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自救 化危为机 四川达州城区餐饮业已恢复70%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做餐饮,不能等,只有主动思变,才能化危为机。”新冠肺炎疫情,让四川达州的餐饮业受到不小冲击。对此,达州市通川区餐饮协会会长符波并不担心,他坚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达州城区的餐饮行业,再过三周左右便可全面恢复。

符波的信心,来自他近段时间的调研成果——截至3月24日,达州城区的火锅、烧烤、夜宵、大排档等餐饮业已恢复70%左右;中餐、海鲜类餐饮业已恢复40%以上。“不少餐饮企业都通过积极自救走出了困境。”

餐饮企业积极自救

火锅店老板开着轿车送外卖

“2、3月份是旺季,前几年,我们一个店面一个月的营业额大概是70万元左右,今年的营业额同比下降了50%以上。”达州酒城火锅的老板胡建,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会持续这么久,虽然目前三个火锅店都已恢复营业,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胡建称,从1月28日关门歇业后,他们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数十名员工仍然要发工资。“若不想办法,那就是死路一条。”

在通川区餐饮协会的指导下,胡建将目光投向了“线上”。“我们尝试用社交软件平台线上销售火锅,没想到很快就成功了。”胡建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将南大街的火锅店作为加工点,采取“订单式”销售、员工上门送餐的办法,成功开辟了新的市场,这让不少员工也找到了事做——送外卖。

外卖帮火锅店渡过难关

疫情防控期间,胡建也变身为“外卖小哥”。“3月7日以前,我一直在开着轿车送外卖,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可以送20单左右。”胡建说,高峰期,他们的外卖销量可以达到每天80多单。外卖,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如今虽仍在亏损,但胡建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加大对菜品的研发力度,对现有产品和店面环境进行升级,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争取尽快扭亏为盈”。

行业协会化危为机

创新模式催生“网红菜品”

“疫情防控期间,通川区餐饮协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不到3天时间就实现了100%的协会会员单位关门歇业。”达州市通川区餐饮协会会长符波介绍,关门歇业后,仅协会的会员单位,就退掉了3万余桌订单,总共损失上千万元。

先期囤积的食材多,不营业没有收入,不少员工面临失业……如何自救,成了摆在100余家会员单位面前的难题,也是符波最为忧心的问题。

“关门,不等于停业。”符波介绍,协会通过商讨,最终推出三个应对策略:变卖先期储备的食材降低损失、积极开启线上销售模式、探索厨师进小区上门服务。这三个“金点子”,不仅让协会会员单位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还成功化危为机,催生了新的餐饮业态。

“我们倡导餐饮企业员工送外卖,避免了行业员工大规模失业;线上销售和上门服务模式的成功,则让整个餐饮行业看到了商机,提振了大家的信心。”符波举例说,扎根达州23年的“老地方餐饮”,疫情期间催生了不少“网红菜品”——有北京烤鸭、清明菜粑、萝卜煎包等,“截至目前,这三个菜品的网上销量仍然很大,北京烤鸭高峰期每天可卖出190多只,清明菜粑、萝卜煎包平均每天能卖出2000多个”。

“厨师进小区上门服务,很可能成为未来高端餐饮消费的趋势。”对通川区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符波建议餐饮企业积极探索尝试。同时,他还建议大家努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净菜”产品,开拓潜在市场,并通过深挖线上销售资源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等方式,提升行业竞争力。

倡导新“食”尚

通川区率先发起“公筷行动”

3月3日,达州市通川区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7号),有序开放大型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等经营场所营业;有序开放餐饮行业,可提供电话、网络订餐,鼓励线上供餐和无接触配送,禁止集体性聚餐、承办宴席(含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

此后的10多天,通川城区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城市的活力逐步恢复。火锅店、小吃店、烧烤店、夜宵店、大排档……纷纷开门,严格按照相关防疫要求,采取分桌、分餐等形式“重启”堂食模式。

“文明通川 公筷行动”启动仪式

餐饮企业公筷公勺展示

围桌合餐,虽气氛热烈,但也为疾病传播打开方便之门,3月23日,通川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餐饮协会联合发起“公筷行动”倡议,在达州市率先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新“食”尚,提倡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

加一双“公筷”,为全民健康加分,为社会进步加码。“餐饮企业首先要带头,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活动启动仪式上,相关负责人呼吁全社会参与,共同营造自觉用公筷、提倡用公筷的良好社会氛围,得到广大餐饮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在承诺墙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