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柳叶刀》发文反思新冠防治措施

这些错误犯过,仍在犯
面对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大量感染者,世界各国采取一系列严厉的防控措施。
但《柳叶刀-传染病学》近日发表评论称,已采取的部分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且被证明可能是无效、有害的。
图片
该文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永红。
他从环境消毒、个人防护、交通封锁、公众教育和药物治疗等5方面,探讨中国各地防控措施的利与弊。
第一,广泛消毒可能有害
肖永红撰文称,新冠病毒为呼吸道传播。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在城市、社区进行大面积空气消毒,有助于控制疫情。在空气中、道路上,针对车辆和个人喷洒消毒剂等做法,没有意义。甚至大量喷洒,可能对人体有害。上述消毒方式应尽快叫停。
据悉,此前在北京、广州、济南等地,一些社区在出入口设置“防疫消毒通道/消毒棚”。居民进出时,必须经过消毒通道。
北京佑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主任黄晶告诉媒体,有效消毒的前提,是合适的消毒剂成分+恰到好处的浓度+作用足够长的时间。
若消毒剂成分或浓度不合适,直接接触或吸入后,可能破坏皮肤及黏膜的天然屏障作用,反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人们在消毒通道中逗留时间短,基本达不到“有效作用时间”。由于通道狭窄,反而会增加人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几率。
美国《科学》杂志援引2019年10月JAMA在线发布的一项研究称,护士经常使用消毒剂清洁物体表面,其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更高。2017年亦有研究表明,德国成年人哮喘发病率,与消毒剂接触,成正比。
美国埃默里大学环境卫生科学家莱昂(Juan Leon)介绍,过往对冠状病毒的研究显示,该病毒外裹一层脂性囊膜。普通家用消毒产品,如肥皂、75%乙醇、含氯类消毒剂等,就能使室内物体表面残留的冠状病毒失活。无需使用浓度更高、成分更强的其他消毒产品。
媒体报道称,国内部分小区的消毒通道已自行拆除。而在意大利、韩国、伊朗等多个国家,大面积喷洒消毒剂的方式,仍在广泛进行中。
图片
检疫人员在韩国重疫区大邱的一个市场,大面积喷洒消毒剂。/韩联社
第二,不推荐人人戴口罩
口罩、手套等防护资源已经供不应求。应设法区分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并减少个人防护设备的浪费。
肖永红称,尽管普通人群已广泛使用一次性口罩等进行防疫,尽管这些口罩能一定程度减少感染者向周边释出病毒,但没有证据表明,这能阻断健康人获得新冠病毒。
而在收治确诊者的医疗机构中,应给医护人员配备高过滤口罩,如N95口罩,以及配备足量的防护服、护目镜等。
第三,封锁交通,价值有限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全球健康、卫生经济和发展研究助理基尔南(Samantha Kiernan)整理发现,从疫情暴发至今,有8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旅行限制。包括边境封锁、出入境禁令、签证限制、停航等。
“但这些旅行限制既没有阻止新冠病毒在全球传播,也没有阻止疫情成为‘全球大流行病’。从数据看,采取旅行限制似乎给一些国家争取到更多时间,如意大利、伊朗等,以延缓其出现社区暴发的速度。随着时间推移,其病例仍快速增长。”基尔南说。
图片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新冠肺炎确诊数。红线为“对中国采取旅行限制的国家”。蓝线为“没有对中国采取旅行限制的国家”。/CFR
肖永红在其论文中称,在本地社区预防和防疫中,采取封路等交通限制措施,价值也很有限。此类措施可能诱发焦虑,从而影响人们遵守防疫建议的信念。
第四,公共卫生教育必须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错误信息引起的焦虑和困扰
及时、客观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便对疫情进行准确评估和解释,能有效增强民众的配合度。比如,与已知感染者接触后的14天(估计的最大潜伏期)仍被确诊,或短暂接触感染者(少于15分钟、间距<1米)即被确诊,都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应过分夸大。错误信息会在全人群中诱发恐慌,不利于实施流行病学防疫措施。
第五,谨慎报道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目前尚无已知的新冠肺炎有效治疗方法。且WHO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临床医生应注意,不要给患者提供功效未知的药物。这可能对重症患者不利。此外,强烈呼吁,迫切需要进行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开发疫苗,也是紧迫的公共卫生重点。
除上述5点,《科学》杂志还就“机场筛查体温”等安检防疫,提出质疑。该文称,根据114 篇文献及2项最新研究,机场设体温筛查等安检措施,鲜少能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等,不能阻止上述病毒传播,对疫情防控的影响不大,还会造成人员谎报。乘客可以吃退烧药,隐瞒病史和去过的地方,来逃避检测。
但也有专家指出,登机筛查和出入境时体温筛查,是一种“心理暗示”,能一定程度阻拦部分患者。另外,入境筛查是一种收集联系方式的机会。若事后发现有乘客感染,这些联系方式的用处就体现出来了。
图片
尼日利亚拉各斯的穆尔塔拉·穆罕默德国际机场使用热成像技术,对旅客进行体温筛查。/ 法新社
肖永红称,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治疗感染者,需要基于证据的多因素“组合拳”。包括:
首先,要限制人际传播,包括减少亲密接触者,预防医患、医医间继发感染,防止传播放大事件,进一步防控国际传播。
其次,需要快速识别、隔离患者,为其提供最佳护理。
再次,需要确定并减少动物源传播。
最后,需要解决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如临床严重性,传播和感染程度及治疗方案,并加快诊断、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
“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多学科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动荡、对经济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一般民众和医务人员,清楚说明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原理和风险,并根据合理的科学原理,实施防疫措施。”肖永红强调。
资料来源:
1.YONGHONG XIAO, et al. Taking the right measures to control COVID-19.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March 05, 2020 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152-3
2.ROBERT F.SERVICE. Does disinfecting surfaces really prevent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Science
3.SAMANTHA KIERNAN, et al.Tracking Coronavirus in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Travel Bans. Think Global Health
4.DENNIS NORMILE. Why airport screening won’t stop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 Science
来源:“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燕小六
校对:臧恒佳
责编:田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