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离婚率会升还是会降?心理专家用几道计算题硬核解答了

有网友问道:“离婚预约爆满不一定是全国普遍现象吧?这轮疫情过后,离婚率到底会升还是会降呢?”

对于这个问题,局长请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肖震宇老师,他给出的答案是:“可能升”,也“可能降”。

朋友们,这可不是一句废话哦,你且听他细说。

首先要说明,虽说离婚率的变化是“可能升”也“可能降”,但它“不升不降”的概率也是有的,但只是很小。就好比你扔个硬币,一般来说,朝上的一面非正即反,但也有扔到刚好立住不倒的可能,只是非常罕见而已。

那么,为什么说“可能升”

也“可能降”呢?

有趣的是这个“可能”,并不由人们是否真的有离婚意愿来决定,而是取决于不同的观测方式。

这就是说,评判离婚率的变化关键在于,对“离婚率”或者说“离婚率计算公式”的定义。

国际上惯用的粗离婚率计算公式是:粗离婚率=年度离婚对数/总人口。按照这样计算的话,我国2018年的粗离婚率是3.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此外,还有一种更加精细的“精离婚率”计算公式:精离婚率=年度离婚对数/已婚妇女人数。这种方式更准确些,但是需要知道当年的已婚妇女人数,所以一般只在每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时,才能够计算出精离婚率,平时这个数据是查不到的。

再回归到我们的讨论当中。

在疫情结束后,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粗离婚率计算,得出的结论在很大概率上是下降的。

导致这个计算结果的原因也与往常不同。

就拿西安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来举例,3月2日起,西安市17个婚姻登记处虽然已正常上班,但是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每个婚姻登记处每天预约办理的离婚手续有数量限制。

同时,疫情期间,各地法院也有类似的政策,像离婚案、继承案等民事案件大多都会延期审理。这样算来,在整个2月份,相当于没有一起离婚案例,从3月份开始“限量”办理离婚,至少要延续到6月。

所以说,相比2019年,今年的离婚总对数,肯定是下降的,粗离婚率自然会比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

如果按照媒体上常用的“离结比”来计算,疫情结束后,离婚率有可能会下降,也有可能会上升。

离结比的公式是:给定时间内的离婚对数/结婚对数。例如在2019年,我国登记和判决离婚共446.1万对,结婚登记1013.9万对,那么2019年的离结比就是446.1/1013.9*100%=44.0%(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如果是按照离结比来算,就要看两个数字的变化趋势:

一是分子——离婚对数,如前所述,由于“限量”,大概率是下降的;

二是分母——结婚对数,由于疫情管控,结婚登记数量也会下降。

但是,究竟是结婚对数下降率大,还是离婚下降大呢?这就不好判断了。

一般情况下,民政部门的结婚登记预约限额会高于离婚,如果2020年一直保持这种态势,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离结比就会下降。

但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有许多客观因素。

疫情对于酒店、餐馆、旅游、婚庆、会展等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些行业在第一季度处于净支出状态,如果没有足够的储备金,很可能支撑不到疫情结束后的行业复苏。而对于那些存活下来的公司,不论是饭店还是婚庆公司,毕竟人手和资源都有限,在下半年里无法完成足够大的工作量。

基于这些因素,那些计划结婚的人们,考虑到一旦领了证却大半年不能办酒席,大多会推迟结婚登记的计划;而计划离婚的人们,涉及到的主要是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几乎不受上述行业的影响,在疫情过后还会照常办理离婚。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有许多优先于登记结婚的事情,需要在疫情过后处理。最不幸的是,假如家中有亲人因病离世,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服丧期间一般不宜嫁娶;有些家庭中有处于康复期的重症病人,还要忙于照看病人,无暇登记结婚;还有许多人面临企业倒闭、老板破产、员工降薪或失业的情况,在疫情结束之后,首先要忙着解决工作的问题,也不得不推迟婚期。

在这些情况下,就会使结婚对数减少,出现离婚对数增长快于结婚对数增长的情况。这时,离结比就会上升。

所以说,疫情过后的离婚率究竟是升是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行政资源的限制,而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根据算法的不同,如果以粗离婚率计算,大概率会比2019年同期下降;如果以离结比计算,也有可能会比2019年同期上升。

参考文献

[1]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908/20190800018807.shtml)

【主创团队】

编辑:张杰、王艳

排版:周舟

运营:张宁

统筹: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