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追问的是,这列车脱轨前的“11分钟”

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而这场事故尤其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在意外发生之前,曾有村民已经发现了塌方,并数次报警,第一次拨通110的时间是事故前的11分钟。

在国富民强、科技昌明的时代,我们总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但“意外”却从来不曾收起它的威力,它时常降临人间甚至瞬间夺走生命。可以说,与“意外”的较量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且常态化的任务。对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应对,也是保障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3月30日11时40分,受连日降雨影响,京广线马田墟至栖凤渡站下行区间发生线路塌方。T179次(济南至广州)列车运行至该区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机后第一节发电车起火,第二至六节车厢脱轨倾覆。据当地通报,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在事故中牺牲的,是济南铁路公安局乘警于忠元,年仅26岁。

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而这场事故尤其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在意外发生之前,曾有村民已经发现了塌方,并数次报警,第一次拨通110的时间是事故前的11分钟。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警报能够得到迅速响应和处理,或许有机会可以拽住这列狂奔的火车。

“脱轨”之前有无“拖延”?

通过新京报、红星、澎湃等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的时间线——

11时29分,火车侧翻地湖南永兴村民李海平发现塌方事故后,首次拨打110报警“轨道被塌方埋了”,通话时长1分21秒。

11时29分,110指挥中心证实,收到了“事发地段塌方,轨道被掩埋”的警情,按程序转给了辖区派出所。

11时30分,事发地附近的永兴县高亭司镇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接到警情“永华村车站出现泥土塌方”,并将警情记录在册。该工作人员称,因为换班,不知道当时值班同事是否处理或上报。

11时34分,李海平发现信号灯亮起,火车马上就来了,他再次拨通110电话,这次通话时长为52秒。“我喊他们马上联系车站,停车停电。”

11时38分,衡阳车务段马田墟站信号员代恩宇收到广州调度所电话,对方要求他马上叫停T179次列车。

11时39分,代恩宇联系T179次列车,喊了很多次但无回应。

11时40分,事故发生,司机回了代恩宇一句,说“脱轨了,已经掉道了。”

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两个时间点至关重要:第一个是事发前10分钟,当地警方在接到警情后,是否及时传递给了铁路方;第二个是事发前2分钟内,信号员接到的广州调度所电话,这个警情又来自何处。

换句话说,这8分钟的“警情长跑”背后是否存在工作人员拖延、怠慢或违反程序规定等问题;或者信息传递上是否有漏洞,如当地公安与铁路公安之间是否有高效的联防和反馈机制。

风险防控不能“只顾一点,不顾其他”

在调查结果出炉之前,我们当然不能贸然下结论说这是天灾还是人祸。但事故的发生无疑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对安全风险高度警惕。

要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会因为疫情而延期。近段时间,火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时有发生,这也需要着眼全局,不能抓重放轻、瞻前忘后。

而防范火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地各部门的长期任务,要时刻紧绷安全的弦。

诚然,没有人是三头六臂,能够“未卜先知”;做事后诸葛亮,也总比事先面面俱到地做好防范来得容易。

正因如此,我们总是强调,风险防范要坚持社会共治,要通过更多民众的参与来尽可能地发现和排除隐患。在这场事故中,我们看到了附近村民的敏锐意识和积极作为。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只在一瞬间。10分钟对于避免一场事故来说,几乎算是个奢侈的“场外援助”。但很可惜,这位村民抛来的“救命稻草”没有被接住。

为何会错过救命信息,在脱轨之前有无“拖延”,联防机制是否有效——当地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回应这些舆论关切,找到并坦言问题所在,这是避免事故再次发生的必经之路。

而对其他地方来说,也当克服麻痹思想,在各自领域内尽可能排查风险隐患。

这句话并不新鲜,但仍需被强调:任何时候,安全都是底线,须臾不可懈怠。

文 | 孟然(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武文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