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使命与担当

编者按

作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陕西日报》在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报》的优良传统,以读者为中心,坚持“开门办报”“群众办报”,坚持常年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培养和带动一代又一代基层通讯员,使宣传报道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截至目前,《陕西日报》在全省的持证通讯员达1.3万多名。这些通讯员扎根基层,采写出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成为党报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值此创刊80周年之际,本报特邀请了8位通讯员和读者,请他们讲述与《陕西日报》的深厚情谊。

感谢陕报育我情

张宝贵

40多年来,在众多陕西日报社恩师伯乐的教诲帮助下,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干新闻搞研究,获得了100多个新闻奖,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得到中宣部的肯定,被破格提拔为原长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破格授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在庆祝《陕西日报》80华诞之际,我满怀感恩道出心声:感谢陕报育我情!

我是个长安稼娃,初中毕业后干过农活当过兵。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日报两位老师指点下,我结束了写稿10年未发表一篇的“推光头”历史,被原镐京乡政府聘为通讯报道员、被《长安报》聘为记者。

在陕报多位老师热心传帮带下,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快速提高。其中,陕报老师带我合作采写的《人粪尿忧思录》,获得了1989年陕西新闻奖一等奖;1990年,我采写的《长安田头出现“招手停”》,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现场短新闻二等奖。1992年,陕报老师同我合写的《长安田间出现“集团军”》,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1993年6月,在陕西省记协第四届理事会上,时任省记协主席的张光指定我发言介绍新闻创优体会。

要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陕西日报老师的指点下,我走上新闻采写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之路。因为有理论做支撑,我采写稿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拓展。

1995年5月至1997年9月,陕报总编辑指导我同其他3人合作采写的《长安“股份田”》报道,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省、自治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专程到长安听取汇报。

从长安“股份田”开始,我对农村土地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步。2009年夏,我同陕报老师合作撰写了《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此报告获得了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同《陕西日报》结缘改变了命运。饮水思源,我倍感《陕西日报》是通讯员的恩师伯乐,是通讯员的良师益友,是通讯员成才的摇篮。

老百姓自己的报

秦东风

我与《陕西日报》结缘40载,获评陕西日报社“优秀通讯员”近30次,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奖项;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成为中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这一切,都离不开陕西日报社老师们的悉心栽培。

1980年,我结束了军旅生涯,次年步入航天六院工作至今,渐渐喜欢上了这张咱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读报、抄报、剪报、用报是我的“家常便饭”。我尝试给《陕西日报》投稿,起初偶有“豆腐块”见报,但我笔耕不辍,也不怕被泼“冷水”。

我深谙写作是个慢功夫,缺乏恒心与毅力断然不行。我涉猎多种读物,《陕西日报》是我的最爱。它国内外新闻、百姓生活、文化娱乐应有尽有,每天一份,常看常新。

爱上《陕西日报》,从评报开始。2000年7月18日我写的《对“陕西日报”的几点意见和建议》被《陕西日报》全文登载且配发了编者按,肯定了我的做法,自此我一发不可收。

给《陕西日报》写稿,从新闻评论开始。《陕西日报》的《周末谈》《视点》《经济短评》《财经论语》《评论周刊》等栏目,我的评论稿件常被采用,2015年前后,每年采用稿件20篇左右。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幸得到陕西日报社多位部门领导及编辑、记者的指导。我的拙作《老王的滋润生活》获《陕西日报》“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奖后,编辑老师还主动转达评委对作品的肯定,使我倍感温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撰写的抗疫作品诗歌《致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在2月13日《陕西日报》副刊登载,极大鼓舞了我的文学创作热情。

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好作品是用脚走出来的。深入一线接地气,心贴大地与人民同行,作品何愁不能引起共鸣?《陕西日报》是棵常青树,陕西日报社编辑、记者的敬业精神和对作品的精雕细琢,不断提醒我要写好文,先做好人。新闻的召唤,在更远的前方。

群众冷暖记心怀

独萍

14年前,我与《陕西日报》结缘。14年来,《陕西日报》陪伴、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进步。

2006年,我还是一名宣传战线上的“新兵”,新闻线索怎么找?稿子怎么写?都是时常困扰我的问题。当时,与我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是位老宣传工作者,他对我说,要想在机关把宣传工作做好,首先要多“读”,注重积累。于是,我养成了每天浏览当天《陕西日报》的习惯,学习记者采写稿件的视角。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反复琢磨,我从一开始苦恼于找不到新闻线索,到如今善于从重要活动、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果中发现新闻线索;从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简讯,到写2000余字的通讯,文章逐渐从稚嫩到成熟。我的稿件陆续刊发,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进步都与读报学报密不可分。

