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门当户对”:门当上狮子的螺髻有大讲究

紫禁城里的“门当户对”
周乾
(本文部分内容载于《科技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8版,有修改)
社会流行语“门当户对”较早地出现在元代戏曲《西厢记》中,意为婚嫁的双方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地位互相匹配。由于门、户均为建筑木构件用语,因而“门当户对”与古建筑大门相关。
“门当”是指固定大门的石头,在民间中又称为“门鼓石”或“抱鼓石”(图1)。民间门当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前部为门鼓,做成鼓的外形,鼓上多刻有狮子造型或纹饰;中间部分为固定门槛的凹槽,后面部分为门枕,体积较小,上面刻有凹形的海窝,用于支承门轴,使得门轴在海窝内自由转动。
“户对”即指门。“户”在甲骨文就出现,其字形表现为带有转轴的单扇门,因而“户对”实际就是指双扇大门。
图片
图1门鼓石侧立面示意图
紫禁城是明清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与古代普通民居类似,紫禁城里也有“门当户对”,且通常有两种建筑做法。
一种是与民间宅院大门类似,在门口安放门鼓石一对,门鼓上刻有狮纹造型,相应的门扇尺寸小、装饰普通。这种门当户对的建筑做法在紫禁城里较少,仅见于建筑等级较低的小型院落。如紧靠紫禁城东段城墙内侧的南十三排,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为卫士及宫廷服务人员居所。
南十三排院墙的南端大门就设有门鼓石一对,门扇装饰低调(图2)。另一种完全不同于民宅,门当的前部改成门枕做法,原有的门鼓及狮纹造型变成了独立的铜狮陈设,立于宫门(门廊)的两侧,狮子胸前挂铜铃、戴璎珞;相应的门扇尺寸大、且多安装有九行九列铜鎏金门钉。
这种建筑做法在紫禁城内普遍存在。如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门(图3)、位于西北部的养心门(图4),其中乾清门内是乾清宫,为明代皇帝及清顺治、康熙帝的寝宫;养心门内为养心殿,为清代雍正及后世皇帝的寝宫。
上述建筑的“门当”中的铜狮造型立于大门前,威武庄严;“户对”则为极为豪华的门扇,上面布满门钉、上下侧均有铜鎏金的包叶,彰显皇家的气派。
图片
图2南十三排大门
图片
图3乾清门近照
图片
图4养心门
需要说明的是,民间传言“户对”是指大门上方的门簪,门簪数量越多,则户主的地位越高,这种观点是不妥的。
所谓门簪,即门框上面凸出来的类似销子的木构件,主要用于连接门框与连楹(连楹位于门背面,用于固定门轴的上部)。以紫禁城大门的门簪为例,其门簪数量虽然为双数,但一般都不超过4个,就连乾清门、养心门的门簪数量仅为4个。因此,门簪数量不存在多少一说,且与“户对”的建筑含义不匹配。
无论是紫禁城古建筑还是古代民宅,其门当户对做法均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门当而言,它有利于门框的稳固。从杠杆的力学平衡角度来讲,门槛位置相当于支点,门鼓重量大、重心位置距离门槛支点的尺寸大,因而产生的力矩大(力矩为上述力与距离的乘积);门扇重量通过门轴下部传到门枕海窝上的作用力虽然比较大,但是门轴距离门槛支点的距离很小,因而产生的力矩小于前者。
这样一来,门扇可在门枕上面反复自由开闭,不会产生倾斜或歪闪。对于户对而言,其门钉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与一体,以紫禁城里的宫门为例进行说明。作为防卫性建筑的门庑,紫禁城的宫门由多块厚重的木板平铺拼成。为避免各木板散开,木板之间需穿带板连接,其中穿带板的功能犹如门栓一样。
为保持穿带与门板间的牢固连接,古代工匠采用铆钉对二者进行固定。然而,钉入木板内的铆钉往往会露出一截。为了防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铆钉产生锈蚀,古代工匠又在钉子头部做了个圆形的“帽子”,这样就形成了门钉。由此可知,从建筑技艺角度来看,门当和户对可反映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当然,门当与户对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狮子造型的镇宅内涵。
无论是紫禁城多座庭院门口的铜狮,还是普通民宅门鼓石上的狮子纹饰,其主要目的均为驱邪镇宅。狮子属于外来物种,最早在非洲地区生活。
据南朝史学家范晔等人所著《后汉书》卷三记载,狮子于东汉章和元年(87)由西域的月氏国国王派使者由丝绸之路进献给汉章帝,这是我国有狮子的较早记录。
而佛教的在我国的兴起,狮子又与佛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据北宋时期释道原所著佛教史书《景德传灯录》卷一记载,佛祖释迦摩尼在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狮子吼般的声音,大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被称为“狮子吼”。
据古印度佛教经典《大智度论》卷七记载,佛是人中狮子,佛坐的宝座,都是狮子座。由于狮子是佛的化身,释迦摩尼说法都是“狮子吼”,可以驱赶邪恶,带来光明,且狮子佩戴的铜铃和璎珞在佛教中均有驱邪护法的作用,因而用来镇宅。
另外,狮子被古人认为是“百兽之王”,有狮子镇宅,各种恶兽不敢靠近。由此可知,狮子是古人心中的镇宅“神兽”。
其二是门鼓造型的驱邪内涵。分析认为,普通民宅的门当前部做成鼓形,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鼓声可以通神和辟邪。
在古代的祭祀相关民俗活动中,多用到鼓。如汉代儒家经典《周礼·地官·鼓人》就记载了古人敲打八面鼓来祭祀天神,通过击鼓,来向天神传达崇敬信息,以获得天神护佑,并能够驱赶邪魔。
又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村饮》中写有“击鼓驱殇鬼”、北宋诗人任梅尧臣在《除夜雪》中写有“击鼓人驱鬼”,说明击鼓可以震慑妖魔。
而至今我国一些地方都有击鼓驱魔的民俗,如广西南宁一带流传的“师公舞”用于祭祀,跳舞者须击打蜂鼓,方可驱鬼逐妖,消灾避难。因而古建筑门口有“鼓形”的门鼓石,可满足古人驱邪的心理需求。
其三是封建等级的匹配性。
“门当户对”在社会文化的匹配含义,在古代建筑中亦有体现。对于门当而言,紫禁城里的门当上的狮子可单独陈设在门外,且狮子头上的螺髻多为45个(图5);而清朝初期宫廷规定:一品官员府门的狮子头上螺髻只能有13个,随着官员品级的降低,门府前狮子头上的螺髻逐渐减少;到七品官以下及民间百姓,宅门前则不允许摆狮子,因而多用门鼓造型替代,狮子造型仅能通过纹饰方式雕刻在门鼓石上。
对于户对的门钉而言,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规定:皇宫各大门门钉数量为九行九列,且采用铜钉;亲王府的门钉为九行七列;世子府、郡王府、贝勒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九行五列;其余王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七行七列、侯及以下门钉数量为五行五列,且仅能用铁质门钉。
对于民间百姓而言,其大门上是不允许设门钉的。因而“门当户对”是封建礼制文化的体现。
图片
图5狮子头上的螺髻
综上所述,紫禁城的“门当户对”既能体现古代建筑科学,又能反映古代皇家封建礼制文化,并且与古代民居的“门当户对”的含义各有异同,因而有利于全面解读我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政治、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