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昭通脚印,附名家点评!

《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 月10 日,沈洋著的长篇报告文学《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范稳,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尚语,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大庆及 20 余位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编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主持了会议。

《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是《中国作家》杂志 2019 年第 10 期头条重点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全文近 20 万字,被列入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资助项目、云南省作协 10 部“新中国 70 周年献礼”丛书之一,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党的十八大以来,沈洋主动深入昭通市各县(市)及昭阳区永丰镇、旧圃镇等乡村体验采访, 收集了农村变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从昭通的交通变迁、城乡变化、水电及工业发展、苹果和马铃薯两大产业的培育到应对地震灾难的从容不迫和坚韧抗争、昭通作家群的异军突起、全面打响的脱贫攻坚战、易地扶贫大搬迁,沈洋都在作品中给予了精彩呈现。这部作品记录了昭通市如何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以及脱贫攻坚带来的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巨大变迁,整部作品内容丰富、大气磅礴、叙述饱满,是云南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部难得佳作。今年是全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之年召开的第一个扶贫作品研讨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昭通日报全媒体通讯员:曹斌 沈力 文/图)

脱贫路上的昭通脚印

——《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创作感言

自 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就对这部报告文学的采访和写作进行了准备,其间,因工作忙碌,断断续续地完成了一些片断。之前,因为各种缘故,碎片式地写过一些文字,大抵上是关于故乡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工业进程、交通变革、民情风俗的内容。

在昭通,曾经接连发生过彝良县和鲁甸县龙头山镇两次大地震,伤亡惨重。在地震发生后,我都及时赶赴灾区,奔忙于震中采访,分别完成了各 20万字的两部长篇报告文学《彝良大地震》和《遥远的洛泽河》(云南省文联和作协在昭通举办过研讨会)。2013年,溪洛渡水电站建设10周年。溪洛渡水电站是建在昭通境内永善县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是世界已建成的第 3 大、中国第 2 大巨型水电站,移民达6万人之多,其间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了记录下这一段悲壮的移民史,我和我的弟弟沈力走访了库区15个乡镇,采访从县委书记到移民群众200余人。我和沈力还自费乘坐班车辗转数千公里,赶赴溪洛渡移民安置点的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和玉溪市化念镇,采访搬迁到此的移民群众。在采访中,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抑制不住思乡之情,当场给我们背诵了李白的《静夜思》后放声痛哭,那种中年汉子离开故土的彷徨、焦虑和撕心裂肺的情状,彻底让我震撼。采访完成后,我和沈力创作完成了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他乡是故乡》,作品被列为云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在改革开放40 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正好在昭阳区委宣传部工作。我市 600 余万人口中,有 100 余万贫困人口,其中近 40 万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进城入镇上了高楼,彻底地挪了穷窝、断了穷根。以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阳区靖安新区为例,100 多幢高层建筑在一年之内拔地而起,6 个县( 区)的 4 万多名群众搬入新区,一座新城就此诞生。同时,区政府还为搬迁群众配备了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医院,配套了标准厂房,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为群众寻找合适岗位。这样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做到。那些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一夜之间“直过”到现代化的新生活。轰轰烈烈的搬迁场景,可谓前所未有,震撼心灵。许多感人故事,充满了善良和温情,更释放出磅礴向上、生生不息的力量,常常牵动着我的心,也再一次唤醒了我的创作欲望。我想,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大变迁,值得大书特书。作为一个写作者,不记录就是失职。因此,我在《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里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记录这个伟大的壮举。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昭通还引进了上市企业,打造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 5 万亩集中连片“昭阳红”苹果庄园,专门为从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搬迁来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如此超前的谋划和贴心的服务,体现了党委、政府时刻把老百姓的生存冷暖挂在心上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断断续续地行走在乌蒙山中,我走遍了昭通市的 11 个 县(市 、区)境内的金沙江、牛栏江、横江流域,走过滇川交界的大部分乡(镇)和村庄,深入到金沙江下游 3 座世界级的巨型水电站施工现场采访,钻进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参观,沿内昆铁路、G85 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访工人、住农家、行夜路、跨省市、访移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地震灾区采访,连续在彝良 地 震 震 中 奋 战 10 余 天 采 访 近 100人。我已经完全融入了故乡昭通 600万群众的生活,我能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我能听懂他们的语言,能看懂他们的眼神。我想,我的这些不成体系的片断式的采访和记录,不正是昭通 600 万人民群众建国 70 周年来的变迁日记吗?真实可信,不加粉饰,自然天成,带着温度,血浓于水。于是,我有了想要创作《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这部报告文学的冲动,要记录昭通进入新时代的沧桑巨变。

