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采购新型智能导弹 可形成战场持续压制 发现目标即摧毁

解放军采购新型智能导弹 可形成战场持续压制 发现目标即摧毁
图片
据环球时报报道分析人士周三表示,中国军方正在采购两种类型的巡飞弹也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这是一种可以为军队提供多种新战术的武器。
图片
根据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周一发布的招标信息,军方正在采购两种不同类型的巡飞弹。由于此次采购被列为秘密,因此没有透露更多的采购细节,包括武器性能或采购数量的细节。
周二,中央电视台军事栏目《威虎堂》报道称,这种类型的武器被认为是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的混合体。起飞后,它可以像无人机一样在空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战场侦察和监视,但在定位目标后,它可以像导弹一样发动自杀式袭击。
威虎堂说,如果没有找到目标,一些类型的自杀式无人机可以返回基地,为未来的部署做准备。
图片
周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自杀式无人机可以提供多种战术,其中最有用的是攻击对时间敏感的目标。可以提前飞到一个区域,在等待中寻找目标,发现目标后立即攻击。
这位专家指出,导弹发射和飞行需要时间,这可能会导致错失良机,而自杀式无人机也比武装侦察无人机便宜。这名专家说,提前发射自杀式无人机也意味着敌人将更难确定它是从哪里发射的。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介绍,巡飞弹是一种介于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之间的智能导弹武器,这种导弹可以在目标区域巡逻飞行一段时间以搜索目标,并在定位目标后进行攻击。巡飞弹可以缩短攻击反应时间,防止短时间内敌方将目标隐藏,并且不需要将高价值发射平台放置在目标区域附近,还可以实现更具选择性的攻击,因为实际作战时的攻击命令可能会有中止的情况。
图片
目前公认的巡飞弹的起源是以色列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作为反雷达解决方案率先开发了巡飞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颗巡飞弹,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的Harpy,这种导弹将无人机和反雷达导弹结合在一起。Harpy在使用时被发射并进入搜索模式,等待敌方雷达激活。如果雷达被激活,那么Harpy就可以继续使用其体内的破片弹头来摧毁雷达。在发射后,Harpy可以在战场上巡逻长达六个小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陆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C4ISR系统在部队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拓展,数字化部队、战术互联网不断向前推进,国产相关单位在无人机、精确制导系统、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也取得突破,这样就为国产巡飞弹的研制和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国制造的巡飞弹首次亮相。从珠海航展的资料来看,最初CH-901的名称是小型无人机,现在改称为巡飞弹,似乎表明它配备了战斗部,外界注意到它的图注有(attcak accruracy-攻击精度),具备了打击能力,无人机本身长1.2米,重9千克,最高速度150公里/小时,飞行半径15千米,留空时间120分钟。
图片
除了CH-901,中国还研制了攻击类型巡飞弹,这就是WS-43巡飞弹,它由国产火箭炮发射,射程60公里,可以在战区上空停留30分钟,战斗部重量为20公斤,它可以在战区上空长时间停留,配备有探测系统和战斗部,可以对时间敏感性目标、反斜面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打击,并且将相关目标信息传递给后方指挥所。
图片
在2017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中首次出现了以燕京猛虎为车载平台的巡飞弹武器系统。
图片
该武器系统是我军首次亮相的车载巡飞弹武器系统。该型号的巡飞弹与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H901巡飞弹相类似。根据透漏出的数据,CH901巡飞弹长1.2米,重量约为9公斤,飞行有效时间约为120分钟,有效支援半径15公里,最高滑翔飞行速度为150公里/小时。这款巡飞弹自带红外导引弹头和敌我识别系统,具有较强的察打一体能力。
《解放军报》2017年曾刊文指出,作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和无人化技术的推动下,未来巡飞武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整体作战效能会更高,战场运用将更加灵活。试验证明,在巡飞武器系统的支撑下,8~10枚巡飞弹组成的“弹群”,能够对40~5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区域实施巡飞压制作战。
图片
2018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出了一款系统构成、作战模式都非常类似美国“网火”弹武器系统:由CM-501GA/CM-502精确打击导弹、CM-501XA/CM-501X巡飞弹、指控系统、技术支援系统等组成。系统作战时,可以先发射CM-501XA/CM-501X巡飞攻击导弹,在制定区域巡飞搜索目标,发现敌方目标后可通过数据链召唤成本相对较低的CM-501GA/CM-502精确打击导弹摧毁目标。这套中国版“网火”系统兼顾倾斜/垂直发射,CM-501XA巡飞弹还可以用武直-10这类平台空射,适用平台广泛、作战灵活性强。
巡飞弹是一种信息化武器,中国的巡飞弹的信息化水平如何呢?
图片
去年7月,《人民日报》一篇《探访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为新型武器试锋利刃》的文章就披露了某型网络巡飞弹测试细节,为我们揭开了揭开了中国巡飞弹家族神秘的一角,该型网络巡飞弹在测试期间,要求对空中多个批次多种目标进行跟踪,对10余个时间节点精准掌控,对20余台套设备同时进行引导。
文章透露,科研团队运用大数据等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多目标同时跟踪、多台套设备同时引导、多批次攻击同时监测,使弹道测量精度由3米跃升至1厘米。
巡飞弹采购标志着解放军在战场信息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随着巡飞弹的列装,解放军对战场监视和控制以及打击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幂谈天下/张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