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海陵这群青年人组成了突击队,他们…………

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
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有的人害怕
有的人选择将恐惧变成“逆行”战“疫”的勇气
1月23日,阳江首次确诊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26日新增2例病例,5名患者均来自疫情发生地。彼时,海陵岛滞留近400名疫情发生地游客,需要进行集中隔离观察。一时间,阳江人民感觉到危险如此靠近。
1月25日,团海陵区委成立海陵区疫情防控团员青年突击队,深入隔离点服务,勇敢“逆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团员、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奏响一曲青春之歌。
图片
这个春节不平静、不寻常。1月24日除夕深夜,团海陵区委发出一条紧急召集全体团支部书记开会的通知,不能请假。守岁的除夕夜,大家还没有休息,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两天一夜没有休息,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团海陵区委书记陈徐安用疲惫的声音告诉大家关于组建海陵区疫情防控团员青年突击队的决定,协助区相关部门做好疫情发生地滞岛游客的集中医学观察工作。“这份工作有风险,但是区委、区管委需要我们,海陵的10万群众也需要我们,现在是我们要做逆行者的时候了……”
一时间,群里信息不断
突击队从动员到组建成立
只用了14个小时
1月26日,49名突击队员集中接受相关专家的防疫知识培训,为接下来的战“疫”做好充分准备。
图片
“报名加入突击队,你害怕吗?”
说不害怕是骗人的,看到每天媒体报道的新增病例,近距离接触疫情发生地人员,队员心里有些恐惧,但是到了现场,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下班后全身消毒,回家后马上洗澡,待在房间不出去,连饭都是送到房门口,尽量减少和家人的接触。”面对家人的反对,队员这样做稍微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内有鼓励外有支持
爱心接力持续不断
早上9时至下午5时,志愿者在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酒店大堂协助办理入住登记、指引领取物资、开展心理疏导和政策解释等工作。此外,由于酒店服务人员骤减,分饭、清理垃圾的工作也由志愿者负责,志愿者再根据每层楼的人数分配盒饭数量,由每层楼的楼长拿上楼分给各人。待吃完饭后,再清理楼长拿下来的垃圾。近距离接触这些垃圾,也是有风险的。
志愿服务工作是平淡的,也是充满感动的。区主要领导曾到隔离点看望滞岛旅客,与他们亲切交谈,希望给他们家一样的温暖,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团支部书记林光磊深受感动。“有时候他们远远看到我们,就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还特别注意不靠近我们。”林光磊说,每当这时,他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和自豪。他说,外地游客选择春节的宝贵时间到海陵过年,这是对海陵、对阳江的认可。作为一名海陵人,他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他们,维护海陵的美好形象。
图片
5天时间过去,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领到的仅有的20套防护服用完了,口罩也告急。队员穿着一次性雨衣代替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塑料袋、泳镜等物品也被他们充分利用。团市委了解情况后,通过团省委、市卫健局协调和社会募集等多种方式,调拨一批防护服和口罩,爱心接力让队员充满感动。
更多的团员青年受到突击队的引领和鼓舞,纷纷要求加入突击队。2月1日,团海陵区委在突击队设立临时团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击队的领导,突击队成员增加到了71人。
才下火线又上前线
志愿服务还在继续
“舍小家顾大家,战疫情暖万家”“亮剑一挥除病魔,抗疫先锋显身手”……滞岛旅客解除隔离后送来了锦旗,让突击队员感受到了温暖和感动。
2月9日至19日,正是复工复产的高峰期,进出海陵岛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团海陵区委决定,突击队支援检疫点,疫情不退,突击队不退。
海陵大堤检疫点正是风口,即使穿着厚衣服,也禁不住几小时的风吹。特别是有几天下雨,雨水从雨衣钻进衣服里,寒意逼人。“吹风太久最明显的是会头疼,但是值班的时候太专注,放松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不舒服。”团海陵区委副书记梁少云告诉记者,饭点,大家都是轮流吃饭,等忙过了上下班车流高峰期,盒饭也凉了。即便如此,大家从来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工作群里交流最多的就是志愿者工作带来的收获和感动。
图片
3月6日,全市14例确诊病例清零,但这并不意味着防疫工作已经结束,突击队的工作仍在继续。2月23日,突击队来到金海利酒店隔离点服务,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帮一名糖尿病病人买指定牌子制定功能的牙膏,志愿者走了全岛的大多数超市、便利店才买到一支;小孩子想要的奥特曼玩具,年纪大些的志愿者不知道什么是奥特曼,多方询问才最终买到玩具……在工作群里说到这些,换来了大家的哈哈大笑,革命乐观精神为战“疫”工作注入了力量。
“有负重者为我们前行,我们也要做接力者,为海陵的平安前行。”这是由一群平凡的团员青年书写并且还在书写的故事。当抗疫的集结号吹响,他们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聚沙成塔,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坚守与温暖,驱散冬日的寒冷。没有报酬,没有鲜花,突击队的工作还在继续。
记者 | 陈子玲
图片 | 团海陵区委提供
编辑 | 何朋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