2016年,我被调到省人社厅宣传中心工作。作为一名省直机关单位的宣传工作者,我与《陕西日报》越走越近。当时《陕西日报》的跑口记者给我讲,一位下岗职工读到她采写的一篇再就业文章后,辗转找到她,希望她能帮助自己找工作。后来在她多方联系帮助下,这位下岗职工顺利入职。听完她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一名合格的宣传工作者不仅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更要有一种关心百姓冷暖的情怀。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社部门制定的每一项民生政策,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我荣幸地被陕西日报社评为“十佳通讯员”。

作为省人社厅宣传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及时宣传好每一项民生政策、每一条民生信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人社事业的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责无旁贷。

今后的日子,我愿意延续与《陕西日报》的“情缘”,更多地深入人社工作一线,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稿件,讲好我省的人社故事。

廿年耕耘苦亦乐

李进林

我是一位来自大荔的农民,今年74岁。我爱好新闻,也爱好写作。1998年秋,在陕西日报社的推荐下,我有幸参加了陕西日报社第30期通讯员培训班,从此和《陕西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难忘一个月的封闭培训。全省20名通讯员聚集在陕西日报社编辑大楼进行培训,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同时结识了资深编辑和高级记者,聆听他们多年的采访生涯和写作经验。他们帮助初学写稿的通讯员敲开了新闻大门,为这些门外汉充电。特别是我,也因此更加喜爱新闻这个行业。

在这20年间,采访、写稿、投稿是我生活的一大部分。为了采写稿件,我抛开田间的农活,放下家里的家务,去践行自己在报社许下的诺言。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给自己制订了月、季度、年发稿任务。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不管刮风下雨,我每天骑自行车四处采访。在写稿中,为了准确,我一个细节一个细节、一组数字一组数字逐个核实;为了稿件的时效性,我常常清晨五六时就从家里出发,自费搭早班车到报社,让编辑们指导修改稿件,下午返回时再带些从编辑处拿来的《报刊荟萃》《新闻知识》《陕西日报通讯》等刊物回去学习,如此这般,乐此不疲。

20多年来,我每年不下20次往返在陕西日报社到大荔县的路上,报社编辑老师们从不嫌麻烦,把我当成他们的农民朋友,总是热情耐心指导。老老实实写稿,扎扎实实做人,为报社争光,这是我个人一直以来的追求。

一个老农民写稿持之以恒,且稿件常见报端,在全省并不多见。我的新闻之路越走越宽,成绩越来越显著,我被陕西日报社年年评为“优秀通讯员”。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陕西日报社每年召开的优秀通讯员表彰培训会,我都有幸参加,可以与全省各地的同行们欢聚一堂,交流写稿成果和经验,还能进行实地采风,不亦乐乎。

在庆祝《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老通讯员,愿全省更多的年轻优秀通讯员,接好我们的接力棒,为《陕西日报》增光添彩!

两代人的不了情

王勇

我最早接触《陕西日报》是在1977年,那时我高中毕业待在家里,等着去农村插队,闲时,便翻看父亲王震学过去发表在《陕西日报》上的新闻报道、照片、评论等作品的剪贴本。

我父亲1957年转业到宝鸡一家大型军工企业从事宣传工作。1960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刘少奇、朱德、陈云、聂荣臻等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父亲工作的工厂视察,给大家鼓劲加油,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干劲。

父亲当时非常有幸地参加了接待工作,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文革”中,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照片保存下来。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给刘少奇、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反昭雪,《陕西日报》很快就在报纸显著位置、用很大的版面刊登了父亲拍摄的刘少奇当年来工厂视察的照片。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中午全家人一起吃饭时,父亲拿出了那张报纸。我们边看报纸,边听父亲讲述当年的感人情景。讲着讲着,他的眼睛湿润了……

在陕西日报社记者和编辑们多年来的热情支持和热心帮助下,父亲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父亲精心写成的、讲述当年跟随陈毅元帅进藏的回忆文章《陈毅在唐古拉山》,荣获中宣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全国大型征文一等奖。当时,《陕西日报》还刊登了父亲获奖的消息。

父亲在世时,每去西安出差,只要到了陕西日报社,总喜欢在报社大门口以“陕西日报社”这几个字为背景,拍几张照片留念。

我参加工作后,也在宝鸡一家军工厂从事宣传工作,编厂报,写新闻报道,向《陕西日报》投稿。1992年9月,我厂投资近亿元,引进当时世界先进技术建成的陕西凌云蓄电池厂正式投产,我和陕西日报社记者一同采写了稿件并刊发后,为我厂蓄电池产品打开全国市场,起到了有力的宣传作用。

我坚持写新闻报道30多年,蓦然回首,几十年了,我家父子两代人,与《陕西日报》已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新闻给了我力量

