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精准防控不是一刀切,理性看待居家隔离安排

南都评论员 何小手

因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性风险加大,近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采取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具体的政策细节方面,不仅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同一个地区随着疫情的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广州白云机场,入境旅客需办理相应手续 南都记者 邹卫 摄

比如,北京规定所有从境外抵达的旅客一律需要集中隔离14天;上海、广东规定符合条件的入境人员可以居家隔离;而浙江对于入境人员一度也采取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两种安排,但3月23日下午,浙江省政府发布消息称,决定对入境人员均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不同地区对于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采取差异化的防控措施,直观地看,应与各地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有一定关联。截至3月23日24时,内地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27例,这些病例主要分布在国内大城市。

比如北京,截至3月24日12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2例,境外疫情输入压力较大,故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就相对严厉。至于浙江,境外疫情输入压力相对小一些,截至3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3例,而杭州此前就允许居家隔离。

但是,这种针对境外疫情输入的精准防控措施,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是杭州,此前境外人员居家隔离符合当地的政策规定,不过自一名16岁留学生从美国回到杭州后未集中隔离并“硬闯小区”的事件发生后,媒体披露这名留学生的同学回到杭州后被集中隔离,这种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引发质疑,杭州方面之后对政策作出了修正。

上述事件之所以发生,主要因为杭州的政策本身就存在一定弹性。按照当地工作人员的解释,“西湖区安排居家隔离,上城区安排集中隔离,都是符合规定的”,此前每个区执行的防控措施都“有一点区别”。但这种差异化的政策似乎并没有传达到位,很多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默认对境外人员要一律集中隔离,于是就发生了“硬闯小区”之类事件。

不仅基层工作人员存在对政策理解的不到位,公众对于入境人员的隔离政策更是存在某种偏好。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洋女婿回沪后拒绝集中隔离”事件,按照上海的规定,境外人员符合条件是可以居家隔离的,而这名男子能从机场出来说明具备居家隔离条件。其家人要求他集中隔离被他拒绝,与他违反政策要求拒绝集中隔离显然是两回事——集中隔离只是他家人希望做出的选择,但他不同意,于是有了后续安排。这本来是家庭内部的分歧,但被曝光后加剧了误解。

除普通人外,入境的公众人物一旦被民众发现没有采取集中隔离这种相对“硬核”的防控措施往往会遭到非议。舆论之所以对类似事件或行为表现出过激情绪,大概就是因为潜意识都认为,应该对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而居家隔离就是在搞特殊。

演员徐娇入境后居家隔离引起争议 图源南都微信公众号

公众对于不同隔离手段的评价迥然不同,集中隔离手段更被认可,而居家隔离似乎总让人不满意,有人甚至将后者视为不合规范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显然是一种偏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理性的过激防控诉求。

事实上,无论是上海还是广东,政策对于居家隔离都提出了严格的前置条件,一是要求先通过核酸测试,结果必须为“阴性”;二是具备居家隔离的居住条件,即“一人一户或一家”,也就是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

对入境人员采取何种隔离措施,应该根据防控政策要求来实施。无论是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都是针对具体情况所作出的务实选择,且皆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完全不必厚此薄彼。公众对居家隔离不妨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毕竟,当前需要的是精准防控,而不是一刀切的过激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