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个山东村庄的41天

“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桃园镇潘庄村的大喇叭每天都在循环播报着肥城市和桃园镇的疫情防控公告。毫无感情波动的电子女声一股股冲上潘庄村的天空,继而奔向300多户院落,最后在村庄四周黄白相间的两千亩农田里隐匿声迹。
白的是塑料大棚和塑料地膜,黄的是泥土地,人们三三两两地散布在黄白之间。他们俯身将土豆种摁进湿润的泥土,拉扯起塑料膜覆盖好种子,最后推着机器掀起泥土将地膜压严实。
图片
图片
△ 上图:年前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
△ 下图:2月9日,外村帮工受疫情影响无法进村,部分尚未种上农作物的村民在田边聊天。
站在远处看不清劳作的人们的脸,但是不断传来的机器运转声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春耕开始了。再使劲听听,土地的尽头还飘着另一股大喇叭播报,这不是回声,而是按照上级要求在村和村之间相互呼应的抗“疫”号角。
图片
图片
△ 上图:疫前的村民刘衍东家门口。
△ 下图:2月4日,村民刘衍东靠着新车玩手机,妻子倚在家门口看着在一旁玩耍的儿子。刘衍东常年在福建工作,这次回家过年买了新车,但是因为疫情,新车难有用武之地。
图片
图片
△ 上图:疫前村民闲聊。
△ 下图:疫后村民孤零零站在墙边。
摄影师刘磊是在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从济南回到老家潘庄村过年的,到家当天便到村委会填写了外来返村人员信息登记表。他在村里拢共驻留了41天。那段日子里,每天饭后抓起口罩在村里转转、听听、看看,记录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农村生活,已然成了他的习惯。
图片
图片
△ 上图:疫前车水马龙的村路。
△ 下图:1月30日,潘庄村暂时封锁临村公路,村支书王志银帮一位路过的司机指路。
△ 上图:疫前的村路。
△ 下图:2月13日,村口零散摆放的路障和防疫宣传条幅,旁边还停着一辆防疫值班村民的电动车。
图片
图片
△ 上图:疫前村里的条幅。
△ 下图:疫后村里的条幅。
以下为刘磊自述
和往常一样,离年越近,村里的汽车越多。年轻人喜欢开车去镇上或者县里的超市购物,村里的老年人喜欢争先恐后地去赶集。我则每天坐公交车往县城医院跑——去治疗颈椎间盘、腰椎间盘劳疾。公交车上的人流也不少,单是返乡人的行李就占据了不小空间。每当公交车行过一个拐角时,我总会多看一眼路边上的条幅,上面印着“异乡漂泊多辛苦,回家创业党帮助”。
1月24日,这天大年三十。家家忙着杀鸡、炸鱼、包水饺,全村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虽然山东省3天前才确诊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过年的好心情。大年初一,人们三五成群涌上街头巷尾,相互打着招呼,返乡的亲戚间更是要止步寒暄一阵,各家大门里走进走出的,都是乐呵呵的男女老少。
图片
△ 1月24日大年三十,村会计刘衍海带着3位村民在村支部门口挂彩灯。
图片
△ 1月24日除夕夜,做完一系列祭祀后,奶奶按照风俗到巷子里“送家客”,夜空绽放的烟花吸引了她的注意。
村医路兴峰没有出门拜年。年前,镇医院已经给乡村医生们进行过多次新冠肺炎防疫培训,要求他们春节期间在岗待命。路兴峰的诊所就在自己家里,他穿着白大褂,被动接待着热情上门的乡亲们,不停地给大家递烟、倒茶水。他也给我倒了一杯茶水,说:“村里的大喇叭应该喊一喊,新冠肺炎传染起来很厉害,村里也有返乡的人,别让大家串门了。”
△ 2月3日,村医路兴峰走过自己的诊所。他按照镇里的要求关闭诊所,暂不接诊。包括发热病人在内,村里所有人看诊都必须去镇级以上的医院。
不多时,大喇叭里就传来了大队书记王志银的声音:“疫情严重,村民们都别串门了。”街上的人流逐渐稀少下来,潘庄村的新年就这样被打断了。
图片
△ 1月31日,村民王四在家吃午餐。他和妻子关注着电视里的防疫节目,当前的画面正好是医生在强调“戴口罩”。
图片
△ 1月30日,跟着父亲回老家过寒假的钰钰戴着口罩待在房里,墙上贴着他父母的结婚照。
大年初二这一天,村支部门口张贴了一张写有潘庄村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名单的红纸。壮壮家门口贴上的“家有武汉返乡人员,谢绝登门拜访”提示语在村里传得很快。很多人一拍脑袋瓜,哎呀,怎么忘了壮壮在武汉上学。其实大家不知道,壮壮在1月19日从武汉回家后就居家隔离了,每天有医护人员上门测量体温。潘庄村的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在村民还未觉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图片
