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出海的难题究竟在哪:太像日本了

图片
文/卢诗翰
长期以来,国内的企业和品牌在国际化上,都往往因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无法成功。
有的人把原因归类于第一代企业家,乡土起家的他们无法适应国际化玩法;有的人把原因归类于语言劣势沟通效率低;还有人认为原因是没有成型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海外扩张时无法保证海外分部的效率。
但我认为,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原因可能是:国内企业,长期以来,就是高度内卷化的思路。
01
内卷
首先,肯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内卷。
内卷的意思,是当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无法继续扩张,便开始陷入停滞不前的境界。此时,无法对外释放的力量就会转向内部,导致内部的竞争压力剧烈提升。
一个最典型最大众化的内卷场景,是补课培训。
假设一个学区的小孩们要通过考试进入学校,学校录取名单是200人。
一开始,大家都不用补课,但一旦有一个家长让小孩补课,在考试上取得了优势,那么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补课。
图片
最终,所有人都报了满满的培训班。
那么,上了这么多培训班,真的有好处吗?答案是没有,因为学校的招生总人数是不变的,不管你们上了培训班也好,不上培训班也罢,学校至始至终都只招200人,并不会变动。
这意味着所有人都上培训班,和所有人都不上培训班,本质上没有区别。
蛋糕并没有变大,但你为了吃到同样的蛋糕,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上培训班这个操作,就是内卷操作。
在商业领域,内卷化更是普遍操作。
比如新开了一个美食广场,入驻了一批商家,初期这段时期,就是增量市场。
因为知道这个新广场的顾客会越来越多,客流量会增长,蛋糕越来越大,所以商家们很容易赚钱,各种新店也会纷纷入驻。
图片
但随着时间推移,周围居民就那么点,所有人都知道这里了,没有新增客流,但入驻的商家却越来越多,房租也越来越高,此时就进入了惨烈的存量市场。
然后你就会看见,商家们开始剧烈竞争。典型的比如价格战,你的黄焖鸡卖15元,我就敢卖10元,你表示跳楼价卖8元,我就一分钱都不赚就卖6元。大家都辛苦打折,结果大家都没得赚。
你可能觉得世界上哪有这么傻的商家。但不好意思,真有!
甚至打到最激烈的程度,老板都要亲身上阵拼刺刀。
图片
简单来说,市场增量见顶,无法获得新增长点时,商家们就会开始相互争夺原有市场份额,打不出去,就会把内部市场变成惨烈的红海。
此时你就会看见各种熟悉的价格战,折扣战,这些都是典型的内卷操作。
这些打法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技术门槛,也不会有技术积累,还容易复制,很快就会变成大家都用的战术。
02
多元化
除了价格战,还有一个常见的内卷打法是多元化。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企业多元化开展新业务,明明是去吃大的蛋糕了,怎么还叫内卷呢?
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并不是随着产业升级,纵向扩张业务。比如华为通讯业务做的好了,向消费者领域进军,做手机,手机做的好了,开始向上游的芯片业务拓展。
图片
大部分企业的多元化,单纯是原有市场见顶后,无力进行产业升级,也没眼光布局海外,只能拿着资金,涌入容易赚钱的行业里。本质还是在原有的国内市场大蛋糕里面分。
比如,2013年寒冬期,广州起家,以豪宅闻名于业内的星河湾。他认为高端房产的用户和高端白酒类似,于是毅然进军高端白酒市场,一度成为业内佳话。但几经波折后,星河湾白酒无奈折戟。如今,世人依然只知茅台,而星河湾却几乎再无人说起。
图片
类似的,某知名地产公司在房地产领域赚到钱后,也想着进军快消品市场,卖起了粮油、矿泉水。虽然很努力,但依然无法避免最终在快消市场的亏损,最后只能无奈退出。
类似的,很多快消公司赚钱后,跑去做房产,也是类似,都是没想着产业升级,单纯是拿着热钱追热点。
早年还有不少公司多元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这几年,大多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都陷入失败。
很多人总结各种规律,什么业务相隔过远,企业文化不适应,其实哪有这么复杂,单纯就是大家都多元化,你卖房子的跑来卖矿泉水,我做饮料的跑去卖童装,他卖服装的跑去做房产。
大家都玩多元化,都没技术积累,一碰面结果就是又只能拿出价格战这个老武器,广告投了一大波,利润没有赚多少,一顿菜鸡互啄,几年后国外竞品完成技术升级,一波全部带走。
这个现象,在多个行业重复上演过多次。
03
定势
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原因。
为什么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的主要思路都呈内卷化呢?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企业,长期参考学习的,都是隔壁日本的商业思维。松下幸之助等更是被许多企业家视为启蒙式人物。
日本同样是一个高度内卷化的社会,长期信奉的也是内卷化的商业战术。
图片
很多商学院的入门案例乃至鸡汤常客,就是日本商人薄利多销卖草席的例子。把价格降低,顾客就会变多,最终发现赚了更多的钱。
那么,日本的这个内卷战术是哪来的呢?
