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何要反?你看他身边的同事,司马昭:不反才是奇怪!

三国时期,从来没有一个人像魏延这样,在历史上引起非常大的争议。孙权说他是个没有诸葛亮在,便会祸乱国家的小人;而北魏李苗则说,看到他的想法,就觉得诸葛亮的所有计谋都平平无奇,唯一相对中立的陈寿则说他最后的“反贼”结局,都是咎由自取。
图片
魏延,长沙郡一战,带着自己的部曲和朋友黄忠归顺刘备。在刘备眼里,他备受重用,汉中一战胜利后,所有人都觉得守汉中的会是张飞,甚至张飞都觉得自己当仁不让。是刘备力排众人意见,将他破格提拔,不仅让他当上镇远将军,还封他为汉中太守,成为一方重地行政兼军事长官。
图片
当然,他也不辜负刘备的期待,即便是对上曹魏最有经验的张郃,也能将汉中守了下来。他的这一切风光时刻,直到刘备死在白帝城,刘禅继位以后,便开始慢慢结束。首先他被从汉中调出来,被诸葛亮带去北伐。然而第一次北伐,两人的意见便不同,在子午谷的适合,魏延向诸葛亮请求给他五千兵马,效仿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奇袭曹魏的都城长安。尽管这个契计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大胆而又巧妙的,但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以风险过高的理由拒绝,并一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图片
因为两人之间的军事策略不同,导致魏延忍不住嘀咕诸葛亮过于胆小。不过真正上了战场,他又冲在最前面,非常勇猛,诸葛亮也不在意他的小意见。魏延的脾气是真的非常不好,没有什么人愿意跟他交朋友。尤其是杨仪和他关系最为不好,他甚至用动作威胁要杀了杨仪。诸葛亮临死之前,将自己的继承人集团进入营帐内,这五人中包括蒋琬、姜维、杨仪等人在,而魏延并不在里面。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其实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若不是下暴雨,恐怕连司马懿都要命丧战场。
图片
在这胜利关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的继承人都一致决定将撤兵将诸葛亮的尸体运回蜀国。只有魏延跳出来,坚决反对撤兵,理由是刚刚获胜,应当乘胜追击,多去夺取胜利果实,但他这个理性的建议,却被诸葛亮的继承人骂“不仁不义”。也因此,在回到蜀国以后,当他和杨仪撕开脸,跑去找刘禅告状时,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魏延这个“反贼”是真的冤,而他的那些建议未尝不对,只不过在他同事的眼里,诸葛亮已经是无可动摇的神。或许也只有刘备这个老大才能驾驭他,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