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赫山:下好春耕“先手棋” 稳住农业“基本盘”

图片
刘征宣正在查看秧田情况。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肖萍 张鹏程 益阳报道
农事催人紧,节令不等人。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益阳市赫山区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家正在抢抓农时战春耕,确保全年播种面积109万亩(早稻42.7万亩)、产量10亿斤以上,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大丰收、稳住农业基本盘打牢基础。
扛起双季“责任田”不负春光忙育秧
“突突突”的声音由远及近,3月14日,刘征宣开着三轮车驶在田间小道,他的妻子陈竹青在一旁坐着指路,随即,夫妻俩把车停在路边,双双下车查看水稻秧田情况。
刘征宣是笔架山乡张家塘村的一位种粮大户,也是昔日的贫困户,早在一周前,他就已备好5亩秧田。今年,他承包了148亩土地用来种植双季稻,比去年的94亩还多了54亩。谈及其中缘由,刘征宣表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农户不愿种田,同时他拍拍胸脯说:“都给我!”,还原了他主动要求承包土地时的场景。
在田间作业时,刘征宣在这头,陈竹青在那头,他们俩通过喊的方式,已形成了夫妻间独有的默契,配合得力,耕作起来有条不紊。作为种粮大户,夫妻俩每年都是选择自己干,没有额外请人帮忙,对于今年新增的几十亩种植任务,刘征宣表示没有问题。
为全力做好备种育秧,赫山区出台《赫山区2020年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以100亩以上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育插秧专业户、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以国省干道、乡镇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集中育秧。依托“1+N”育供秧中心、水肥一体化无盘育秧技术开展商品化育秧,力争全区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达到14.5万亩。在湖区全域推行双季稻,山丘区提高双季稻比重,对30亩以上种植户全面组织发动,实现应种尽种,提高双季稻种植率,稳定播种面积。
科学调结构 春耕致富忙
“按照现在油菜长势,一亩油菜预计能够收获180-200斤油菜籽。”3月17日,岳家桥镇万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建平看着油菜田里的游客,满怀笑脸地说起了他的千亩油菜基地。
“岳家桥镇作为山区乡镇,一直以来都是种植一季稻。去年,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基地进行水旱轮作试点,推广稻油模式,种植1600亩左右油菜,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发展稻油模式1万多亩,比每亩只种植一季水稻多收入200-300元。”符建平介绍说。“今年我们将对宜种双季稻的稻田,坚决种上双季稻,对不宜种植双季稻稻田,还是继续发展稻油种植模式。”
赫山大力推广“稻稻油”“稻油”“稻稻肥”“稻肥”等水旱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多种一季油菜,并将油菜生产目标由“油用”转向“菜用”“肥用”“花用”三结合,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在对宜双区全面发展双季稻外,继续调优种植结构,对只能种植一季稻的稻田,继续大力推广“稻油”模式,提高种粮农户收益,并发展乡村旅游。在山丘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粮油作物,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在湖区不适宜种植双季稻的低洼田地,发展“稻鱼”“稻虾”等特色种养模式,提高生产和种植效益。
联络员入户服务 纾解春耕难题
“好的,15000个机插秧盘到了,我们马上去取货。”3月14日,在兰溪镇双港子村,种粮大户陈军飞总算放了心。
“今年我承包了400亩土地,决定全部种双季稻,预计产粮将超过7000斤。当时打算种单季稻,兰溪镇春耕联络人肖忠义上门做思想工作,讲解农业补贴政策,算经济账,把我说动了。”陈军飞介绍说。“后来备耕时发现机插秧盘缺口超万盘,秧盘比较紧张,问了很多地方都没买到。多亏他帮忙联系到了桃江公司,一天就买回来了,价钱还便宜。”
为实现春耕生产工作良好开局,从3月12日起,赫山区从区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1608名干部力量下层,对单户种粮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一对一联系服务。同时分成六个片区,每个片区派驻一支由区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带队的技术指导组,将种粮大户按规模分类,分类开展技术指导,引导种粮大户结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生产结构,适应市场要求。
驻户联络员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员集聚,指导农户做好疫情防控。积极宣讲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新政策、新精神,发放宣传资料3.6万份。帮助协调解决种子、农资、技术、资金、防疫物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检修农机具12600台,检修率达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