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探案,同样的话术,为何上一句加分而下一句扣分?

胡一天、张云龙在办案子里插播谈恋爱(划掉)的《民国奇探》,14集进度条已经全面覆盖了邪教、吸血鬼、河神等古今中外恢诡谲怪的奇探模式,涉及了私奔、虐童、特殊病人群体等敏感话题。

优点是话术的噱头新鲜,剧情进度不拖沓,缺点是本格推理很老套、逻辑设定太爱儿戏。

胡一天、张云龙等人饰演的角色,人设可爱个性都很加分,但剧作忽高忽低的水平又时常拖后腿。

“天谴”案件中,昔日宫里的太监李蒙,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携带着珍宝改名换姓干起了坑蒙拐骗的罪恶勾当。

利用障眼法的把戏,夹持天谴等话术,吓唬老百姓们,一层一层搜刮钱财。

为了盗取幼童(障眼法把戏只有孩子的身材才可以完成),这位罪大恶极之人甚至纵火烧死了孩子的父母。

外出归来的哥哥,遇见要带走弟弟的大恶人,被他花言巧语相骗、不明真相认贼作父。

多年之后,这位养父要将这门罪恶的赚钱“手艺”传授于他,哥哥才终于知道真相,知道地窖里锁着的孩子经历了什么。

哥哥设计复仇杀死坏人,救出地窖里的孩子。

此处的一句台词很有格局。

胡一天饰演的三土(陆垚)问他:你怎么知道那就是你弟弟呢?

对方回答:我不知道。

紧接着又反问了一句:可他是谁的弟弟,这又有什么区别吗?

这背后的情感价值,是不论他和我有没有血缘关系,他与我一样受过如此非人苦难,我们都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患难兄弟。

将“不确定”的范围放大,以虚写实,很高明。

但很快,下一处台词沿用同样的话术,却分分钟全是槽点。

剧作倒叙陆垚如何找到小哥俩的方法,解锁他如何推测出二人会在江边赏月的思维路径。

此前胡一天饰演的陆垚,也误打误撞被关在地窖里,出来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天空、看最广阔的天空。

所以,他推测两位小兄弟会去江边看月亮。

太依赖于巧合,不符合本格推理应有的严丝合缝的属性。

首先,不忙着逃命反而忙着看风景?

其次,看天空为什么要去江边,难道不应该去高楼上吗?

再次,就算去江边,江那么长,如何又能判断他们去哪一段江案边呢?

这是典型的以“金手指开挂”来掩盖逻辑苍白漏洞。

同样是放大的虚的不成立的逻辑,为什么前一句“谁弟弟不重要”是加分项,而后一句找到江边是减分项呢?

第一点,前者照实承认不知,而后者“嘴硬”捏造逻辑闭环。

一真一假。

一个坦白面对“不能一眼认出”的悲剧,另一个强行解释“为什么可以盲猜乱撞”,差别很大。

第二点,断案逻辑和情感叙述的属性不同。

不知道有没有血缘关系、但愿意将他当成亲弟弟,这不是一个本格推理的脑力游戏题,这是一道情感选择题。

他选择保护一样受伤害的孩子,剧作只需要提供情感铺垫,余下便是人之常情的共鸣式理解。

但通过看天推测出兄弟二人在江边,这是一个本格推理的逻辑验证题。

通过已知条件“想看天”,不能推导出论证答案“那时那刻在江边那一处”。

换句话说,一个是情感属性,一个是逻辑推理。

前者不违背人之常情就可以,后者则需要有严密的逻辑闭环。

虽然主角光环严重,但“颜即正义”,胡一天、张云龙耍宝探案的故事,依旧下饭又上头?