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电力:老乡眼里的电力扶贫

老乡眼里的电力扶贫

——国网宁夏电力定点帮扶团结村

扶贫工作纪实

“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也没有阻止国网宁夏电力派驻团结村第一书记陈昕及扶贫工作队员,走进田间地头助农民春耕——戴口罩、不唠嗑,分时下地、分散干活,信息化、机械化手段齐上阵·······”改变的是增加了防疫措施,不变的是辛勤耕作的春耕图。

眼前的这一幕,发生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红寺堡区团结村。

1999年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红寺堡扶贫扬黄工程建成。同心革命老区新庄集乡张台等15个自然村的村民,奔着黄河水搬迁而来。分别来自不同村庄的村民,为谋求共同幸福而取名团结村。在全国最大的移民安置区内,团结村是全自治区最大的一个行政村。

干旱、少雨、风沙大、日照强,自然环境恶劣,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差,是团结村处于贫困的主要因素。为加快团结村摆脱贫困走向致富步伐,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号召,开始定点帮扶团结村。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事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多年来,国网宁夏电力认真履行央企“三大责任”,按照中央及自治区扶贫工作部署,变“劣势”为优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自身优势,制定团结村精准脱贫计划;派驻扶贫工作队一张扶贫蓝图绘就,一任接着一任干,课题只有一个,就是“怎样的脱贫措施才能使贫困户们脱贫”。

打赢扶贫攻坚战,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3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58次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批准同心县、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刻,团结村统计数据显示,常驻人口有3732户、14461人。有建档立卡户636户2317人,已脱贫618户2245人,未脱贫18户72人,贫困发生率0.5%。2019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达12250元。

昔日黄沙满天飞,今朝绿色不起尘。电力扶贫“动真情、实帮扶”带来生存环境的极大改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显著改善,村民们直夸“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现如今,出门走的是硬化路,喝的是自来水,照的是光伏电;致富的路子宽了,脱贫的劲头足了。”这是团结村村民间相传的一句顺口溜。相传真实否,“脱贫未脱贫,关键看老乡。”笔者带你走进老乡家,从每一个老乡的家庭变化中,一探团结村电力扶贫的成效。

丁永珍爱看“晶太阳”APP

走在团结村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整村集中连片的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排列整齐,在高原充足的日照下,宝蓝色的光伏板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场面宏大,蔚为壮观。目前为宁夏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连片区。

建档立卡户丁永珍,是首批建屋顶光伏电站的示范户和受益者。他家的光伏板总是擦得亮晶晶的。他说,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阳光照照射,每天从手机APP上看实时发电的数据,他十分地开心。没想到俺家能有自己的光伏电站,自用、上网太好了。

2017年7月,国网宁夏电力依托自身优势,为使建档立卡户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在团结村实施自然户屋顶分布式光伏连片接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户均安装容量5千瓦)。为确保屋顶光伏顺利接入并网发电,国网宁夏电力投入资金1577.56万元,新建安装了20台配电变压器,并对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与建设。

从丁永珍第一个上网卖电开始,到目前团结村已形成近千户光伏发电厂建设规模,全村建档立卡户基本覆盖。每户除去自家用电量以外,余额并网。据城镇供电所并网发电户实时数据统计,每户年发电量7500—8200度,年收入为5500元左右。电力“晶太阳”带来一个个贫困户稳定可靠的“阳光收益”,圆了贫困村的光伏梦,点亮了百姓心灯。

马平俊家养上“萨福克”

村民马平俊曾是建档立卡户。今年50岁的他在本村种田养殖户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见到他时,刚从村上一家甘草收购处打临工回来。在他家院子里有一个小的养殖圈棚和一个新建的标准化养殖圈棚,圈里有大小30多只,个个毛色发亮,膘肥体壮。在给羊只添完饲草后,他告诉笔者说,那只又高又大的公羊,是英格兰“萨福克”,与本地羊杂交后的“二转子”羊,肯吃能喝,上膘快,好操心。他还说,这母羊可不能让太肥,不然就膗了不怀羔。现在一年两茬羔呢!每次两只羊羔,一年下来就是1个变5个。“现在养羊政府奖励政策好,到今年年底争取发展到一百只羊”马平俊充满自信地说。

