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个社区值守点,“40后”到“00后”争相志愿守护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雯 记者 蔡梦莹)在南京玄武区汉府街与梅园新村路的路口,有一个社区防控值守点。疫情开始至今,有30多名志愿者先后参与了值守。他们中有主动报名的00后大学生,也有默默守护的80岁老人,志愿守护自己的家园。

00后护理专业大学生抢先报名

“我是学护理的,我先报个名。”今年刚满20岁的徐倩,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疫情来临,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铁路南京站的志愿服务。当时,她所在的梅园新村社区,处在防控最紧张的时候,人手紧缺,还没来得及发布招募信息。她是最早报名的志愿者。

△00后徐倩(左)在社区防控一线

“要是我工作了,那我肯定要报名去湖北一线的,不过现在还没毕业,不够资格,就想做点身边力所能及的事。”这个寒假,她几乎没睡过懒觉,早晨7点多,她在梅园新村站点上岗,中午匆忙吃个饭,下午2点,又去南京站参与志愿服务了。每天两头跑,其实很辛苦。不过,徐倩觉得很有收获:“我原来性格蛮内向的,不认识的人很少说话。现在,几乎每天在值守点给人量体温,询问外来人员信息,锻炼出来了。”听说她是学护理专业的,还有居民向她讨教消毒的方法,避免交叉感染,她也一一耐心解答。

60后退伍老兵当起了值守点的“老大哥”

梅园新村路口的值守点,紧挨着一家超市,这里人员流动大。在值守点上,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在防控初期,不少人不能理解,不愿意配合测体温和登记信息。这时候就要“老大哥”出马了。

△李明在给行人测体温

“大爷,我们也不是为难你,多检查多测体温,也不是什么坏事。测一下,你放心,我也放心了。”他是李明,今年已经57岁,是名退伍老兵,在南京创办了一家养老服务机构,最擅长和老年人打交道。从2月4日开始,李明就值守在了社区防控一线,来的不止他一人。“参加社区防控,我把我们团队都带来了,一共10个人,5个人是退伍老兵。”作为曾经的战士,他更加懂得“若有召,召必回”的内涵。

说起值守社区一线的故事,有个人让他印象深刻,“我们在帐篷里面有个水壶,有个老人经常来给我们添热水,每天至少两趟,聊了几句才知道,他就住在旁边,已经80岁了。”

80岁老党员自愿当起“勤务兵”

李明口中忙前忙后的老人名叫汤发忠,1940年出生,家住梅园新村4号,距离值守点只有几步之遥。“作为党员,我应该站出来的,但是我年纪大了,长时间站岗站不了。”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值守点就在家门口,他就想帮忙做点事。 2月8日开始,他每天给值守点的供应热水。“社区放了一个水壶,能装2瓶水。先开始早中晚各一次,我发现他们晚上会用热水,吃点泡面。后来,我就早上7点钟和晚上5点送一次,不会浪费。”他还搞定了值守点的电源问题,把电灯线接到自家电表上。并且拿出了家里的折叠躺椅,“后半夜值守的同志比较辛苦,我这个躺椅可以给他们休息休息。”

△汤发忠在给电水壶接电

仅仅一个梅园新村站点,就有像徐倩、李明等30多个志愿着轮流参与值守。而在梅园新村社区,一共封闭了11个小区院落出入口、7个河道出入口,在竺桥、太平桥、梅园新村路口等五处设置了主干道路口管控卡点,进行24小时管控。129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在防控一线忙碌。他们中有律师、退伍老兵、社区党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等等。年逾七十的社区党员刘忠英,一直坚守在雍园、大悲巷点位上,呼吁过往行人戴口罩、发放疫情宣传资料,而80后的蒋璐是公司销售,放弃休息值守竺桥新村路口,怕人手不够,她还带着丈夫一起参与。

为了保障志愿者们的工作,梅园新村社区为志愿者们提供热腾腾的盒饭,工作人员经常到值守点送上姜茶、暖宝宝等。梅园新村党委书记程雯告诉记者:“大家都来自各行各业,因为一个共同的使命相聚在一起,没有叫过一次苦,没有喊过一次累。想到他们的付出,我就很感动,也很受鼓舞,我也会继续坚持防控一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