答案是从我们中国学来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自古就信奉一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原则。
这是传统东亚社会在扩张到极限无法继续扩张时,产生的内卷式答案。
怎么做人上人?当所有的道路都被试过,当没有新的市场进军时,比别人更能吃苦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打价格战,利润比别人都低,大家都撑不下去熬不住,你就赢了。
这是一种没有办法下的无奈选择,带有一种自虐性质。
传统文化有思维定势,加上工业革命后普遍是国外商品进攻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在潜意识里就不会想到反攻海外市场,所以就形成了眼光普遍局限在国内市场,打法又是价格战先行,各种多元化盲目扩张的情况。
而这个问题如果去问欧美老外,我觉得答案十有八九是“寻找新大陆”。新大陆怎么寻找?坚船加利炮,更好的航海术。
所以你会发现,微软,苹果这些企业,要么搞技术垄断,要么搞技术碾压降维打击,从不会和你玩什么价格战,人家不兴这一套。
04
安踏
不过,这两年,终于陆续有企业跳出这个定势,开始把眼光投向产业升级,并反攻海外了。
比如,华为,小米,阿里等高科技企业,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
但更欣慰的是,这两年陆续有传统企业也开始了这一进化,比如,安踏。
2019年安踏集团财报发布,显示其全年收益首次突破三百亿大关达到近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40%,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实际上,早在2018年6月,安踏市值就高达1300亿港元,相当于李宁+特步+361°之和的三倍。
图片
安踏的成功,源于对新大陆的开拓,他的新大陆开拓史,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速安踏集团的全球化发力,同时进行海外品牌的收购
▶ 2009年,安踏就收购了意大利运动时尚品牌斐乐的中国业务,并用10年时间使其成长为安踏集团另一重要的增长引擎。
▶ 2015-2017年,安踏陆续收购了英国户外休闲、登山运动品牌斯潘迪(Sprandi),高端滑雪品牌迪桑特(Descente),韩国高端运动品牌可隆体育(Kolon Sport),童装品牌Kingkow(小笑牛)等。
▶ 2019年3月,由安踏联合投资者财团完成收购亚玛芬体育公司,正式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并对公司业务重新梳理,提出5个10亿欧元的5年发展计划,将始祖鸟Arc'teryx、萨洛蒙Salomon和威尔逊Wilson 3个品牌分别打造成为“10亿欧元”的品牌;中国市场和直营模式计划实现收益10亿欧元。
图片
同时,安踏已在东南亚建立合资公司,并计划进入欧洲及美国市场,并希望未来安踏的海外业务能占到15%;去年底,安踏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零售总部。安踏主品牌的海外拓展计划,加上雄心勃勃的亚玛芬5年发展计划构成了安踏集团全球化战略。
第二,则是对先进理念的吸收学习。
相比许多公司百花齐放的收购,安踏的收购特点是,非常聚焦,既能一直围绕服装行业布局,同时又能做到从专业到时尚、从大众到高端,消费者全覆盖。
图片
安踏集团在收购后对手上所有的品牌进行梳理,根据不同的属性分成了三个事业群:专业运动事业群(安踏、SPRANDI等)、时尚运动事业群(FILA及KINGKOW)以及户外运动事业群(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 、迪桑特、可隆体育等),三大品牌群专注各自领域的发展。
然后,在三大品牌群,前端呈现多品牌的情况下,对中后台完成了整合。
实际上,大中台玩法是阿里这样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思路,但安踏很好地学习了。安踏集团内部搭建了集团零售、集团供应链和集团共享支持三大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群完全独立,但后端采购、物流、财务、零售、电商等能力共用。
品牌上积极进军海外非常有目的性的收购,打法上吸收互联网公司先进经验,安踏对新大陆的试水是比较成功的。
而在旧大陆原有品牌的经营上,安踏也遵循了一种踏实的智慧。
安踏主品牌非常清楚自己在消费者眼中的定位,因而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极致性价比品牌”。反映在产品上就是让消费者从“买得起”到“想要买”,除个别限量款外,安踏推出的产品仍然没有太多价位上的波动。正是这样的策略使安踏品牌延续了高速增长,2019年安踏品牌收益达人民币174.5亿元,增长21.8%。
图片
相比李宁一会玩90后潮牌一会改回来的摇摆,安踏主品牌呈现了定海神针的姿态。
主品牌稳固经营,子品牌积极探索新大陆,加上安踏至始至终贯彻了自己“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核心思路,坚决不搞什么莫名其妙的多元化,最终在市场上笑到了最后。
很多人把安踏的高市值归类于营销做的好,我却觉得,安踏的胜利,是思路终于跳脱内卷化,开启新大陆的胜利。
05
新大陆
其实很多时候,企业的失误往往源自战略失误,而战略失误,又往往是眼光的定势导致。
长期以来,国内品牌不管嘴上怎么说,心底里,往往都忽视了海外市场。因为对海外市场抱有敬畏也罢,不敢试探,待在舒适区也好,往往会出现一种拿下国内市场后,下意识的就会认为天花板到了,于是开始多元化,换个行业继续刷国内副本。
然后接下来就是之前说过的,大家都玩多元化,都没技术积累,结果就是一碰面结果就是又只能拿出价格战这个老武器,一顿菜鸡互啄,打了几年都没什么变化。
图片
海外品牌,可能在执行上不如国内,但自始至终是一个全球性的眼光,一时拿不下中国市场,也往往可以在吃下全球市场后赚取利润,完成技术升级,最终打进国内。
如果说,改开前四十年的主旋律,是制度上学习国外建立现代化企业。
那么后四十年的主旋律,可能就是要在文化上推陈出新,跳出内卷,进军新大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