要喝多少杯、要喝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抑制新冠病毒的作用?

保持食物多样性更利于提高免疫力

现在还没有研究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有些例子可供参照。

西兰花是公认的“抗癌蔬菜”,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对西兰花的抑癌作用进行了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小鼠)试验,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

西兰花的抗癌作用虽有体外和动物试验作为证据,但要达到抑癌效果的剂量和浓度却非常之大。根据研究数据,一般人必须每天吃下6磅(相当于约2.7千克)的西蓝花才有抑癌效果。一天吃5.4斤西兰花,人们做得到吗?

目前还不知道,每天要喝多少茶水才能抑制新冠病毒,但可能不会比西兰花少。

更进一步说,喝茶抗御病原微生物、抗癌和预防其他疾病的作用,与其他许多食物都差不多,基本上半斤八两。眼下并没有更多实锤证明茶叶的抗病毒和抗癌作用比其他食物都好。

因此,不妨以平常心对待,该喝茶还是喝茶,用不着大量喝茶,更不必抢购茶叶。重要的是,要保持食物多样性,更利于提高免疫力。

连动物试验还没过,也没谈“剂量”,就抛出大而化之的“茶水能抑制病毒”结论,显然有失妥当。“抑制”跟“预防”或“治愈”是两个概念,抛出“抑制”说法前,显然有必要考虑到其潜在后果,避免产生误导,让人错把茶水当药物。

鉴于此,疫情当前,科研人员在下很多结论前,宜慎之又慎,有些结论等有了实锤再抛出也不迟。

“前有双黄连,现有喝茶水”,若贸然宣布尚未得到科学验证的结果,既难言严肃与审慎,也容易消解科研机构的公信力。“专家的嘴,公众的腿”,科学话语当缜密,这点真的不能不慎。

□张田勘(专栏作者)

编辑:陈静 实习生:张晓雨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