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产业扶贫“开花” 川投集团定点帮扶曙光村摘下贫困帽

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3月16日-17日,川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体斌一行至乐山市金口河区,考察集团扶贫成果。川投集团从2015年定点帮扶金口河区以来,因地制宜探索出“1+6”产业扶贫模式,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如今,该产业扶贫模式“开花” ,曙光村人均年收入13000元摘下贫困帽。

刘体斌介绍,“脱贫只是第一步,致富才是最终目标”。2020年,川投集团将从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继续扶持金口河区,开启新的“授人以鱼塘”帮扶阶段。

刘体斌调研曙光村生产情况

“1+6”产业扶贫模式“开花” 曙光村人均年收入13000元摘贫困帽

川投集团刘体斌一行到达乐山市金口河区后,为当地延风中学送上川投集团的“土特产”:包括30000只一次性口罩在内的一批医用防护物资,帮助学校日后安全复课。并走访老旧小区、探望贫困户,调研当地民生、医疗、环境等水平。集团各子公司也现场开展了义诊、法律科普等公益服务活动。

川投集团为延风中学送上医疗物资

而川投对金口河区最基本性的帮助,是基于“1+6”模式的产业扶贫。金口河区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其中曙光村是困中之困,全村227户674人多为老、弱、妇、残群体,依靠传统种养殖艰难生活在大山深处,2014年被纳入省定贫困村序列。

2015年起,川投集团定点帮扶曙光村,提出了“村集体公司+帮扶资金+优质产业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2016年,在集团指导下,金口河区第一家全民所有集体经济性质的农业公司“曙光村农业开发公司”成立,搭建起了曙光村产业发展的平台。2017年,由集团提供375万元资金支持修建的食用菌基地建成投产,年产能30万袋,树立了产业扶贫的标杆。借助食用菌基地建设经验,集团协助曙光村实施产业“加”法,相继布局了5个产业基地。至此,形成了“1公司+6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

如今,山坡上的凤凰李开花了,曙光村的产业扶贫也“开花”了。目前,依托“1+6”产业模式,曙光村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左右,摘下贫困帽。

山坡上的凤凰李基地

“授人以鱼塘”阶段开启 助力金口河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良性互动

发资金、派干部、建基础设施、铺产业,刘体斌总结,川投集团对金口河区的帮扶已经完成了“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两个阶段。2020年,集团将开启“授人以鱼塘”阶段,助力金口河区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格局。

首先,验收一批扶贫项目。一是提升乡村集体经济活力,推动“1公司+6基地”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实施乡村振兴环境提升亮化工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三是促进农特产品销售,共同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四是实施“一村一策”计划,聚焦曙光村和其他四个联系村的弱项短板用好帮扶资金。

其次,巩固一批扶贫项目。在产业扶贫方面:集团与川投能源将持续提供资金,支持生态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推动胜利村茶产业、乌天麻基地发展。在医疗扶贫方面,通过华西牙科、川投信产优势,建设口腔诊所和健康管理系统,帮助提升地方医疗能力和水平,建立全区贫困群众健康管理大数据系统。在教育扶贫方面,华西牙科和资阳口腔职业学院教育资源向为金口河区倾斜,同时川投水务将针对金口河区贫困户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实施“雨露计划”,牵头建立爱心教育基金。

最后,论证一批扶贫项目。一是组织川投大健康论证参与大瓦山湿地研学中心项目投资建设,二是支持举办招商引资活动,为金口河区引来更多的“源头活水”。

刘体斌说:“作为国有企业,川投将继续发挥省属国企优势,讲好脱贫攻坚战的川投故事,传播乡村振兴的川投声音,奉献奔小康的川投力量。”

刘体斌一行走访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