改传统种植、养殖方法,在庄田里种玉米、饲草,以农促牧,以牧肥农,农牧业相结合,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该村实际,精准施策指导农民致富一条好路子。为了解决马平俊这样养殖户的用电问题,吴忠公司投资7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户户通动力电工程。马平俊说他家粉一次草料可用一个多月,用电很方便。据统计,该村现已发展种植合作社32家,养殖合作社19家,“萨福克”“杜泊”成为养殖户的最爱。肉牛存栏1840头,羊只存栏24680只。种养殖产业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李月兰寒门走出四学子

2006年李月兰丈夫因车祸去世后,上有两个老人下有四个孩子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家也因此成了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她说:“好在有电力公司的真情帮扶,现在年年都有新变化,孩子们争气有出息。非常感谢宁夏电力公司,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温暖。”

现年48岁的李月兰外表瘦弱,但却是个女强人。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在公婆眼里,她是一个孝顺勤快的好儿媳。一个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的女人,凭着顽强、坚韧的毅力,硬是将四个孩子拉扯大,并先后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大女儿丁佳萍,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大儿子丁玉峰,宁夏医学院毕业;二女儿丁佳荣,宁夏大学毕业;二儿子丁玉强,西安交大在读(大三),是红寺堡区2015年635分的高考理科状元)。用李月兰的话说,四个大学生是给她长了精神,也给她带来了很重的经济负担。她家的事是十里八乡的传奇与榜样,也由此而成为宁夏电力公司开展扶贫工作“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旧”精准施策的典型示范代表。让她欣喜且不能忘却的是四个孩子上大学不仅得到了宁夏公司捐资助学基金的资助,同时还得到了宁夏公司爱心人士的“一对一”结对帮扶。现在三个娃毕业,有了工作,大女儿丁佳萍还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银川新区管委会工作,并已成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正是国网宁夏电力产业扶贫的精妙之处。只有切实抓好教育扶贫,全面改善和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致富信念、劳动质量,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由“输血”变“造血”的目标。据了解,国网宁夏电力扶贫帮扶以来,为该村小学捐赠图书、学习用品、棉衣、玩具等物品,组织志愿者开展特困家庭小学生“微心愿”、“爱心暖春芽”活动,鼓励家长认识知识改变命运,激励学生立志求学。2017年国网宁夏电力“金秋助学”为89名大学生一次性助学捐赠18万元。

吴兴俊家“羊把式”房子谁翻建

吴兴俊家一个特殊的家庭,也是村上的兜底户。吴兴俊因贩毒服刑,家里留下一个女人神智不太好,一个儿女半身不遂,一个儿子还有点抑郁。家中有两间像山里“羊把式”房子一样的土坯房,其中一间因雨水半塌,一家人挤在仅有的一间房里。陈昕将了解到住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向吴忠公司领导汇报后,发起职工捐款筹得资金3.9万元。同时又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获得3.9万元危房补贴和1万元民政补助,并于2019年9月前,为其建成60余平方米两间砖混结构的房屋。之后,热心的陈书记又联系到红寺堡职业中学,将辍学的男儿子送进了学校,工作队队员还给买了从里到外的两身新衣服。在平时还叮嘱村委会给予生活方面的关照。

关注弱势者,使其居者有其屋。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做到了,村里的百姓们也看到了,都称赞说电力扶贫真情真意。2019年工作队共计完成危房改造57户,其中C级危房45户,D级危房12户。至此,全村户户有安全住房。

马万青战胜病魔赞帮扶

马万青是低保户。已是60岁的他,看上去精神头不错,要不是陈书记介绍说,还真想不到他是一个做过两次手术的癌症患者。就在他誓言脱贫的2019年,他因病住进了宁夏附属医院,前后两次手术,他撑了过来,可也花去不少钱(除医疗报销外)。马万青出院的时候,他和两个儿子为住院费的事都快愁死了,没想到国家给报了70%(第一次手术),花了1.8万元;第二次医院和民政(低保)两次报销后,个人才花了0.4万元。我活了60岁了,要不是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医疗好政策,我怕是人财两空了。