△ 1月27日,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村民壮壮。
图片
△ 1月29日,从镇上来的医护人员给壮壮测量完体温后上车离开。
图片
△ 1月28日,开商店的刘衍同在村里的微信群发消息,要以5元钱一包(每包20个)的买入价转让少量口罩,很多村民上门购买。我也去找他买了一包,刘衍同笑呵呵地说,他不发国难财,但是每家限购一包,以求方便更多人。不久后,口罩在县城里也很难买到了。
图片
△ 2月18日,刘振雨的儿子在卡点替父亲值守。他儿子是开货车的,因为疫情不能开工,大货车一直停在村里。
紧接着,村庄的主要出入口开始拉上条幅,堆土设卡,并有专人值守。村民们都很惊讶,没想到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的“村庄硬核防疫”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自己的村里。
图片
△ 1月26日下午,潘庄村按照镇里要求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村内设置4处岗哨。1月27日起,全村岗哨实行24小时值班,5位村干部和10位村民志愿者是村里防疫工作的主力军。
△ 2月8日,村、镇干部在村口值守。
△ 1月28日,因为道路封锁,一位村民试图钻门而过。
图片
△ 1月28日,一名在村口玩耍的孩子调皮地搬起“此路不通请绕行”的指示牌。
1月28日,泰安市确诊首例新型冠状肺炎病例,全市疫情防控措施再升级。镇里送来了路障牌、额温枪和防护服,让潘庄村在邻近的湖王路上设卡,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和消毒。村里人拦截车辆没底气,村干部振路爷爷特意穿上了警务助理工作服。庆海哥负责喷消毒液,他听说消毒液烧车漆,就只向车轮多喷些,其他地方不敢给人家多喷。
图片
△ 1月28日,村民王四开车带着妻女从菏泽市回到潘庄村,看到村里的出入口变了样,停车询问乡亲们怎么进村回家。
图片
△ 2月18日,出村的村民用手机扫描村口执勤桌上的出行码。
图片
△ 2月22日,两位村民戴好袖章,穿上工作服,准备值夜班。
图片
△ 2月28日晚,值夜班的村民,他们不轮班休息,也不敢睡觉,因为睡着了容易感冒。
村里的防疫形势随着地方疫情的变化而变化。2月1日,武汉返乡人员壮壮终于熬完了14天的隔离期,2月5日,壮壮家门口的牌子也被摘了下来。但还来不及松口气,就在当天,肥城市大封矿宿舍确诊了2例新冠肺炎病例。那里距离潘庄村仅有13公里,村里要求农户种土豆暂不允许雇用外村人员,地多的村民无可奈何,只能盼着疫情快点过去。
△ 2月26日,一名初中生在房间里上化学网课。
△ 2月26日,上网课时间,一名高中生在玩手机游戏。他因为离校匆忙,没有带课本回家,网课听不懂,干脆放弃了。
图片
△ 2月29日上午10点37分,一名初中生还在睡懒觉。
好在全国疫情动态有向好趋势。镇里下发的宣传条幅里也有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等内容,呼吁大家在防疫的同时别落下生产,在地里劳作的身影又多了起来。慢慢的,外村人也可以进村帮忙干活了。
图片
△ 2月10日深夜,一辆拖拉机在耕地。受疫情影响,做耕地生意的拖拉机主耽误了很多活计。
图片
△ 2月1日,村民刘衍亭在田头过烟瘾,他撸一把口罩,吸一口烟。过年前后是潘庄村民忙着种土豆的时候,春种夏收的土豆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
图片
△ 2月18日,一名在村里冷库挑菜的村民调整口罩。受疫情影响,货车不允许进入村庄,要先用农用三轮车将菜从冷库拉出村子,再倒到停在村外公路的货车上。
图片
△ 2月13日,从外村前来潘庄村帮忙种土豆的工人们。
图片
△ 2月18日,揽下19亩地种土豆的村民刘金花带着帮工赶往下一块地。
管理村公章的刘衍海也忙了起来,很多准备外出复工的村民来找他开证明信,好去镇里办健康通行证。
图片
△ 2月22日,村会计和值班村民一起张贴泰安市人社局下发的“码上就业(复工)”二维码。
图片
△ 2月22日晚上,村会计刘衍海给准备外出复工的村民开证明信。
图片
△ 2月29日,村干部刘振路到村民刘宗春家串门。刘宗春马上要去外地复工,刘振路过来给他送行。
图片
△ 2月29日,一位村民将通行证夹在出工账本里。他即将去深圳复工,一去又是一年。
图片
△ 2月29日,村民刘宗勇出村到泰安市宁阳县复工。
-The End-
摄影:刘磊
编辑:陈婉婷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