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战“疫”记:这是一个空气中弥漫A.I.的春天

春寒料峭的二月转眼即逝,暖阳三月悄悄来临,全国开始逐渐复工复产。疫情以来,科大讯飞“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已为民众服务56天。我们采访了四位素未谋面但同样为疫情战斗的人。我们想从他们的角度去感受“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疫情中给人们带来的温暖,也想知道这些普通的“逆行者”的生活状态。希望你看了之后也会感到温暖,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面对疫情,除了坚强,我们还要拥抱希望,能感到有人在挺你。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一、我爸今年80多岁,我不敢离他太近
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三角村基层干部谢明玉大姐觉得自己真要变成一块砖。
她的日常包括但不仅限于排查外来人员、帮隔离人员买菜、带着大喇叭穿街过巷、半夜为咳嗽的外来人员量体温。
三角村地段复杂,谢大姐经常要接触湖北回来的重点隔离人群。
图片
我问谢大姐怕不怕染上新冠肺炎一一
“肯定会害怕的,我爸今年80多岁,家里还有孩子,每天回来我都不敢靠近他们,那段时间做梦都觉得害怕。”
“半夜接到电话,说回来的外地人一直在咳嗽,那时候最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戴好雨衣口罩帮他测体温。”
也不是没有好玩的时候,比如用“客家式普通话”与外来人员交流。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怎么帮上梅大姐的忙的?可以听听下面的对话:
—您好,请问您是XXX本人或者家属吗?
—是。
—我这边是梅州市政法委,这次联系您是想了解一下您近期的一些情况,首先请问您最近有没有出现发热、干咳或腹泻的症状?
—没有。
—好的,请问您最近14天有离开过梅州吗?
—没有。
—请问您近期有没有接触过从湖北或是其他疫情地回来的人员呢?
—没有。
—好的,您的情况我已经大概了解了,近期新冠肺炎高发,这段时间建议您尽量不要出门,勤洗手多通风,感谢您的接听,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再见。
—好的,再见。
由于来电显示的是梅州政府服务热线0753-12345,信服度很高。
很多之前没有主动上报的人都在电话里报了。
谢大姐说:“我收到你们机器人的报告,说还有13位外来人员没登记,我心想哪有那么多,后来逐一上门才发现,瞒报的情况很多。”
“现在每天都有二十多个上报,不用随时上门,我们的工作就变得清闲一点了。”
至今,“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已经在梅州送出了2.3万通“关心”电话。
它同一时间最多可以拨打2000个电话,一小时最多能完成10万通电话随访。
极大减轻了一线基层人员的负担,而且数据会生成统计报告,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
图片
智能语音会让人类感受到温度吗?之前我对这个问题打问号。
采访完谢大姐之后,我将问号擦掉。
因为谢大姐在跟我们说“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的全程,都是笑着的。
不仅是梅州,“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已经在广东省很多地方进行外呼。
接下来,我们采访了在广州海珠区的科大讯飞团队。
正因为有他们的支援,才让谢大姐这样的一线人员不用随时神经紧绷。
二、疫情期间,我在外面到处跑
2月底复工在即,广州来穗人员迅速增加,防疫形势严峻了起来。
李智健临危受命,需要搭建“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的运行框架,负责在广州海珠区南洲街道筛查外来人员。
“主要是人手不够,你想想,单纯南洲街道就有十多万来穗人员了,用人工呼叫的话,呼叫一百个人就要花费八个小时了。”
而‘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一小时最多可以呼出10万通电话,剩下有异常数据的才让社区人员跟进。
李智健负责培训工作,有时必须要上门服务。
他笑称自己在疫情期间,还在外面到处跑。
“毕竟疫情不等人啊,我们就想尽快拉通去外呼。”
外呼上线多耗费一天,海珠区的民众就多一分隐患。
这段时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获得客户的认可。
