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真正的旗舰,指挥控制舰队的大脑,堪称美军最老却不可或缺

前言

1956年11月11日 苏伊士危机期间 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母 福莱斯特号航母(远)第六舰队旗舰得梅因号重巡洋舰和塞文号补给舰正在前往亚速尔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母以其独特的海空攻击方式和优异的海战表现异军突起,成功取代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最为倚重的海战兵器和舰队主力。然而,受制于甲板寸土寸金的空间,航空母舰并不能像战列舰和巡洋舰一样将甲板以上大量空间用于安装大量设备和布置舰队指挥中心。于是,在二战乃至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海军舰队的指挥中心和舰队旗舰职位都由拥有一定改装基础,舰龄较新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得梅因"级重巡洋舰等战斗舰艇担任。

需求促进发展

不仅指挥舰做不好,本应承担的作战任务也变得难以完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美国海军舰队规模的增长以及作战任务和作战行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非专业的作战舰艇在担任舰队指挥舰的过程中愈来愈力不从心。日益增多的电子设备和通信装置让即使是像"衣阿华"级这样的超级战舰也无法实现完美兼容,舰队指挥因为繁多设备的信号互相干扰中断和仅靠人脑难以及时分类处理各种信息,这在1960年代初的北约大型军事活动中令美军头疼不已。1963年,深彻认识到只靠改装战斗舰艇已经无法满足美国海军指挥作战通信要求的美国海军和国会达成一致共识;专门为舰队行动和两栖登陆作战协调指挥设计一款大型指挥舰艇对于海军发展和作战行动是必要且是迫在眉睫的。

LLC-19"蓝岭"号

LLC-20"惠特尼山"号

同年,由国会资助,"蓝岭"级两栖指挥舰项目正式立项,1967年,"蓝岭"级两栖指挥舰首制舰"蓝岭"号在费城海军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次舰"惠特尼山"号也于2年后的1969年在新港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因为舰体基于美国首型两栖攻击舰"硫磺岛"级,"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建造速度相当快,首舰"蓝岭"号于1970年11月14日服役,二号舰"惠特尼山"号也于1971年1月16日加入美国海军序列。

世界首型专用两栖指挥舰

富士山下的"蓝岭"号两栖指挥舰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是世界首型专门为舰队指挥通信和协调用途建造的舰艇,该舰长194米,宽32米,满载吃水8.1米,最大排水量18874吨,舰体内部衬有凯夫拉纤维材料用于增强重点部位的防护,最高速度23节,16节航速时续航距离超过13000公里,能携带2800吨燃料,舰上人员由船由52名军官和790名士兵组成,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舰队指挥舰艇。

"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的舰体设计基于"硫磺岛"级,因此"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同时亦有着不俗的两栖作战能力,标准装载模式下,"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能携带3艘LCP大型人员登陆艇,2艘LCVP车辆人员登陆艇和1艘人员汽艇以及除CH-53"海上种马"外,任何2架直升机,"蓝岭"级可独自发起支持营级别的登陆行动。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的健身房 理发店 商店

除此之外,"蓝岭"级在可居住性方面的进步也十分明显。健身房、空调、商店、宽敞的厨房和娱乐区域应有尽有。而且,除了军舰配置中的842人,"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还能额外为200名军官、400名舰员和100名女性舰员提供宽敞的住宿,可谓是新时代的"蓝岭"旅馆。

琳琅满目的船电设备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拥有强大的指挥调控能力

当然,作为一艘两栖指挥舰艇,"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该舰安装的大量先进船电武器设备和宽敞的舰队指挥中心。"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满载排水量接近2万吨,整体结构两栖攻击舰构型。因而,"蓝岭"级拥有足够的甲板空间可以用于协调安装各种船电天线设备而不用担心信号干扰。该舰上层建筑被集中布置在舰体中部,可能会对船电系统造成干扰的系统和装置都被安装在甲板下方,在实际使用中会造成严重信号干扰的收发天线被分开安装在舰首和舰尾,经过以上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甲板区域不仅极大的解决了大量船电设备安装所造成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就视觉感官来说,也可以说是十分整洁干净。

"惠特尼山"号两栖指挥舰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的主要船电设备包括;卫星通讯天线SSR-1、WSC-3超高频、WSC-6 超高频和USC-38超高频,作战数据分析系统设施AIS(两栖指挥信息系统)、NIP(海军情报处理系统)、NTDS(战术数据系统)、摄影实验室、文件出版设施,舰队指挥设施有船舶信号开发空间(SSES)、登陆部队行动中心(LFOC)、联合情报中心(JIC)、支援武器协调中心(SACC)、直升机后勤支助小组(HLSG)、战术空中控制中心(TACC)、直升机方向中心(HDC)和直升机协调组(HCS),搜索雷达有SPS-48C三维空中搜索雷达(1995年被从巡洋舰上退役的SPS-48E雷达取代)、MK23搜索雷达、SPS65(V)1对海搜索雷达以及导航雷达LN66、SPS64(V)9和URN20/25"塔康"。