在《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的创作中,我尽可能还原我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我以乌蒙山片区扶贫主战场为着眼点,以政治眼光和平民视角多角度扫描、立体式解剖,力求客观、真实、声情并茂地去讲述中国脱贫故事的“昭通样本”。在时间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艰难历程;空间上,涵盖了昭通全境的山山水水;事件上,从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由传统种植到现代化苹果庄园的成功转型升级、“苹果之城”昭通的迅速崛起,到近 40 万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入镇、进城、上高楼,“挪穷窝、断穷根”、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播,再到产业发展、水利、电力及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凤凰涅槃的巨变,以及人们面对贫困和地震等自然灾难的坚韧与抗争。我想把这本书写成一部记录乌蒙山贫困片区昭通大地发展变迁的蜕变史,既有宏阔磅礴的气势,亦饱含人间亲情之暖意,既有大江大河之奔腾,也有悲悯温馨之大爱,读来既荡气回肠,又温情脉脉,既饱含深情,又不失客观和理性的“昭通传记”。但由于学识浅薄,功力不足,还有很大差距。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和文坛前辈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倍加珍惜,深入领会,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改进,力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沈洋“70 后”,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他在《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大救驾》等 10 余部作品,有的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选载,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专家评语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长篇报告文学《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是一部能让人感受到昭通巨大变迁的好作品,也是一部写出了昭通区域特色的作品。作品用了10个章节,写了昭通的山水,写了昭通的苹果、天麻和土豆, 写出了昭通的人文特质、磅礴气概和大美大爱。读了该作品和到了实地的感受,是高度一致的。

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评论家):读了这部作品,感觉到一个字:“大”。我去过云南多次,曾经跟着中国作协的钱小芊书记到过昭通调研。云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也是文学的大地,一些作家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学的云南。这部作品用“磅礴大地”4字很好,从中,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的“云南版本”“昭通版本”,看到了“中国式扶贫”的缩影。脱贫攻坚是我们文学应关注的重大题材。以昭通扶贫来展示城乡之变化,磅礴而有气势。我认为,作家常常要“我在访,我在谈,我在看,我在思,我在想”。没有“我”的创作,是空泛的,“让我的情感投入到理性的书写,让个人情感变成磅礴情感的书写”,是这部作品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徐 坤(《小说选刊》主编):从长篇小说《万物生》到《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的名字就感觉到,沈洋是一位 “心中有气度、有海拔”的作家,他是“官员里面的好作家,作家里面的好官员。”他有宣传部长的身份,又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加上实地踏勘与历史的考据相结合,形成了这样一部大气磅礴的作品和全景式地展现扶贫的成果,使其作品在内容、思想、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沈洋的这部作品,从农村生活一线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生活动态,提供了农村在发生巨变,即:农村在向好的方向变,农村在向富裕和文明变,这种信息非常珍贵,给我们增添了“亮色”。老实说,我们有的小说写的是农村,但生活非常压抑、非常地没有前途,生活里充满着绝望,充满着无奈。不管怎么说,沈洋的这部作品是从温热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我相信它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我读了《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的感受,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家国情怀。沈洋生活过的大山包,我们当年在他的陪伴下去过那里,他对那片土地,是怀有深厚感情的。

胡 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原主任):这部作品,沈洋写得很扎实,许多内容令人振奋。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云南在扶贫过程中许多鲜活的“亮点”。高速公路、高铁、新机场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港,仅仅是这些内容,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张 陵(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这部作品资料非常雄厚,思想非常丰富。写报告文学,我们要有问题导向意识,报告文学特别需要这样,所以同样一个题材,怎么样高于别人,怎么样提供更有价值的创意,怎么样提供更有价值的思想,都值得深入地琢磨。

王 山(《中国作家》原主编):我觉得作者写了很多内容,从苹果、天麻、土豆开始写起,写云、写雨,写怎么修水电站、怎么建铁路、怎么拓宽公路、怎么易地搬迁,充分地体现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和热爱之情,甚至是一种激情。我去过昭通,喜欢云南,也很喜欢昭通的人,喜欢昭通的山水。看了这部作品,觉得很振奋,很亲切。

王 干(《小说选刊》原副主编):这部报告文学是一部“有温度”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沈洋对昭通大地、群众、干部是有热情的,是“有温度的”,对脱贫攻坚这一项亘古未有的伟大工程是有极高热情的。

高 伟(《中国作家》副主编):我觉得这部作品能紧紧贴着地方的自然、地理、文化来展开叙述,不仅仅局限于扶贫。整部作品视野开阔,带有“地方志”写作的特点,方方面面都有,写得非常好。

陈福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作品的材料非常扎实,涉及不同的领域。要是一些地方再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精准提炼,那会更好,希望作者多加思考。

范 稳(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是一部解读磅礴乌蒙群山密码的指南之书,一部深入骨髓感悟昭通人“昭明通达、崇文尚义、勇于拼搏、敢为人先”之秉赋的重要作品。可以说,沈洋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长期关注国家确定的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昭通的传记。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在我国脱贫攻坚处于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推出,正逢其时,其以昭通一个600余万人口的贫困大市为单元,全方位、立体式地抒写了昭通在党的领导下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展示了中国西南地区城乡的历史性嬗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中国式精准脱贫的“样本意义”。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hdwk2158200)

审核丨@空

运营总监丨@俺是大笨蛋

实习编辑丨杨洋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