马万青说,他与病魔作斗争,保持好心情,多亏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帮扶责任人万占彪(天能公司一公司经理,共产党员)。万占彪每个月来一次他家,不但给他讲国家扶贫政策,还帮他办大病医疗本,讲医疗保健知识,鼓励他与病魔战斗。每次走的的时候,总是要再三叮嘱他保养好身体,好好生活。正是有了这样关心与鼓励,前不久,马万清到医院复查情况良好。一向开朗的他,脸上又多了微笑。

据了解,全村建有标准化卫生室4所,配备持有乡村医生资质的村医6名,全村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养老保险应缴尽缴。和马万清一样的66人得到了大病集中救治。

用爱心真情帮扶百姓,解村民急难事。国网吴忠供电公司62名党员干部,与团结村264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形成企业、员工共促精准扶贫的合力。像万占彪一样的帮扶责任人,走进农家,与帮扶对象交朋友施爱心,送致富点子、结对助学、赠衣送物,让贫困户增信心、抖精神,倍感温暖。“摘帽后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一对一’就是要做好动态管理,及时对症下药,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陈昕仍不忘时时提醒每一个帮扶责任人。

周月琴挣钱养家“扶贫车间”好

周月琴,男人因病去世,一个人带三个男孩子(大的18岁,小的12岁)艰难度日。2019年,村部扶贫车间招商,把在山东威海创业成功的姚世华(红寺堡区新庄集乡人)招来了。姚世华亲手创立的坤和集团是一家对外贸易的服装加工企业,在外有订单,实力雄厚。吴忠公司立足长远负荷预测,加班加点为其安装630千伏安箱变一台,全力支持团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扶贫车间用电无恙。

成功引进服装加工企业后,周月琴因家庭困难,驻村工作队十分关心,将其招进作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员工。周月琴由农民转为工人,有了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周月琴说,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家,还能挣上钱。每月保底工资1500元,再算上计件工资,每月可收入2000元。这让她十分地高兴。

该村党支部书记丁生红说,因为疫情,扶贫车间才刚刚复工复产。目前120名员工已全部到岗,正在加工的是羽绒服,订单是俄罗斯的。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二期要准备1800平方米的厂房,届时,团结村剩余的女劳动力,将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

王广斌家黄花菜“不凉”

王广斌,家住新庄集乡东川村(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帮扶村),家庭4口人,是2014年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户。王广斌所在的东川村处在红寺堡扬水末端,灌溉用水紧张,致使土地日益沙化,出现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现象。2017年底,东川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后,王广斌开始试种12亩黄花菜成功,2019年收入达3.2万元。成为东川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下子摘掉了贫困帽子。王广斌高兴地说:“明年是他家黄花菜的盛产期,可望每亩有5000元收入。”

国网吴忠公司派驻该村第一书记阿涛,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开展特色种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建档立卡户+种养殖大户”的模式成立了宁夏富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黄花菜种植、收购、晾晒一体化操作,延伸黄花菜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了建档立卡户脱贫增收。目前,全村种植黄花菜5300亩,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使该村101户311人建档立卡户脱贫摘帽。阿涛说,今年将重点解决该村配套烘干房和设备,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采访结束时,在村部大院见到一身灰尘的陈昕,他说:“疫情下的春耕生产是重头戏,季节性很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万万马虎不得。”

团结村脱贫摘帽只是阶段性成果,要进一步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指标,仍需要不懈地努力。谈到下一步扶贫工作,陈昕说,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宁夏电力公司“政治站位必须再提高、重点任务必须再明确、各级责任必须再压实、组织领导必须再加强”的具体要求,深入农户对照扶贫标准查损、查漏、查短、查弱,商讨补失、补缺、补齐、补强办法,以“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的斗争精神,埋头实干,应对挑战,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

来源:金兵

编辑:刘趁

校对:王安琪

万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