缑永强

我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对外宣传工作。20多年的工作经历,我和《陕西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单位推荐我到陕西日报社通讯员培训班学习。培训结束后,我第一次给《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专刊投稿,发了4张新闻图片。我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形:稿件寄给报社后,编辑很快便打电话,让我来报社面谈,当面详细询问了采访和拍摄的相关情况,认真修改了原稿,并把照片的不足和优点一一告知。就这样,一组普通的图片变成了鲜活的新闻,同时还配发了编者按。最终,该组图片刊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合格通讯员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要用发现的眼睛去拍摄,用心去写作。只有这样,写出的稿件才有深度,拍摄的照片才会有冲击力。

在报社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从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开始,20多年来先后在《陕西日报》及医疗行业报刊发稿1000余篇。特别是1999年6月10日《西北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图片新闻,在陕西日报社推荐下获得了当年陕西省新闻摄影一等奖。2008年5月,西安交大一附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赴震区救治灾区人民,我随队工作,同陕西日报社记者一起深入震区一线——四川省广汉市、甘肃省康县、汉中市略阳县采访,及时、准确采写并刊发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结合我们医院158名队员在武汉的救援工作,我配合陕报采、发稿20余篇次,其中3月11日陕报整版刊发的报告文学《通往春天的日与夜》 获得了广大读者及网友积极转发和点赞。

这些年来,我对新闻工作一直充满着激情。因为新闻不但给了我力量,同时也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和陕西日报社各位老师的鼓励支持分不开。今后我要加倍努力,做一名优秀的通讯员,认真写稿、用心拍照,用实际行动回报陕西日报社的关怀和支持。

党报邀我当“记者”

元亚娜

2018年7月2日,我和其他县(区)宣传部推荐的通讯员一起走进了陕西日报社,参加报社组织的第一批基层骨干通讯员培训。这次培训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训,我们是以各部门见习记者的身份挂职学习,我当时被分到了记者部。

初次走进记者部办公室,与各位老师在一起办公,我既紧张又激动。好在老师们都平易近人,悉心指导我写作。在报社半年的学习时间里,印象最深的是我参与了记者部策划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陕西 在那“鸡鸣三省”的地方》大型系列专题报道。7天时间里,我们分别走进湖北郧阳、河南淅川和陕西商南进行采访,在“一脚踏三省”的土地上,通过对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讲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边关”故事,展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采写的稿件《黄张保:勤劳敲开幸福门》获得了2018年度陕西日报通讯员新闻一等奖,我也获得了2018年度陕西日报社“十佳通讯员”称号。

曾经在学生时代就梦想当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如今,我成为陕西日报社的一名通讯员,从当时对新闻宣传的懵懂状态到逐渐走向成熟,我特别感谢陕西日报社为全省通讯员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

通过在报社的学习,我明白了新闻宣传工作要把身子沉下去,与群众多交流,善学习、勤思考,不断开拓新视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创作出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优秀作品。今后,我将继续把镜头对准群众,把创作贴近群众,讲好黄陵追赶超越的故事,提升我们黄陵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走进陕报当“记者”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在庆幸自己有这一机会的同时,我也希望今后陕西日报社能吸纳更多的骨干通讯员,走进报社在岗培训,通过真刀真枪的“实战培训”,让通讯员快速进步成长,为全省基层新闻宣传战线培养更多人才。

当好“铁杆”通讯员

何祥弘

25年来,尽管自己的工作几经变换,但我每天都看《陕西日报》。不论是过去的纸质版,还是现如今的电子版、网页,再忙再累,我都会浏览。

除了“铁杆”读者的身份,我还是一名陕西日报社通讯员。正是《陕西日报》的引领和激励,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一直向前,曾连续18年获得陕西日报社“优秀通讯员”光荣称号。

1995年10月,我从部队退役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的职责是新闻宣传和材料撰写。从此,我就和《陕西日报》有了不解之缘。

1996年,原南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平坟还耕,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入土为安的老观念在老百姓心中已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时间内扭转他们的想法,谈何容易!可由于我们大力宣传,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后来,我把这些情况写下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寄给陕西日报社。没承想,一周以后,报社群工部一位编辑给我回了信。她在信中写道,“字写得工整、字体很好看,稿子的主线抓得很准”,还把我的稿子在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红色笔做了圈点。拆开信件,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心里甭提有多甜蜜了。从那之后,我给《陕西日报》写稿的劲头一发不可收,当年,就在《陕西日报》发表各类稿件45篇,被陕西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从此以后,我就专注给《陕西日报》写稿,《百姓话题》《新闻调查》《读者来信》等栏目都发表过我的稿件。

弹指一挥间,陕报迎来创刊80周年。现在的《陕西日报》,有了全新的视角,有广度更有深度,栏目多了,信息量大了,内容更丰富了,指导性也更强了,读来,总让人为之激情涌动。

一份报纸,承载着一个希望。我对《陕西日报》有着至深的感情,它是我的挚友和知音,是我进步的阶梯,是我心灵的归宿、筑梦的地方。我将一如既往地为《陕西日报》写稿,当好《陕西日报》的“铁杆”通讯员。

本组照片均由本报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