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生堂销量大增难挽业绩下滑,创新药远水难救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陈鑫鑫

【事件概述】

3月26日,广生堂(300436.SZ)发布《2019年度报告》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年报显示,广生堂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归母净利润1074.19万元,同比减少34.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3.42万元,同比减少141.45%。《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则透露,该公司预计其主要产品“恩替卡韦”销售数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80%,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73%—26.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6.93%—86.77%。

广生堂是以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为核心的医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乙肝病毒药物、保肝护肝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医学检验服务等。

【分析解读】

一、带量采购下药品价格大跌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发布,“4+7”带量采购改革启动。2019年4月1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4+7”试点)在11个城市全部落地实施,中选药品在保障质量和供应的同时大幅降价。

带量采购推行以来,广生堂已有两个产品中标。年报显示,2019年9月24日,恩替卡韦胶囊在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25个地区药品集中采购中成功中标。2020年1月17日,阿德福韦酯片在第二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成功中标。

中标产品销量有望大幅增长,如2019年12月开始集中采购的恩替卡韦胶囊,广生堂预计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80%。

但时代商学院注意到,带量采购带给广生堂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年报显示,2019年,广生堂毛利率77.49%,同比下降6.12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毛利率下降主要缘于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以中标后销量暴涨的恩替卡韦为例。

资料显示,恩替卡韦作为当前治疗乙肝的主要药品之一,根据特宝生物在科创板的问询回复函,2017年恩替卡韦全国集中采购平均价为12.56元/片。2018年广生堂的恩替卡韦并未中标,竞争对手正大天晴则以0.62元/片的价格中标带量采购,价格同比下降超95%。

时代商学院未能查到2018年广生堂恩替卡韦的价格,但正大天晴的中标价大幅下降无疑将带动全行业恩替卡韦产品价格下降。同理,广生堂其余产品也将受中标竞品价格下降的影响,这或是2018年广生堂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9年,广生堂的恩替卡韦产品中标,中标价格为0.275元/粒,相比2018年进一步下跌。两年间,恩替卡韦的平均售价由10元/片以上跌至0.5元/片以下。

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影响显著,虽广生堂预计其2020年一季度恩替卡韦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80%,但同期营业收入却预计同比下降17.73%—26.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6.93%—86.77%。

此外,价格大跌还与恩替卡韦的生产厂家过多,竞争激烈有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作为一款被国内药企广泛仿制的乙肝药物,当前国内共有43家药企拥有恩替卡韦的生产批文,竞争较为激烈。在带量采购的推动下,各药企展开激烈的价格战。事实上,2019年投标价格最低的并非广生堂,而是百奥药业,该药企投标价为0.2元/片。

二、创新药研发仍处临床早期

当前,在各项医改政策推进下,我国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以仿制药为主的广生堂来说,转型更是迫在眉睫。数据显示,自2016年开始,广生堂已连续4年出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由正转负,颇为惹眼。

如图3所示,2014-2019年广生堂的营业收入基本保持增长,从2014年的2.54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4.15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在2015年达到0.97亿元的高峰后,下降到2019年的-0.04亿元,降幅明显。

广生堂在2016年年报中解释,由于医保控费和医院药占比考核,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产品市场增长放缓,加上竞争产品的增多,公司产品在多个区域中标价格下降,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形成压力。

广生堂在年报中判断,从2019年开始,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主线将从以仿制药为主,逐渐向创新药转化。广生堂表示,将坚定不移地从传统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企业转型,有效利用新药研发产业分工,不断提高研发效率,加快推动创新药研发进程。

不过,转型并非易事。根据观研天下统计数据,部分国内近年上市的1类新药,获取该药物CFDA批准临床试验时间和批准生产时间,生物药平均为5.37年,化学药为4.12年。

据广生堂2019年年报,其多个创新药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其中进展最快的“新型肝癌靶向药物GST-HG161”在2019年7月才开启临床Ⅰ期。可以看出,4-5年内,创新药仍难作出业绩贡献,其业绩下滑的趋势恐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