“疫情那么严重我们还能派人上门服务,南洲街道的客户还是挺感动的”
除了李智健,我们还采访了和他同一个团队负责客户维护的江流,一位笑容很甜美的小姐姐。
图片
这段时间江流最大的感觉就是忙。
“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客户突然就要核查数据,手机电脑都不能离身。”
“我妈就特不理解‘好好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吗?’,这个时候也没法反驳。”
虽然说得委屈,但江流心里其实觉得特充实。
“毕竟真的能帮到社区筛选到发热的人,我辛苦一次,可能就能让基层工作者不用焦头烂额地排查一次了对吧。”
最遗憾的是错过和闺蜜期待已久的约会,半年未见,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江流的朋友圈里,都是她和姐妹们的合照。
化悲愤为力量,江流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由于排查人数增多,我们帮海珠区南洲街道的客户将每天的外呼量提升到10000,还收到他们的感谢。”
图片
据了解,“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广东省整体服务人次已达22.9万,其中广州海珠区17.6万。
这都是无数像李智健和江流这样的人默默付出的成果。
接下来我们离开广东省,采访一位服务湖北武汉的讯飞小哥。
三、等疫情结束了,我要去一趟武汉
“我们团队的小伙伴当时都笑着说,走,我们去武汉当志愿者去。”
朱舜是科大讯飞的一位工程师小哥,聊天的时候就会觉得他特别“带劲儿”。
图片
2月12号,“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武汉上线一一
“心里觉得终于可以做点事了,我们13号协助武汉政府部门整理了接近18万的居民信息, 14号开始正式外呼。”
朱舜每天需要核对外呼的异常数据,然后反馈给武汉政府的工作人员。
我比较好奇,如果受访者不按照电话机器人的问题来回答呢?
例如它问姓名我答年龄。
朱小哥想了想,就举了个自己遇到过的案例。
“洪山区九峰街有位老爷爷,机器人问他体温,但老爷爷一直说自家的体温计坏了,老伴儿不舒服测不了体温,遇到这种情况后台就会记录下来,我们核查之后将这个信息反馈给政府那边的人。”
最后,社区人员当天将新的体温计送到老爷爷手上。
“就感觉,每天做的事真的能帮到灾区的人。”
但从理论上来说,根据人群和地区情况的不同,“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会遇到很多状况才对,它能像人类一样随机应变吗?
朱小哥说:“我们已经设计了60多个使用场景,从地域上分,你在广州、武汉或者合肥,问的问题会略有不同,从人群去分,去过武汉的、正在发烧的和一般人,问的问题也会不同,然后将问题排列组合。”
朱小哥跟我们说,这段时间和武汉东湖高新区大数据资源局的工作人员相处得很不错,还邀请他疫情结束后到武汉见面。
“因为新冠肺炎,你可能今天没症状,然后明天就发烧了,让社区工作者每天确认,那工作量不得哭死,需求量大的时候,我们在武汉地区一天外呼就能达到三四十万次。 ”
朱舜觉得最高兴的,还是拉数据的时候发现发热人数越来越少了。
图片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很奇妙地,将那些素未谋面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怀着相同的目标共同努力。
最终就有千万个像洪山区老爷爷那样遇到困难的人感受到温暖。
朱小哥加油啊,疫情结束之后一定要去一趟武汉。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至今在全国30个省份,送出了3336万人次的随访,也送出3336万份的关心。
机器是冰冷的,但人工智能却有温度。
它代替了疲于奔命的基层员工,将他们的温暖问候,送给每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人。
不仅是“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这次战“疫”里,有无数A.I.发出自己的声音,和我们一起战斗着:
—您好,我是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
—您好,我是“讯录”,
—您好,我是讯飞听见L1,
—您好,我是讯飞翻译机,
—您好,我是讯飞学习机,
................
..........
......
....
—您好,我是科大讯飞,我早已做好准备。
【作者】黄绮铌 邹浩
【作者】
【来源】 南粤百姓故事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