指挥协控的跨时代进步

"惠特尼山"号上的联合作战中心和计算机工作站

以上设备和系统均由联合海事指挥信息系统总领,"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是美国海军装备序列中首型大量应用先进计算机的作战舰艇,通过联合行动中心内大量功能强大的先进计算机和技术人员,"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几乎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美国海军过去在面对大量信息资料的脑力识别分析,手动分类提交信息资料所造成的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地中海2011年 来自北约成员国的联络官与登上两栖指挥舰"惠特尼山号"与"奥德赛黎明"联合特遣部队成员会面 讨论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联合海事指挥信息系统(JMCIS)和联合行动中心内的计算机工作站相辅相成,加上自动贴片面板和计算机控制的交换矩阵,所需通信设备的任何组合都可以快速连接进而展开大量信息和指令的传输,系统框架内的中央数据库通过舰上的船电设备收集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和数据,计算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迅速将信息分类,并以战术图等形式直观的展现给舰队指挥官,而不是将厚达1.8米的电报堆在司令室,这疑是跨时代的进步。

美国海军40年指挥和协调经验的结晶

2014年5月30日 爪哇海 美国第七舰队旗舰美国海军"蓝岭"号与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的补给舰"查尔斯·德鲁"号进行海上补给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获取处理信息能力的进步使舰队指挥官能够迅速评估并集中注意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23节的舰队航速与美国海军常规水面舰体巡航航速相当,强大的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和情报提供能力让"蓝岭"号和"惠特尼山"号在长达50年的服役历程中长期任职第七舰队旗舰和第二舰队旗舰,并活跃在美国从越战到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的每一次军事活动中。不同于过去并不完美的从商船或者运输船改装而来成为临时指挥舰艇的二战前辈,"蓝岭"级从龙骨建造开始就瞄准舰队指挥和协调能力,"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的投入服役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大指挥和协调能力代表了近40年来美国海军在应对控制和协调的困难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直到今天,"蓝岭"级两栖指挥舰也被认为是美国海军的重要中枢神经舰艇。

"蓝岭"级的终点2039

2018年1月升级完毕的"蓝岭"号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自1970年投入使用以来,其服役时长至今已经接近半个世纪。2011年,在美国海军海军部长的支持下,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和军事海运司令部开始联合致力于"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的延长使用寿命计划。该项目计划通过对"蓝岭"级两栖指挥舰系统设备的维修和大修、过时设备的更换以及延长个别系统、空间和设备的现代化、船上发电和配电、暖通空调升级、操作空间优化、可居住性、安全改造和舰体腐蚀控制,让"蓝岭"号和"惠特尼山"号可以服役至2039年。至2018年1月时,"蓝岭"级两栖指挥舰首舰"蓝岭"号已经完成升级工作。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后继乏舰

2020年2月22日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和"布什"号航空母舰

"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在漫长的服役岁月中虽然表现极其出色,而且于新世纪获得高级升级待遇,将服役至2039年,堪称是海军界的"B-52"。但是,长达70年服役期限的背后,也暴露出美国不想继续发展两栖指挥舰的意愿,和两栖指挥舰这一舰种将于2039年退出世界海军装备序列的现实。过去,由于设备体积和天线信号干扰等问题,经常要进行大规模多国海上联合演习的美国,开发一型专用的两栖指挥舰用以提供安装大量设备装置天线显然是必要的。

现代各国海军都将指挥和控制中心集成在两栖攻击舰和大型导弹驱逐舰上

然而,伴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美国海军许多水面舰艇已经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布置更先进的船电系统用于舰队指挥,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全舰计算环境,这些舰艇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其处理接受分享信息的速度已经与"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处于同一水平。目前,"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唯一明显的优势就是其接近2万吨的舰体赋予船员的良好生活条件,不过,从整体能力来看,这终归是瑜不掩瑕。

"蓝岭"级应该是最后的两栖指挥舰

或许一艘全新基于现代的的两栖指挥舰会比"蓝岭"级、"美国"级等舰艇拥有更为强大的指挥协调能力,但代价是什么,能力又是否会过剩?"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平均每吨满载排水量的造价为4110美元,吨位平均成本仅次于"福特"级航母、"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和正在建造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其高昂成本的原因主要是大量船电设备的安装。因此,将来无论是处于性能还是成本考虑,"蓝岭"级两栖攻击舰都应该是最后的两栖指挥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